最让我这个相隔二千公里南方人兴趣盎然的还是天津的早点:
传统面食小吃,除了碳水太足外,风味特色浓郁;面茶豆腐脑馄饨迷人,与点心相得益彰;外形口感味道上佳,应该百分百保存。
某天津大叔告诉我:
天津的早点,河北的风。天津自古是漕运码头,早点都在外面吃,花样多呢,西湖道正宗。
可惜来去匆匆,不及全面品尝,直觉与广州早茶有得一比。
文友在朋友圈里呼我:
可以试一试百饺宴(各种饺子馅儿),津门一串(天津烧烤),韩国料理也比较地道。
再回味一下天津菜:
有浓郁北方风味,京鲁晋陕友邻,也有东北粗犷燕赵风格。但如今多致敬南方:
粤菜淮扬菜身影常见,比如造型摆盘;
“色香味型具”五方面明显向江南岭南成渝川菜靠拢,兼收并蓄,形成天津菜成长中阶段性成果风貌。
不过,天津资深文友当即跟帖评点:
——天津过去以鲁菜(登灜楼)为主,并无本地菜系。印象中所谓“津菜”是改革开放后人为强化形成。
——天津人到外面吃早餐确是老习惯,煎饼果子等特色早点,是自然形成的,犹如广州早茶。
在我看来,地方小吃时常进入“非遗”承传,应该鼓励“野生”与“民间”,因为其基因就是得当地风水的“野蛮生长”。
原汁原味,本土特色当为主流。
瓷房子名气不小,不少天津人推荐。但我一看,却小小失望:
“五大道”的一朵奇葩,第一眼就惊心动魄。
其前生是历经百年的法式洋楼。2000年时,爱国侨商张连志先生买下,重新装修,一改旧貌:
用去无数古瓷片、数万件古瓷器、数百尊历代石造像和瓷猫枕,包括天然水晶玛瑙。
“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实现了中华文化与西洋建筑的完美结合”,被誉为“古瓷博物馆”。
但,这一作品却远远地溢出了我的审美。
或许,受到了潮汕嵌瓷工艺的启发。但造型似乎与民间不同,有一种随意挥洒的粗俗与潦草,对古代名人字画的摹仿也失了章法。
房子内部布置更是凌乱,好似古董堆积仓库的感觉,缺少雅致,美感不足。
好在夜游海河,让我充分享受美感:
大船夜游海河,两岸风景如画;五月夜风凉爽,与白天炎热构成反差。
恰如天津市花月季怒放盛开,大朵明朗艳丽,天津的夜色此时亦是另一番美丽的盛开。
夜游让天津城的欧式建筑与现代大厦交相辉映,其中欧式风格凸显,印象深刻。
气象壮阔变化虽不如沪广,但永乐桥、摩天轮等也颇具特色。
其中二桥桥面桥墩豪华装饰,恍惚间如同游巴黎塞纳河——国际名城元素仰俯皆是。
江风习习,凉意拂面;两岸灯火璀璨,海河波光粼粼,水波泛起倒影,倒影在船舷一边变幻出无数碎银细金……
夜色撩人,北方海河口岸城市是也。
此刻,天津似乎比白天更美更迷人。
天津引发我思考的是:
洋楼遍地,但天津人并不以此为荣,似乎也不时尚洋气。让我联想到上海广州两地对租界截然不同的态度。
其中缘由何在?想法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请教前辈。我的两位资深文友,以一生学养点拨后辈,一北一南跟帖评点最为精当,好似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忍不住摘要分享并为此文收尾:
——我来津六十年,我还没有真懂天津。但我非常认可大作的题目。天津早有租界,但没有形成租界文化,租界经济也没有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
——从前说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我觉得北京是四合院包围了紫禁城,上海是石库门包围了租界大洋房,天津是大杂院包围了小洋楼。
——大杂院淹没了小洋楼,天津小洋楼文化的影响力与上海大洋楼文化的影响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天津也邻海,但天津人不出海谋生,故无广东大量出海人带入的南风,更无上海百多年被西洋人浸润的洋气。
——天津始终保留着皇亲的本分,永久的面子光亮里子坚实!
一掠而过天津卫,印象既肤浅又尖锐。前辈点拨恰如雨后阳光,直射我心。
“三天写一个罗马”说的是抓住第一眼的新鲜感,我试图紧紧抓住,却总感到有些抓不住言不明道不清的东西。
天津呵天津,沧桑又美丽。漕运加开埠,天津卫加直辖市,计划经济加市场竞争……实实在在一篇大文章。
期待重逢,再读天津。
2024-5 天津至广州途中
名家简介: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