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江冰】崖门海战:新会最大痛点,我内心的大戏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江冰 发表时间:2024-04-22 10:50

比起一个朝廷的覆灭,个人抑或家族再大的事都是小事。我清楚知道宋元崖门海战之地——才是我新会之行内心的大戏。

旅游区纪念馆门面是一条大船,恢宏壮阔,横空出世。船体为墙,正中为门,象征海战之舟,亦象征宋王朝之舟。

进门拾级而上,宋皇帝玉玺正中夺目,传达宋王朝正宗于此,两侧有石狮张口怒吼,竭尽悲痛。

作为整体含蓄内敛的汉民族审美,用此外露渲泄的狮子造型,已然情绪顶点,悲痛欲绝矣。

你若看懂,即可体会营造者的心痛与悲愤。

左转一室,看沙盘,呈现南宋国都临安被元兵攻陷后,南下逃亡。

天下大势,岁月回望,有无数遗憾。

寝宫内,杨太后亲自以四书五经儒家典籍,教授八岁幼帝。此行宫住了大半年,太后内心忧虑可以想象。

忠义坊有马南宝等各路护驾义勇之士。香山马南宝散尽家财,聚人马抗元兵,不屈而亡,传为广东佳话。

大忠祠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塑像,昂首而立,令人感动,钦佩不已。王朝更迭或难做评价,精忠报国之精神却令后世传诵。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想当年文天祥被拘于元兵战船之上,亲眼目睹南宋大败,五内俱焚,痛不欲生。

有一排碑石重修出土后呈现。

其中陈献章用茅龙笔写下的书法,让我熟悉而亲切。白沙先生为崖山吟诵的诗篇,刻石为记,延续着历代传统知识分子的痛楚。

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海战”之一:

公元1278年,南宋残余力量败退崖山,其中就有八岁的小皇帝赵昺。朝廷由杨太后垂帘,元帅张世杰、丞相陆秀夫辅佐,文天祥百里驰援,共有战船1000多艘,人马20余万。

次年正月,元将张弘范率军入海,确认了赵昺的藏身之地后,开始大举进攻崖山。

宋军顽强抵抗,更有成百上千的疍民小船与元军厮杀,他们的目标明确:保住皇上,就是保家卫国。

双方20余万人(另有多种说法双方统共30万-50万人数参战),上千艘战舰,激战20余天,以陆秀夫背负8岁小皇帝跳海为结局,南宋王朝覆灭于此。

一个大大的句号划于崖门海上,传说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海水染红,天昏地暗。

我曾经在岭南文化的典藉中无数次读到这个海战,我曾经在无数传说弥散的海陵岛月夜下徘徊不定,我曾经在几个赵姓皇族村听他们讲述先帝的故事……

南宋遗事竟然从书本从文字从讲述转化成我内心的痛楚——

此刻忽雨忽晴,雷声天边滚过,登上望崖楼,极目远眺,山海一色,屈大均的诗句呼应着心情:

“怅望江门烟雨浓,先朝空有玉台钟。湘妃万古馀斑竹,望帝三春在碧峰。挥断金戈时已尽,歌残薤露去无从。天边岛屿多遗殿,绿草离离积几重。”(《登圭峰顶望崖门》[清朝] 屈大均)

陪我参观的新会企业家何家满先生与夫人梁小雁女士,加上讲解员小吴,我们四人构成一个讨论群,边看边聊,种种话题穿越时空:

——皇家舟船已抵雷州半岛又折回崖山,如果跨海去海南岛就好了。

——临安皇上已经开城投降,杨太后不甘愿,带几十万人南逃福建广东。

——有人说陆秀夫背的是假皇帝跳海,真皇帝已遁入藏身之地。

——做讲解员近十年,传说听了无数,难以考证,明确的事实就是元胜宋。但几百年人们的心理折射,可以理解。

——从中华民族大团结角度,我们的讲解有分寸。不过,爱国主义可以说。

往事如烟已千年,后人凭空难诉说。

我多年来一直思索“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观点,既考虑汉文化为主体的唐宋文化此起彼伏,又兼顾多民族文化南来北往的交流与融合。

想来想去,思绪万千。

但,一点相当明确:南宋王朝覆灭于崖门,对岭南影响巨大且深刻——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南下珠江流域直至大海。

南宋王朝的逃亡,促成中原文化对岭南、对广东一次真正的全面的楔入。

南来北往,有多少英雄豪杰;北往南来,又有多少传奇故事在风中流荡。

崖门海战就是这万千故事中的一章,海风吹拂千年,血腥硝烟仿佛还在风中留存,丝丝缕缕,渐入我心,依旧是挥之不去的沉痛与悲怆:

向远处的山与海,弥漫、弥漫……

2024-4 新会崖门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