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欣 朗读:侯玉婷
可能是真爱的确可遇而不可求,相遇变成小概率事件。而大部份的人都遇不到合适的另一半,才有了各种相亲机构、节目、场所、活动,相亲角里的老人们才会拿着儿女们的履历四处游荡。
难,是一回事。
有幸遇到了一份真感情,天雷勾动地火,但是有多上头就有多懊恼,决定在一起就要能够容忍真爱中的瑕疵,各种的不完美甚至幻想破灭,或者片刻的多发性的失望和崩溃。婚姻中的角色注定没有恋爱时的梦幻,是灰姑娘半夜十二点前后的差异,马车变南瓜那种。
对于大多数比较清醒的女孩子来说,感觉没有试错的必要。
真爱尚且如此,相亲还是算了吧。
可能是责任重大。
从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变成别人的妻子、儿媳妇和妈妈,哪一个称谓都是不容易完成的任务,而且是无时限默认式签约,是没有止境地扛着这些责任负重前行,一干就是一辈子。
人们会同情下班之后不回家呆坐在车里抽烟的男人,却鲜有人同情面对工作和家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几近崩溃的主妇,认为女人所有的付出都是天经地仪,无论这三个角色一人担纲多么不容易。
可能是婚姻的保鲜期实在太短了。
至多一到两年美丽的光环便消失殆尽,生活便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谁都保不齐家庭里会出现什么妖娥子,用青黛的话说是出现结构性问题,除了黄赌毒暴力什么的之外,各种形式的出轨已经是大概率事件。
需要极大的容忍度,否则就会征战不休。
有可能从谍战剧变成恐怖片。
成为消失的她。
可能是所有人都生活得太疲惫了。
没错,生活是越来越高效便捷了,然而在此同时我们也被管理得如铜墙铁壁一般,卷到几乎不能呼吸,我们被社会这个巨大的绞榨机榨得一干二净,呈现出甘蔗渣一般的体质。
在彼此都陷入精疲力竭的时刻,都希望对方是挣扎着爬起来去泡方便面的那个人。如若不是,那我为什么要跟你在一起。
我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啊。
可能是我们都觉得别人是靠不住的,一切只能靠自己。
于是都成为单株繁殖,个体生长。
我们不再相信合作的力量,不再相信背靠背的信任和坚持,不再相信为爱牺牲自我的故事,不再相信往后余生的歌声带给我们的憧憬。我们想到的和可以安排的只有自己。
我们会相信人的猥琐、贪婪、自私,为了利益而为所欲为,因为这更接近我们理解的人性。
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杀猪盘。
可能是婚姻制度的确是男权结构模式下的产物,它天然就不适应今天女权崛起后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来自网文,大意)
同时情绪价值占据家庭生活价值的主导,而不是共同发展经济价值了,于是捆绑的必然性在减弱。
可能就是单纯不想生孩子。
那还结婚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