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过许多对谈,也曾专题谈过粤菜。但今天的跨界对谈,依然充满新鲜感。知行合一,横跨三界:博物馆、粤菜烹饪、粤菜文化。
首先,广州博物馆编了一本追溯民国粤菜的书,名为《消失的名菜》。
他们收罗了博物馆馆藏的大量民国菜单,经过挑选,找出最具代表性的,再用一套理念以及高超的出版技术、精湛的装帖设计,让名菜的菜单重见天日。
其次,对谈嘉宾除了广州博物馆的朱晓秋副馆长、研究人员李明晖和我,还有一位戴着高高白色帽子、身穿厨师服的中国大酒店行政总厨徐锦辉先生——格外引人注目。
精彩处在于,徐的厨师团队与广州博物馆的朱晓秋团队携手并肩,将这些名菜复活,重新回到餐桌上。
让“食在广州”增添一道美妙风景,也共同书写了一段跨界合作的佳话:
博物馆+文创,文物+名菜。
最后,跨界的三方共同探讨粤菜的前世今生,我主谈近代文化背景。
话题四处弥漫,碰撞交流,火花四溅:
——“消失的名菜”是岭南集团旗下中国大酒店与广州博物馆合作打造的以广州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为主旨的品牌项目。
——构思缘起于广州博物馆收藏的一批民国时期的老菜单,从还原百年前的名席、名菜到月饼、点心等项目,创造性地让封存在博物馆的文物“复活”成现实可感可尝可观的舌尖风味。
——“消失的名菜”项目进行中,发现民国时期的老菜单库存数量不少,给下一步的活化利用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
——“食在广州”不仅是简单的吃吃喝喝,更蕴藏着独特的人文记忆、文化精神、生活哲学。这个口号与“一口通商”、十三行、上海开埠等有关。
——近代以来,广州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中西餐馆、茶楼茶室;同时,也出现了“粤菜北传”的一个大发展,民国粤菜出现通天下之盛况。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曾提道:“计天下所有之食货,粤东几尽有之;粤东所有之食货,天下未必尽有之也。”
——独特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岭南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美食文化,这从出土文物上也可得到许多佐证。
——《消失的名菜》书中有一章叫做“一块钱在民国广州,你可以吃到什么?”那时一般工职人员月薪在15元上下,一块钱可以吃到哪些美味?朱馆长与明晖如数家珍,一一谈及,令人大开眼界。
——“消失的名菜”主创厨师徐锦辉总厨研发还原了“江南百花鸡”“菠萝浴日”等十几道“消失的名菜”。辉哥详细讲解了“江南百花鸡”的鸡皮与虾肉,津津有味,几近神奇。
——《消失的名菜》获得2023年度“最美的书”称号,并将前往德国莱比锡参与2024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这本书价值、理念、设计、风格等,亮点多多。
——朱馆长还当场宣布了一个“小秘密”,《消失的名菜》几幅粤菜图片上带有香味,你用手指轻抹,置于鼻端即可嗅到香味,奇妙之至。
简言之,作为拥有2200年历史的商都,广州每一次的文化变迁、转型与融合,都可以在一日三餐里找到踪迹。
“食在广州”在上海滩叫响,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
如今,已然广州一张靓丽名片,值此新春之际,跨界对谈粤菜,更有一番辞旧迎新的喜气。
活动现场,充满了岭南文化氛围。
对谈开场,由五位青年演员呈现广东音乐“五架头民乐”(高胡、椰胡、扬琴、中阮、笛子与箫),演奏了《彩云追月》《花好月圆》等传统曲目。
来自越秀区少年宫粤语讲古班的小学生,以“粤语讲古”表演广府“鸡仔饼”传说,带领观众穿越时光抵达传说中的“广州味道”。
中国木偶有四样式: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广州木偶艺术剧院年青演员王则昕表演岭南木偶剧杖头木偶长绸舞《花·月·韵》。
舞蹈之间人偶合一,仿佛“人偶情未了”,深深打动观众。
2024广州购书中心新节目:阅见月月见,每月一场,传承岭南文化。
我开场参与,喜气洋洋,好似春风扑面。
广州购书中心一楼大厅,一个多小时的对谈加表演,活色生香,意气飞扬;嘉宾津津乐道,表演精彩动人,台下观众意犹未尽。
室外寒意逼人,室内一片温暖。
愿“食在广州”日新月异,愿天下人尽享粤地美食。
2024-1 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