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 岭南非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写史立著传承广州剪纸,海珠非遗“剪”出新天地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李春炜 发表时间:2024-01-20 10:18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炜

图/受访者供图

1月17日上午,由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主办的“《广州剪纸非遗史》出版发行捐赠仪式暨‘广州工艺美术(广州剪纸)传习基地’揭幕仪式”在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举行。

广州市级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韩艳把自己编著出版的广东省首本剪纸历史著作《广州剪纸非遗史》现场捐赠给了海珠区全区的中小学校和文化单位。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也被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授予“广州工艺美术(广州剪纸)传习基地”称号,该校也成为广州市首个被授予此殊荣的单位。



倾心护非遗 著史传薪火

广州剪纸是岭南文化艺术瑰宝,是广东传统工艺美术广东剪纸的主要代表。但同为广东剪纸代表的佛山剪纸和潮汕剪纸已一早列入非遗项目名录,而广州剪纸却因民俗的淡化、老艺人分别逝去和年纪老迈、保护人手不足等问题,迟迟没有列入广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剪纸一直是广州市非遗项目名录的一项空白,使广州剪纸处于一种亟待抢救和保护的濒危状态。

为抢救和保护广州剪纸,为历史留下广府文化的印记,被誉为“广州剪纸皇后”的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教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韩艳在其单位海珠区少年宫主动成为“广州剪纸非遗保护单位”的支持下,从2019年开始,就主动承担起广州剪纸的抢救重任,全面启动了广州剪纸的保护工作。

广州剪纸起源于何时?如何形成?从古至今的广州剪纸是如何发展的?带着这些问题,韩艳先后到地方志办公室、图书馆、书店、古旧书市和网上搜寻,先后搜集了近百本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史籍、志书和诗集等各种文献,逐一、多次、仔细地进行了查阅、记录和整理。此外,她还帮助两位年已古稀的老一代剪纸传人整理了生平的剪纸作品和艺术史迹。为了查阅、记录和整理这些大量的文献和资料,撰写广州剪纸的历史,韩艳经常奋战到凌晨两三点,两年多的挖掘抢救和保护历程,都是在休息日、节假日和晚上的业余时间完成,其艰辛可想而知。

功夫不负有心人。韩艳通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查明了广州剪纸从古至今作为广府文化的载体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分布在广州市的海珠区、番禺区、从化区、花都区。此后,因各种原因,广州剪纸在番禺、从化、花都区已相继消失,唯有海珠区还有广州传统剪纸的流传。

20多年来,作为广州剪纸第四代传人的韩艳,带领第五代传人在海珠区的众多校园、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开展了广州剪纸的传承和传播,使广州剪纸重新焕发生机。韩艳还先后于2021年和2022年,将广州剪纸申报区、市级非遗项目,并成功入选代表性项目名录,填补了广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空白。



韩艳更想到要为后人,为广府文化永久传下广州剪纸宝贵和正确的历史,便根据搜集和整理的材料,在2023年用了近一年的时间,专门编著了《广州剪纸非遗史》一书,并于2024年1月17日当天出版发行,于是广东剪纸首本剪纸历史著作诞生了,从而填补了广州文史研究和非遗学及广东剪纸史学的空白。韩艳还自己出资印制1000册,将该书捐赠给海珠区全区中小学校和文博单位及省、市、区三级图书馆,让广州剪纸在新的时代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非遗进校园 剪艺代代传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为建设向真向善向美的美育育人环境,在海珠区少年宫的大力支持下,于2022年9月开始邀请韩艳大师来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校内专门开设了由韩艳大师亲自任教的非遗剪纸传习班,举办广州剪纸展览,开展形式多样的剪纸体验活动,使学习非遗剪纸在校园蔚然成风。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于1月17日当天还专门授予昌岗中路小学“广州工艺美术(广州剪纸)传习基地”的称号,使该校成为全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单位。


为进一步建设好这个全市首个“广州工艺美术(广州剪纸)传习基地”,让非遗剪纸文化全方位融入校园生活,学校专门建成了“非遗剪纸传习室”,在学校三层教学楼的楼梯间和走廊建成了“广州剪纸知识展示区”。只要你走上教学楼,就犹如进入了剪纸的世界,被一幅幅精美的剪纸和生动详尽的剪纸知识深深吸引,不仅带来心灵的愉悦和美的享受,还获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


学校下一步将成立由韩艳大师带领,以韩艳剪纸传人和美术科组教师组成的剪纸教学团队,专门设计剪纸课程,渗透到各班的美术教学中,并将韩艳大师制作的多个剪纸教学视频通过信息技术传播给每一个学生进行学习,还将利用各大传统节日和校园活动,开展非遗剪纸的展演展示、互动体验,从而打造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非遗文化。

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昌岗中路小学和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已形成共识:以工艺大师为引领,共同组建非遗传承教学队伍,在校园建设好工艺美术传习基地,让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在一代代的孩子得到传承,从而使这项祖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