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 岭南非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传统工艺进高校,新型“师徒”齐“双创”——韩山师范学院师生合作作品摘下国家级“山花奖”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黄宙辉 周欣怡 陈晓楠 发表时间:2024-01-20 10:2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周欣怡 陈晓楠

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楠(除署名外)

1月18日,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福建厦门举办。广东推荐报送的剪纸作品《潮风百韵·一剪千华》(一组15件)摘下本届“山花奖”(工艺类)。

该作品由韩山师范学院曾万春、陆汉荣、朱淑平师生共同创作,成为“山花奖”(工艺类)评奖历史上难得一见的高校师生合作获奖作品。

当下,传统工艺与非遗在高校当中的传承有何特点,这引发了记者的兴趣。

连续三次入围,终于摘下“山花”

此前,曾万春师生团队创作的剪纸作品《精忠报国》《潮韵载千秋》已连续入选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终评。

曾万春是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其“山花”梦始于2018年。那时,他组建潮州剪纸“山花朵朵开”创作团队,带领学生开展了近一年的文化寻根,足迹遍布潮汕大地,拜访民间老艺人,深挖、整理潮州文脉,潜心研究和创作。五年来,“山花朵朵开”创作团队攻克众多难关,在传统潮州剪纸原有的基础上,对潮州剪纸的技法、搭色和展示方式加以大胆创新,形成了潮州特有的剪纸作品新风格。

“在创作《潮风百韵·一剪千华》时,我们尝试突破单一的剪纸技法,将作品的重心放在诠释潮州文化方面,凸显潮州文化的三个核心点:崇文重教、忠孝友亲和追求精致。”曾万春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团队还把潮州木雕、嵌瓷、石雕、潮剧、大吴泥塑等众多非遗元素融到剪纸创作中,并通过潮汕特色古建筑“门楼”作为载体,把传统剪纸的平面展示“立”了起来;此外,运用新的装置方式,增加了剪纸作品的通透性。

广东省民协专职副主席陈龙武介绍,该作品体量大(一组15件),剪制精细,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作品在手法上大胆创新,融合各方剪纸技艺(剪、刻、撕)于一身,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题材上,作品最大化呈现和诠释潮州文化的精神内核,巧妙映现潮州文化遗风和特有艺术特点,富有浓厚的地方民间艺术特色;再加上作品独特的色彩搭配,使其显得清新素雅,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以“新学徒制”传承和教学

来自高校师生合作的作品能摘下国家级的“山花奖”,给当前的传统工艺、非遗传承带来哪些启迪?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进韩山师范学院,一探究竟。“山花奖”作品创作团队平常创作和教学的场所就是一间小小的普通教室,面积约60平方米。本次获奖作品《潮风百韵·一剪千华》被摆在教室最显眼处,330×60×280(厘米)的尺寸甚有气势,一下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此外,教室中间是一排用于教学和创作的矮桌、矮凳;周围靠墙位置则摆满了师生创作的手工艺作品,包括获得省级奖项的剪纸作品《戏剧人物》《建党一百载,神州傲苍穹》《英歌舞》等,琳琅满目,颇有创意。

早在2012年,美术教育出身的曾万春就思考:“传统手工艺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的学前教育课程可与传统手工艺、非遗等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这些未来的教育者更好地承担日后的教育责任,把家国情怀的种子更好地播撒到下一代的心中。也就是说,我们是用学前的眼光去传承传统工艺、传承非遗。”

这些年来,曾万春通过“新学徒制”,开展技艺传授、创作研讨等一系列工作,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传统工艺、非遗传承之路,开创教育新模式。

该校教育科学学院现任院长薛胜兰认为,曾万春老师这种“新学徒制”,与传统师徒制不一样,“首先是师生关系平等,老师毫无保留地把技艺传授给学生;其次,老师是一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前教育的学生,受教面很大,而且不单是这些学生受益,他们毕业后走上教育岗位,还会把学到的这些技艺、观念等传承给下一代”。

该校大学四年级学生潘桂平是曾万春手工课的受益者之一。她告诉记者,在刚刚结束的实习里,她正好把从手工课学到的知识和创新理念运用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幼儿手工课和环境创设,收到很不错的效果。她所教班级的环境创设获得当时评比的第一名。

韩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幸小涛表示,该校师生探索民间艺术与高校教育的融合,推出“导师+导生”模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

用现代激活传统,何妨“数字化转译”?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告诉记者,早在十几年前,工艺美术学院就让非遗走进课堂,把广彩等技艺纳入到相关课程中,用更现代的视角和观点去理解和消化传统工艺。2019年底,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在2020年6月推出的毕业作品云展览,根据龙舟、醒狮等非遗元素创作的萌宠形象,风靡全城。

齐喆认为,要用现代激活传统,让非遗进入年轻人的视野,会更有传播力。当代的工艺美术创作如果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必然显得单薄乏力;而传统的创作材料和形式如果不介入当代意识,寻求力量,那就只能永远留在过去,无法突破。  

据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丁敏介绍,在该校广绣教学实践中,学生不仅对广绣基础工艺进行研习,还在绣品创作阶段更强调设计。丁敏创新性地对广绣开展“数字化转译”与“图案化”研究,分析大量绣品中的代表性图案及配色方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广绣的创造性转化。“非遗传承不仅仅要关注技艺本身,更要考虑传统美学的复兴问题,要在文化深入研究之上,把握传统工艺的精髓与内涵,进而产生创意、输出作品。”丁敏说。

青年是种子,瞄准“广东样板”

政府相关部门亦着力推动非遗进高校,积极搭建传承人与学生交流对话的平台。

2023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种子计划系列活动,其中“非遗潮青年”板块重点推动青年大学生积极传承和保护非遗。该活动让传承人走进高校开展讲座,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非遗传承基地亲身实践。其中,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等在校学生组成非遗社会实践队伍,分别前往广州、佛山、潮州、清远等地,对广彩、佛山木版年画、潮州木雕、瑶族扎染等13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深入实践学习。青年学子们通过非遗研习,进行创新设计,创造出350多件新作品。

广州大学科创中心副主任、数字媒体艺术系教师袁媛是“种子计划”的带队老师之一。她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不只美术与设计学院,学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音乐舞蹈专业等都倾向于对岭南传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因为“本土文化离我们最近,我们能便利地获取相关资源,更重要的是我们身处其中,感悟深刻”。

在视觉传达的教学方面,袁媛致力于岭南非遗在校园的传承与创新,让学生在对传统岭南工艺有相对透彻的了解基础上再进行创新设计。她常对学生强调,要做“文人文创”,挖掘真正的文化内涵,把文人情怀通过视觉设计传达出来。

“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文创相对浮于表面,它可能只是一种文化应用。所以,我希望学生通过实地调研、采访、学习文史资料,先把文化内涵理解清楚,再做创意。在对文化的体验和理解过程中,激活观念,有意识地训练这种思维模式。仅仅待在教室、在网上搜索是得不到精髓的。”袁媛表示,“种子计划”为学生和非遗大师的交流提供了可贵的平台。文化对人的浸润、对人文品格的涵养将给学生们带来持续的积极影响。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此类活动还可以往教产结合的方向上努力,提供更多渠道和机会,将学生的研习成果进行转化,例如参加大型非遗展会、品牌大会等,让成果得以展现,让年轻人看得到希望,成为传承人的后备力量,打造“广东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