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 实习生 张舒曼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2023“向山海走去”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以下简称“山海计划”),12月21日在暨南大学举办“山海展映季×流动岭南”学术展映系列活动。这是由“山海计划”青年导演们创作的山海短片首次在国内高校亮相,作品赢得了暨大师生的共鸣与点赞。
“山海展映季×流动岭南”学术展映系列活动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岭南数字人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主办。
山海短片亮相侨校,切中师生心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山海计划”这次选择了三部“寻根”题材作品进行展映,切中了不少暨大师生的心弦。
在《远洋》中,汕头青年导演杨哲霖试图解答一个问题:“根”到底是什么?他坦承:“我们年轻人对于‘根’的概念或许已经没有老一辈人那么执着,似乎哪里都是自己的‘根’。但是老一辈人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在哪里,‘根’就在哪里。”“根”到底指某一个地方还是某一个特定的人?对答案的探寻成了杨哲霖创作《远洋》的初衷。
为了拍摄《The River That Holds My Hand》,潮州青年导演陈坚杭带着剧组前往越南,寻找华侨将他乡变故乡的足迹。他透露:“我身边几乎每个潮汕人都会有一个华侨亲戚,我希望用镜头记录他们的人生点滴。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时代的记忆。”
在《海水泡的茶是什么味道》中,清远青年导演黄文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华侨农场的故事。片中主人公是一名归侨,他遇到了一系列的人生伤痛——先是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而在回国的途中又失去了爱人。黄文礼说:“我想表达的是,时间并不是万能的。有些伤痛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而我们要学会的就是如何与伤痛共存。”
当晚,暨大学生们在观影后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影片的理解与喜爱。值得一提的是,两名暨大老校友也特地前来观影。两人都是归侨,因此对华侨题材电影尤其感兴趣,看完三部山海短片更是赞不绝口。其中一名老校友透露:“我是多年的《羊城晚报》读者,在报纸上看到‘山海展映’的消息的时候,我立刻跟我儿子说,无论如何我都要来看。”另一名老校友看完电影后更是激动难抑。她透露:“当年从印尼回国的时候我18岁,在华侨农场度过了20年的岁月,现在我已经81岁了。今晚的放映,唤起了我对青春岁月的回忆。”她表示,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华侨题材的影片。
暨大学者点赞:方言助力本土化表达
当晚,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侯兴泉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外关系研究所所长刘永连教授,青年文艺评论家、暨南大学中文系郑焕钊副教授等专家学者,对三部山海短片进行了点评,并与“山海计划”的青年导演们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郑焕钊对三部山海短片的选题精妙表示了赞赏。他指出:“过去我们熟悉的华侨故事多强调海外生活的中国人的故事,但这几位年轻的导演基于他们自身成长的土地,选择讲述华侨在中国的命运。”
侯兴泉教授坦承,刚开始他还对这次放映的效果有点担心:“这三部电影既没有炫酷的特技,也没有特别紧张的戏剧冲突。年轻人会喜欢看这样的影片吗?但事实是,今天大家安静地看完了三部电影,直到现在都还不愿意离开。”他还揭示了三部作品的独特价值:“这三部影片是对岭南本土化的表达。而在本土化的表达中,很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方言。三部电影都采用了方言,它们的成功启发我们继续思考方言与文学、方言与美学之间的关系,启发我们更多元地去表现文化。”
刘永连教授则说,他在三部作品里都感受到了一种独属于华侨的痛。“安土重迁,这是咱们中国人的一个特性。家乡就是我们的‘根’。”他说,“华侨的痛,来源于身份模糊、背井离乡。这种痛是别人很难体会的,作为社会学者,我们应该多关注这种痛,多思考如何让走得再远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根’就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