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通讯员 欧阳文强 刘欣彤
图、视频/羊城晚报品牌传播中心影像视觉部
海报设计/宗宁
穿上“牛仔蓝”工服、系上安全腰带、挂上高空作业安全绳…… 寒来暑往,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供电段广州变配电检修车间广州修试二工区高压试验工骆世忠又一次出现在变电所排除故障的现场。
“铁路沿线的变电所就相当‘心脏’,能源源不断地给铁路电网提供能量。如果‘心脏’出毛病,供不上电就会影响火车的运行。”骆世忠就是维护“心脏”安稳运行的“医生”,负责73个变电所(亭)的保养、检修和应急处置,确保供电设备运行安全、稳定。32年来,他参与了9条新线变配电设备的验收试验等工作,解决问题超过2000个;安全检修设备1万余次,消灭故障隐患800余件。
铁路供电安全的“守护神”
繁忙的京广线上,一列列高铁飞驰而过。车外寒潮阵阵,车内却暖意融融。高铁安稳运行、空调马力十足的背后,离不开铁路供电职工的细心呵护和辛勤付出。骆世忠就是其中的一员。
时针拨回到32年前——1991年8月,骆世忠从原广州铁路机械学校铁道供电专业毕业,来到广州供电段工作。由于勤奋好学,参加工作第二年,骆世忠就获得了广州供电段接触网技能竞赛全能第一名。
因为表现优异,骆世忠被选到变配电检修车间帮忙。“相对而言,接触网的工作体力活更多,变配电车间工作技术含量要求更高。”1995年,骆世忠正式转岗到变配电检修车间。
转岗不久,骆世忠就在一次故障处理中遇到了难题。“当时,我们接到一项任务,需要在‘天窗时间’快速完成维修。”骆世忠和几位工友向老师傅拍胸脯自信地说:“我们搞得定!”然而,眼看“天窗时间”到了,故障尚未排除。最后,还是老师傅们出手,高质高效完成作业。
这件事深深刺激着骆世忠。“技术的精进没有捷径,只能勤学苦练。”从那之后,骆世忠每次都会提前抵达现场,向老师傅“讨教”,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
高空、高压、高难度——面对工作的困难,骆世忠没有退缩。“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他的人生信条。
32年来,骆世忠把铁路供电当事业,安全检修设备1万余次,消灭故障隐患800余件,守住了安全的底线和红线,是铁路供电安全的“守护神”。
推进技术创新的“领头羊”
“肯学肯干”“肯动脑、有担当”“爱学习,不服输”……这些都是同事对骆世忠的评价。由于业务精湛、敢于创新,同事们都称他为“骆大师”。
2009年,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铁路——武广高铁开通。由于工期紧,施工单位制作的电缆头出现的问题较多。接到任务后,骆世忠与设备生产厂家、施工单位人员一起,每天利用“天窗”时间对电缆进行整治。连干三个多月,他们终于把全段电缆全面整治了一遍。直到现在,管内电缆问题少有发生。
同时,他带领攻关小组开展技术攻关创新,不仅解决了武广铁路上网开关不定态缺陷难题,还解决了电缆故障在线监测难题,确保了变电设备安全、稳定。
“这个阀门罩早就该更新换代了。”2015年,骆世忠发现变电所压力释放阀罩不耐用,渗水后极易引起跳闸。于是,他跟几个技术较好的工友一起讨论,并动手制作了一个不锈钢的阀门罩。经过几个月试用发现,既耐用,又能杜绝以往的问题发生。其成果在全段推广后,有效地节省成本开支。
作为技术创新的“领头羊”,他带领的攻关团队被评为“全国铁道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多年来,他所在的班组没有发生过一起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
做好青年职工成长的“引路人”
“骆工,变电所出现安全隐患,请马上组织人员排查……”遇到紧急情况,骆世忠的电话总是第一时间响起。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接到上级的应急处置命令,他就会立马奔赴现场处理。
骆世忠有个习惯:每次作业完,他都会跟职工一起,总结当天的工作,查找问题、总结经验。“纸上谈兵是不够的,检修技术必须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提高。”为了更好让青年职工成长,骆世忠担任工长期间,大胆起用青年人担任工作领导人,由他们制定并执行施工方案,自己作为“监护人”对各个环节进行把关,助力青年职工提升专业素质。
与此同时,他坚持言传身教,毫不保留地向职工分享业务知识和实战技能,先后授课50余场次,培训学员1600多人次,帮助多人在技能大赛中斩获名次,成长为技术骨干,为铁路供电安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力量。
今年,骆世忠因表现突出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我更要立足岗位、干好工作,并把自己的经验、技术传递给身边的职工,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