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穿越封锁线》再现那段惊险的历史
大海边,沙滩上,渔家姑娘在歌唱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海生 通讯员 郑梓予
图/惠州市文化馆提供
本期策划统筹陈骁鹏
1941年,香港全面沦陷,数百名被日军搜捕的抗日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突然神秘“失踪”,几个月后安然出现在抗日大后方的根据地。这场规模宏大的秘密大营救行动,被茅盾称作“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在中转站之一的惠州,当地人民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以下简称“东江纵队”)及其前身为接应爱国文化人士安全转移,筑起了一道道“看不见的安全防线”。
12月6日,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颁奖典礼举行,由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出品的舞剧《1942穿越封锁线》获得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三等奖。该剧是惠州纪念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以舞蹈重塑“省港大营救”传奇故事,瞬间将满场观众带回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岁月。
以舞剧重塑省港大营救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日军严密封锁香港对外交通,到处通缉和搜捕在港的抗日爱国人士。一张大网铺天盖地而来,中共中央指示周恩来、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营救滞港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穿越敌人封锁线。
1942年新春,中共党员卢伟如夫妇(化名罗衡夫妇)为保护文化人士成功转移,佯装香港客商提前入住惠州东湖旅店,慷慨为其他客人置办年夜饭。广东惠州及东江纵队地下党组织为接应爱国文化人士安全转移筑起了一道道“看不见的安全防线”,他们为保证这一批批文化人士的安全,一次次穿越封锁线,一次次瞒天过海却无一纰漏……
《1942穿越封锁线》以舞蹈重塑“省港大营救”事件,围绕“谁救”和“救谁”编排了四个章节,分别是“封锁”“夜奔”“周旋”“出路”,外加序幕和尾声,运用电影感叙事及蒙太奇式表现手法,多维度、多形式表达出宏大的历史叙事。
一幕幕烧杀抢掠、城市沦为废墟、人民陷入苦难的实况刺痛了文化界人士的内心,安全转移后的他们凭借各自专业以笔为刃、以镜头为语、以剧作为抒发,一篇篇报道、一封封书信、一声声讴歌唤醒国人血脉、坚守传统文化。文脉与国脉相系,文脉绵延,国脉永续。
舞剧巧妙运用绳索与肢体的交融结合,形成既符合剧情的发展又编织出睿智营救过程的舞段,紧凑的剧情将舞剧张力显著提升。编导采用突破传统的模式,利用手中道具演变出一道道追、躲、堵、救的光束,增添了舞剧形式的可看性,形成“我中有敌,敌中有我”的双方态势。随着表演,观众仿佛穿越到那个年代,那个紧张的现场。
荣获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三等奖
12月6日,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颁奖典礼举行,《1942穿越封锁线》获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三等奖。据了解,此次终评的艺术作品共有40部,涵盖了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戏曲、木偶剧等多个艺术品种。
作为广东省文化品牌,广东省艺术节于1984年创办,每三年一届,是国内最早创办的省级专业艺术活动之一。经过十四届的成功举办,艺术节已成为展示检验舞台艺术创作成果,凝聚培育艺术人才队伍,发掘弘扬岭南优秀文化,打造推出广东艺术名片的“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高赞文化之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文艺创作生产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提供高效能文化服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在广东省艺术节颁奖典礼举行之前,《1942穿越封锁线》于11月24日在惠州市文化艺术中心连演2场,秘密营救险象环生,革命先辈临危不惧……以舞蹈重塑“省港大营救”传奇故事,瞬间将满场观众带回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岁月。
市民李惠文与李江文是发小,同出生在军旅家庭。李江文告诉记者,自己也是“东江纵队后人”,从小听东江纵队故事长大,现在可以看到这段历史以艺术的形式再现,获得更大的传播效果,感到很高兴。“前辈们付出了很多,才有现在的安稳生活。让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深入了解这些历史,很有意义,这个舞台剧非常值得推广。”李江文说。
专门从广州赶到惠州看演出的原东江纵队第三大队大队长邬强之子邬波表示,作为“东江纵队后人”,坚韧、刚毅、不畏艰辛的东纵精神一直影响着他们一家人。“我们经常会组织在一起唱红歌、看红色电影,这种精神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帮助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关卡。”邬波说。
国家一级演员、青年舞蹈家孙科在剧中饰演的是卢伟如(罗衡),他表示,第一天来到惠州的东湖旅店,了解秘密大营救的历史故事后,就被地下党员的信仰深深震撼。他说,在排练过程中,自己不断琢磨如何将卢伟如沉着、冷静、稳重的性格特点,力求通过舞蹈的张力,给观众展现一个立体、丰富的人物形象。
创新形式,岭南元素满满
随着剧情的推进,现场观众也实现了情感共鸣。市民刘女士是一名美术老师,当天她带着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观看演出。她表示,女儿从小学舞蹈,来看演出不仅能够了解省港大营救的历史,还可以近距离感受舞台的魅力。
“我们运用电影感叙事,舞台场景变化采用电影蒙太奇语言,增强故事感。”舞剧总导演、国家一级导演黄亦川说,“我们将非遗融入舞剧中,如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舞麒麟等,同时我们还通过极具地域特色的老字号商号名称和本土地道点心等,集中表现岭南文化。”
大海边,沙滩上,渔家姑娘在歌唱,文化人士在东江游击队的武装护卫和渔民的帮助下,趁着黑夜划着小艇安全登陆。优美的渔歌悠悠传来,由远而近,数十个渔家姑娘跳起了竹笠舞,伴着麒麟舞的雄浑节奏变换着舞段和造型,把庆祝文化人士安全抵岸的喜悦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舞台设置上,观众可以看到水东街、东湖旅店等耳熟能详的惠州地标性招牌。市民刘先生表示,“亲切感很足”,以前只知道水东街是一个历史底蕴很深厚的地方,没有仔细了解在那发生的真实故事,若舞剧能够成功走出惠州到外地演出,不单单可以唤起在外工作惠州人的乡愁,还可以宣传推介惠州,让更多人认识到惠州这座生态与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
主创人员、国家二级导演黄亦民告诉记者,舞剧从剧本打磨到上演,耗时近一年半。“当时那个环境其实是我无法复制出来的,我们只能把这段历史尽量地展现出来。根据空间和形势的变化,用舞台美化打造和提升可看性。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惠州歌舞剧院的演员们也下了很深的功夫,用真诚的表演去打动观众。”黄亦民说,通过不断排演、打磨、修改,更好地给新一代的年轻人展示红色历史。
惠州纪念东江纵队成立八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省港大营救被著名文学家茅盾称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是东江纵队的前身——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作为主力之一实施的营救。
今年是东江纵队成立八十周年,记者了解到,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追寻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红色记忆,惠州举办了纪念东江纵队成立八十周年系列活动。舞剧《1942穿越封锁线》即为系列活动之一。
《1942穿越封锁线》由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出品。“惠州是一片拥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营救中国文化名人,有力守护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我们怀着使命感,深挖红色资源,开展艺术创作,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现实意义。”惠州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钟亮说,在东江纵队成立八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出品红色文艺精品,让红色文艺绽放时代光芒、传承信仰力量。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舞剧《1942穿越封锁线》的打磨提升,将该剧打造成独具惠州特色的精品演出项目,让更多的人从中得到思想和精神的洗礼。”市委宣传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市互联网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邓华表示,惠州将不断深挖和丰富东纵文化和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内涵和底蕴,通过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精品,以文艺之美辉映党史之光,进一步讲好惠州故事,传递惠州好声音。
文脉链接
透过舞剧看城市印记
12月6日晚上,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颁奖典礼举行,《1942穿越封锁线》获得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三等奖。该剧以舞蹈重塑“省港大营救”传奇故事,瞬间将满场观众带回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岁月。
广东省艺术节每三年一届,本次艺术节充分展示了近三年来广东全省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是广东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也是广东在高质量打造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之一。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作出部署,提出要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融入中华文化大美。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艺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守正创新、固本培元。倡导和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岭南文化气质,引领社会风尚。
《1942穿越封锁线》一改单一的舞蹈表现形式,通过8块背景板移动变化,楼上楼下,台前幕后,时间与空间,舞段与场景,音乐与色彩,构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审美效果,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如“夜奔”中,茫茫的黑夜,忽明忽暗的灯影下阴森诡异;山间的土路,日伪隐形,敌特四伏,一束强光照射划破黑暗,黑衣人的穿梭闪现,突出了“穿越”时的惊心动魄……
现代舞剧结合传承百年的非遗文化,再加上水东街等伫立在城市历史长河中的历史建筑,一幅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据了解,近年来,惠州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工程,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以火热的文艺创作融入并记录壮阔时代,创作了一批批文艺精品。2021年以来惠州市各类文艺作品获厅级以上奖项62项。本次《1942穿越封锁线》获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三等奖,再次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注入一股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