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园
林白第一次来深圳是30多年前,那次,她专程在晚上找了一个地方蹦迪;她不希望在演讲中分享自己的作品,更希望读者亲自去读……
12月3日上午,“2023花地文学榜”系列活动第五场在深圳书城·宝安城举办,“年度长篇小说”得主林白带来一场“不走寻常路”的分享。
满头银发的她身着黑色紧身衣和工装裤、高帮帆布鞋,背着黑色大双肩包进了场。讲到激动处,她甚至戴上墨镜、站起来与读者交流,有问必答,言无不尽。
深圳初印象“很刺激”
“我是第一次做读者分享,我也没有讲稿,不过我会很轻松地度过这个靠谱的一小时的……”正式分享前,林白跟随行记者交流时这样说。一个小时的分享会下来,证明她的这个“预告”并非客套。
这场分享会,以“容器里川流不息的生活”为主题。一开场,林白谈及深圳印象。
她提到,自己第一次来深圳,大约是在1988年。当时,她任职于广西电影制片厂。作为一部电影的主创人员之一,她和同事一同来广深两地学习交流。当时的深圳并不繁华,林白说为了体验夜生活,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地方,“体验了五光十色的蹦迪”。
此后,一行人还去了香蜜湖。她记得当时有一个“躺在地上看的180°的屏幕”,屏幕上的星空、星云宛若眼前,这让她觉得,深圳真是一个“很刺激的地方”。
谈完自己对深圳的初印象后,林白的主题演讲“戛然而止”。她说,不希望在这里讲自己的作品,希望读者自己去看。她起身,笑言自己久坐会腰疼,干脆站起来与读者交流。
这时的演讲台下,已有多位读者齐刷刷举起了手。
“我们很多人都是写作爱好者,我自己也是好多年前、还在老家打工时就开始读您的书。”
“我好多年前创业注册了一家公司,公司名称就用了您的作品《万物花开》名字……想请您说说,您觉得文学的意义是什么?”
“我爱人老家就是北流,我曾骑着摩托车穿行在那里。我20岁时想写作,但生活里一直都是柴米油盐,一直到现在快40岁了还觉得没时间……”
现场读者发言踊跃,许多写作爱好者慕名而来。一位观众告诉林白,今天举办分享会的书城所在的深圳宝安区新桥街道,就住着四位中国作协会员,林白啧啧称奇:“宝安区真的是文学气氛很浓郁、很牛的一个地方。”
写作之于她是“天堂”
在读者踊跃的提问中,林白一边回答问题,一边说起了她对文学的理解以及对自己创作历程的回顾。
回答读者关于“生活里都是柴米油盐,没时间写作”的困惑时,林白笃定地表示:“任何时间开始写作都不迟,60岁也可以。”回答“文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时,林白表示,作为写作者,她觉得文学“相当于天堂一样的地方,可以将外界所有不如意都屏蔽,进入另一个层次的空间”。
对普通人而言,林白觉得:“阅读可以帮人们找到更广阔的生活。在阅读中有感动、有沉思,可以打开自己的内心。哪怕你不去寻找它的意义,它也是很好的东西。你可以从中打开自己,获得享受。”
谈及自己的经历,林白笑称:“我虽然是所谓的专业作家,其实我的写作也是很不专业的,属于一种非主流、不太‘靠谱’的作家。”
此次花地文学榜榜单作品《北流》,林白说自己陆陆续续写了将近10年。“长篇是蛮耗心力和元气的,写完要大病一场。但是写的时候是兴奋状态,不知道累。”对于她来说,《北流》既是她故乡的地名,同时也是一个文学的地域,象征着从南向北流动的状态,同时,它也是一条真实存在的名为“北流河”的河。
谈到演讲的主题“容器里川流不息的生活”,林白解释,“容器”可以理解为结构,是她“筑书”的形式。她的写作里,有时候一开始并没有结构,写着写着结构才“忽然出来”。
“本来我想,这次和大家见面如果没有什么更多可说的话,我们就互相观望、观察,互相守望,度过这靠谱和不靠谱互相交织的一个小时。没想到大家还挺踊跃,我也多少讲了几句话出来,谢谢大家。”
分享会尾声,林白这样总结了自己的首场读者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