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隽杰 李妹妍
图/受访者提供
从1958年成立马列部,到1987年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术硕士研究生,再到2012年由社科教学部与思想政治教育系合并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广大马院”)伴随着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路走来。近日,广大马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再迎学院建设发展里程碑。立足新时代新起点,广大马院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就相关问题,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教授。
羊城晚报:入选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大马院的学科建设有何特色和优势?
赵中源:广大马院的院训是“尊德性,道问学”,出自《礼记·中庸》,体现了学院坚持教书育人为核心、同步推进学术研究工作同向发展的学科建设导向。
在具体实践中,一是巩固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省一级优势重点学科的地位。广大马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全省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优势重点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学科综合实力评估名列全省前列、全国前20%方阵。近年来,学院持续巩固和提升学科优势,为学院建设提供高层次发展平台。
二是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组建学术研究团队,形成有比较优势的研究成果。坚持“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研究导向,积极关注国家重大的理论热点问题,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与优势。近年来,在人民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研究成果230余篇,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宣部优秀理论成果奖2项,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7项,广东省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三是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助力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保证高质量教育教学的供给。近年来,学院持续深耕教学,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学院以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本科生分类培养为抓手,形成了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满足粤港澳大湾区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培养特色。同时,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坚持以国家级在线课程体系丰富线上教学资源,推动线下精品专业课程建设向线上一流思政课程的转型,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广大马院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思政课程3门。
羊城晚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广大马院如何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取得了哪些育人实效?
赵中源:广大马院始终坚持培养思想品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有家国情怀与担当进取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从广大马院走出的学生都需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一是实施高端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制度,满足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个性化成长成才需求。专业高端发展班实行“基础课程教学+学术科研指导”,鼓励本科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研究人才;能力全面发展班推行“基础课程教学+师范技能培养”,鼓励本科生按照中学思政课教师要求,全面提升教师基本技能。
二是组建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团队组织管理、国内知名学者参与的学习平台,形成追求卓越的学风。到目前为止,建立起了“观书苑”读书会、学术论坛、教育教学论坛、本研学习共同体等多个平台,开展经典文本阅读、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教育教学讲座、学术竞赛和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
三是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支撑“大思政”育人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将专业的学术魅力彰显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中,使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广东省大学生游泳锦标赛等竞赛中获得多个奖项。学院牵头组建的广州大学党建红色文化长廊讲解队和马院青年理论宣讲团,在学校红色长廊,周边社区、村落,以及边疆民族地区等开展宣讲,将“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共讲解85场,覆盖听众7000余人。
羊城晚报:作为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大马院未来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将如何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赵中源:广大马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重点马院,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学科立院、人才强院发展思路,坚持内涵式发展,建设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学科研方面,学院将在全省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重点马院应有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协同推进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
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将在推进全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打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南方高地中发挥骨干支撑作用,助力提升广东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的美誉度。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将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将广大马院建设成为全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平台,满足区域发展对高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需求。
社会服务方面,学院师生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理论宣传、社会热点问题跟踪研究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助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