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振天 徐炜伦
广州番禺作为著名的岭南鱼米之乡,渔业是传统优势产业,产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近60%。潮起潮落,沧海桑田,伴随着国家级渔港经济区的落地启航,由以渔为主的传统海岛经济向现代海洋经济转变,告别过去“渔兴则兴,渔衰则衰”的历史,番禺渔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连日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蹲点看到,在“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引城出海”的开发格局下,当地诸多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展望未来,项目产生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能级提升效应,将帮助改善渔民生活居住环境、促进渔民新型就业、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渔业、渔民、渔村的高质量发展。
渔港变迁渔民上岸
在广州番禺石楼镇莲花山脚下的莲花山渔港,几根木桩、水泥柱扎进一片布满厚厚淤泥的滩涂上,勉力支撑着房屋,这里大部分的渔屋坐落于水面上,显得有些老旧。狭窄的街巷里,房屋墙壁上大红色的“拆”字格外显眼,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点缀在其中。
这里还有三个月就要拆迁了,东星村老刘一家早已搬迁一空,今天他骑着摩托车回来收拾些零碎物件。这是一间约30平方米、面朝河涌开间的屋子,门口泊着一艘旧渔船。环顾室内,所谓的“墙壁”,一半是木板,一半是彩钢瓦,东边的木板墙上还破了一个洞,被遗弃的断电时钟停留在9时40分。老刘年岁已近退休,他说:“水上住了几十年,要上岸了!临时租了房,(对未来的生活)有信心!”
20世纪50年代,响应政府号召,按照统一部署,一批海上渔民移民至莲花山渔港,形成了四条“纯渔村”——卫星村、群星村、东星村、明星村。时至今日,有7300多名渔民分散居住在四条渔村之中。由于没有土地资源,渔业生产便成为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石楼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四条渔村中,渔民、渔船最多的当数群星村,最鼎盛时有约200艘渔船,如今只剩下102艘。
渔船数量急剧减少的背后,是渔船设施逐渐老旧、渔村土地资源匮乏、渔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的写照。当前,莲花山渔港与周边城市发展不同步,市政配套不足,渔村环境恶劣,渔业产业以近海捕捞为主,结构形式单一,未能形成链条或闭环,渔民仅靠打鱼难以维持生计。此外,受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渔民转型转产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几何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小小渔港迎来发展转机。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公布了包含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的试点名单,作为广州唯一的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正式“扬帆起航”。
根据规划,四条渔村所在地将建成渔港经济区上下涌避风锚地工程。当地村干部告诉记者,工程实施前,须先完成上下涌避风锚地项目范围内村民的拆迁安置工作,其中涉及征拆房屋和棚房超过500宗,目前房屋征收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安置房项目也在同步建设中。渔港经济区将带动整个片区发展,让村民的出路更多,生活变得更好。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番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总功能定位为世界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渔业新标杆,未来数年,这里将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以莲花山渔港为功能核心区,建设智慧渔港系统建设工程、砺江涌避风锚地、上下涌避风锚地、上涌休闲渔业码头,完善渔港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智慧、平安、绿色、产业、人文于一体的新型渔港。
在上涌休闲渔业码头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拆除原有旧码头的工作。工地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这里将新建宽13米、长200米的休闲渔业码头,进行航道疏浚工作,确保行船通畅,未来码头将用于停放中小型船舶、上下游客,工程预计工期180天。
在砺江涌避风锚地工程南段的施工现场,岸堤建设已初具雏形。工地负责人介绍,工程南北段总距离约2.4公里,建成后将用来停放渔民的渔船,目前施工进展顺利,正在进行休息平台的结构施工,已完成总工程进度的六成,下一步将开展装饰工程,预计2024年年初即可竣工。
家门口的变化,东星村打鱼三十多年的石叔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今年60岁了,渔村拆迁在即,他决定给自己“放长假”休息一段时间。“出海打鱼一次十几天,吃住都在船上,天气好收入就高点,天气不好就低点,现在年纪大了体力支撑不了了。”谈及未来规划,石叔透露,计划响应渔船减船转产和更新改造政策,申请减船转产补助,从海里上岸。
推进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及配套项目建设,是番禺区推进“百千万工程”、提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能级的重点任务之一。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专班办公室副主任刘坡说,聚焦“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的目标,渔港经济区将实现传统渔业转型升级,渔港环境获得大大提升,产业的引入将加强当地的造血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渔民共同富裕。
身边故事
渔民陈志明:如果我还年轻,还愿意出海打鱼
穿过东星村长长的巷道,再走过二十多米长的窄石板桥,这里是老渔民陈志明的家。他7岁时就跟随父母来到这里定居,今年已经72岁了。尽管刚做完一场手术,他精神依旧矍铄。
1958年,渔民们刚到莲花山渔港落脚时,码头一带连河堤都没有,后来的堤围都是父辈们用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他们在临水河涌建起一间间树皮屋,后又大多改建为铁皮屋。这些渔屋大部分坐落于水面上,依靠木桩、水泥柱支撑着。由于没有土地资源,渔业生产便成为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陈志明的家前后总共有110平方米,几十年里,偌大的渔屋共经历了四次翻修,陈志明介绍:“以前是松皮,也盖过一层沥青,再加了一层石棉瓦。现在这是第四次补修了,屋顶很容易烂,石棉瓦十年八年就烂了。”屋子内部被陈志明夫妻俩打理得干净整洁且不失温馨,堂屋里甚至有彩色灯光布景、家庭KTV。
平日里,陈志明爱坐在屋后钓鱼,“风凉水冷,空气也好,安静又舒服。”饭后,他还喜欢出门到渔港遛弯,他感受到公共环境越来越好了,“有码头,水也干净了,卫生也搞好了,路也靓了,又有路灯。”
向海而生,在海里漂泊了几十年,陈志明笑称自己是“海洋大学”毕业的。由于年岁已高,他“上岸”已有8年时间了,此后便住家享受生活。看到村里的年轻人驾船出海,他也会流露出羡慕,“以前靠划船去珠海、新会等地,太辛苦了,现在的船好很多,全部机械化自动化,只需要扳动油门就好。如果我还年轻,还愿意出海打鱼,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