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记者 周聪
11月2日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报告显示,“95后”人才倾向前往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名前35名的城市中,有7个城市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其中,深圳超越北京位居榜首。
报告显示,中国共有约2.6亿95后人口(1995-2009年出生人群,现为14-28岁),劳动年龄的95后人口约2亿人(16-28岁)。从行业看,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其流动人才在IT行业占比为24%,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21%,而在地产行业占比14%,明显低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18%。
“95后”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23.8%、14.1%、13.9%,合计占比51.9%,较去年上升2.8个百分点,集中度小幅上升。
从“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看,深圳、北京、上海位居前三,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无锡、青岛位居前十。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名前35名的城市中,有7个城市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除了首位的深圳以及排名第四的广州外,还有排名12的佛山,排名15的东莞,排名16的珠海,排名25的中山以及35名的惠州。
报告显示,“95后”年轻人才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生活富足,更倾向工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选择就业城市不仅关注薪资,还关注创新环境和文娱产业发展情况。
从总体结果看,“95后”人才倾向前往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在前50强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37、6、5、2个;一二三四线分别有4、28、16、2个,分别占一二三四线城市数量的100.0%、80.0%、19.8%、1.1%;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分别有18、7、3、2、3个。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在老龄化、少子化背景下,多数城市面临年轻人口萎缩、人口快速老化问题,近年来各城市纷纷加入“抢人大战”,抢人才也是抢年轻人口。“95后”人才多数是职场新人,年轻且有活力,其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基于上述数据,报告认为,要充分尊重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各地比较优势,顺势而为。同时进一步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人才加速流动。报告还提到,可以优化城市群内部的空间结构,推动完善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和交通设施等布局,以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