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江冰】番禺大岭村:许陈二姓友好相处,延续九百年岭南古村香火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发表时间:2023-10-04 10:18

市区驱车40分钟,国庆假期访问九百年古村——广州番禺区大岭村。

毕竟国字号古村落:标识、路牌、墙报、图画均齐备鲜明;各里各坊各巷门牌清晰,历史保护建筑铭牌引人注目,门楼也是修缮一新。

大岭村建村至今有近九百年历史,典型的岭南古村落,镬耳墙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约9000平方米,但大多低矮,唯巷门保存完整。

2007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是广州在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评选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古村落。第二批则有沙湾、黄埔、聚龙等多个古村入选。

陈姓祠堂重建记录中表明:大岭村陈氏祖先原籍江西泰和柳溪乡,南宋南雄珠玑巷迁徙至番禺大岭村,与许氏聚居,融洽相处。

800余载,人才辈出。陈氏宗祠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毁,2001年集资重建。

两塘公祠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其特色外墙密密麻麻蚝壳——整整齐齐垒就,墙高九公尺,墙体厚实,至少用蚝壳十吨以上,颇有岭南气势。

蚝壳墙据说用生蚝壳,拌上黄泥,加上红糖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堆砌起来。不仅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不惧雨水、不怕虫蛀,坚固耐用,适合岭南气候。

眼前两塘公祠这一道蚝壳墙建于明朝,距今五六百年历史。仔细看看,层层叠叠,大小一致,坚硬结实。

姑婆屋是给未出嫁的女子居住——年老时到姑婆屋养老终寿。而广佛一带的自梳女则是姑婆中的一部分。

这些姑婆基本上是没有结婚的女子。其中有完全没有结婚者,也有虽然曾经结婚,但无落家者。

抬眼望去,现存房屋局促狭小,不知当年如何居住?

转过格局开阔的显宗祠,有一塔一桥抢眼。

文昌阁(大魁阁塔)下有一桥一池,桥为双孔拱桥龙津桥,池为砚墨池。

桥两头各有一株大榕树,树冠如盖,枝干相接,让桥上成荫;河上有风,徐徐吹拂,我桥头小坐,顿时清凉。

塔为笔,池为砚,水为墨,营造古村科举氛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做官,光宗耀祖,自古英雄。

祠堂前旗杆石即为见证,有钦点四品官以及进士举人多名。

许氏家世与许皇后有关。

皇后回乡省亲,宦官诬陷其兄造反;皇后仓皇出逃,家族迁向珠三角。而陈氏祖上为朝廷练兵的官员,宋高宗时兵乱,从珠玑巷迁往番禺。

家世扑朔迷离,均沾战乱之祸。迁徙路途遥远,其中辛劳困顿惊慌失措难以言说。但族谱字字珠玑,下笔极为简约,又多记辉煌闪光之事,至于家丑秘不外传,多少窘迫打碎牙咽肚里。

除许陈两大姓外,大岭村还有几个小姓,也称散姓,多与明代屯兵入籍有关。

你看,战争、战乱、屯兵打仗,与岭南移民迁入密切相关。

大岭村的门楼,称为“菩山第一门”,就是防匪的瞭望哨与防御寨门。见匪帮来袭,门楼鸣枪报警,青壮年即刻持械戒备。

秋老虎,依然炎热。

国庆节假期,村里一片宁静,人寥寥无几,年轻人更少见,似乎连猫狗都未见一只;街道洁净,却少了几分烟火气。

只有一辆旧三轮摩托车开来开去,搬运垃圾桶;偶而见到村民骑电动车,出门买食物。

不过,祠堂边厢里有几桌麻将,推得火热;显宗祠还有一间“大岭村文化乐社”,二名赤膊汉子正摆弄音响,卡拉OK小舞台有大幅粤剧剧照为背景。

直至文塔下,方见商铺饭馆游人。

商业街上有五星红旗飘扬,但游人不多。或许,爱旅游的羊城人,利用八天长假去远方寻诗了吧?

村里最大的祠堂显宗祠里有“村史纪念馆”,其中名人多为陈姓;发现有吴非凡的粤剧名角,在村里开有“吴非凡工作室”;但仔细看看,却非大岭村土著,而是番禺区形象大使。

大岭村背靠菩山,三面环水,玉带河蜿蜒穿过。山水之间,九百年人丁香火延续。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

许姓先到,陈姓随后,是什么机缘让两大家族握手言和,友好相处几百年?同为中原远方客抑或是避战乱寻世外桃源——惺惺相惜?

我带着未解的疑问离开大岭村,期望有朝一日有人给我答案。

广东移民大省,岭南古村比比皆是,各有千秋。百千年风云变幻,又有多少传奇故事在风中流传?

2023-10 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