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赵映光 曾柯权 姚志德
古老的戏曲艺术遇上乡村振兴新故事,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9月6日晚,汕尾原创的乡村振兴题材正字戏现代戏《荷塘月色》首次亮相便惊艳全场,其剧情编排、角色塑造、演员演绎、舞美灯光、音乐风格和服饰设计等让多位国内著名戏剧专家学者连连称赞和高度评价。
据悉,《荷塘月色》是陆丰正字戏传承者们以本土乡村生活、乡村振兴为故事素材原创打造的一部精品现代戏。该剧在汇报演出后将进一步打磨提升,并拟参加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活动。
古老戏曲演绎新故事
6日晚,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汕尾海丰影剧院观看了《荷塘月色》的首场汇报演出。
该剧由国家级非遗项目正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彭美英导演,王辉、王怀民、彭美英编剧。剧情以滨海镇莲子村党支部书记何向莲,带领全村干群参与到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之中的故事为主线,勾勒出一幅推进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剧中表现出青年人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担当、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老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初心坚守,以及外出乡贤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家国情怀,引发全场观众共鸣,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艺术来源于生活,《荷塘月色》正是就地取材于汕尾陆丰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和真实案例。
据悉,近年来,陆丰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有效探索出一条党建强、乡村美、产业兴、机制活、治理好、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并且首创了不少先进工作经验、先进案例,成功入选了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充沛的灵感、丰富的素材,促使陆丰正字戏的传承者们萌发了以乡村振兴为题材再打造一部现代戏的想法并付诸了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荷塘月色》的舞台呈现效果非常唯美,用“南戏遗响”正字戏的古老戏曲表演形式来表现日新月异的乡村变化,而且融入了英歌舞、滚地金龙、跑布马等多个陆丰非遗艺术精华,展现了“乡村文化集市”、乡村经济“新业态”、探索乡村文化振兴之路等场景,推动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多位专家点赞并献策
“如果要打分的话,我会打99分。”在7日上午的研讨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推荐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文峰对《荷塘月色》的剧本的主题立意、结构框架搭建、舞台布设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都给予了肯定。他认为,用传承数百年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贴合时代的乡村振兴题材,是较为前沿的创新举措,也是一次大胆的接地气的尝试。
“《荷塘月色》可谓是清新、厚实、激越的大气之作。”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周建平对《荷塘月色》不吝赞美之词。他说,该剧结构完整,剧情紧凑,主题突出、立意高远,彰显了主创团队的品位与艺术风范、精品气魄。现场通过冲击力强、清新大气的舞台表现,用具象的乡村人物小切口,反映了乡村巨变的大环境,非常值得肯定;剧中人物鲜活,性格突显,表演精到,文武戏设计精妙,体现了正字戏的精气神,具有较高的文艺价值。
研讨期间,山西省文旅厅艺委会秘书长、山西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王辉等多位与会专家,就《荷塘月色》的开场舞蹈、部分台词等小细节,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希望主创团队能够进一步打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