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欣怡 陈晓楠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振彬 林清石
当游戏遇上文博考古,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9月5日,“寓文于乐游戏出海——探索国际传播新航道”研讨会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叫我大掌柜》“南海丝路”版本游戏的联合发布仪式也同场举行。
活动邀请文化界代表、媒体代表、游戏界代表和高校专家齐聚一堂,展开跨界讨论,共议游戏出海与国际传播的连接点和新趋势。
双向赋能
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9月4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三七互娱合作推出的《叫我大掌柜》南海丝路版本正式上线日韩地区。自8月中旬该游戏版本上线中国港澳台地区后,在当地模拟品类中的排名不断上升,最高时跃升至品类畅销榜TOP3。未来游戏还将在全球上线英文版本。
该版本采用海上丝绸之路、水下考古等具有浓郁“广东风”的主题,以文物修复为载体,让海内外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参与到海上寻访以及对文物的打捞、修复之中,感受岭南风情,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故事。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羊城晚报与三七互娱开展深入合作,邀请暨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博物馆等学术机构专家,组成专项小组,为新版本游戏的研发提供理论框架、创意策划、文物资料调研、文化元素审核等支持。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表示,此次合作旨在探索国际传播新赛道,以最具出海规模效应的游戏产业为平台,在游戏中巧妙嵌入水下考古、“海丝”盛景等极富岭南文化特质的内容,希望以创新形式双向赋能,寓教于乐,向全球千万玩家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不出海就出局”已是中国游戏产业的行业共识。目前中国游戏占据全球近30%的市场份额,呈现强增长趋势。
三七互娱品牌副总裁叶国营致辞表示,游戏具有跨越国界的基因。“我们一直在努力创作既充满优秀传统文化韵味,又具有数字科技品位的文化产品,让游戏成为全球玩家的文化交流平台。”从2012年到现在,三七互娱出海的游戏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的产品已超过200款。
文化出海
跨界讲好中国故事
增强中国游戏的文化属性,跨界的力量不可忽视。
活动现场,暨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郑焕钊以“增强文化属性,提升中国游戏国际影响力”为主题作主旨发言。他指出,经过十余年的游戏出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游戏生产国和输出国,要高度重视游戏作为国际传播载体的作用,通过提升中国游戏的文化软实力,使中国游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力媒介。
在随后的圆桌论坛上,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执行会长鲁晓昆,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欢,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非遗中心主任方昕,三七互娱海外创意媒体总监林雨璇等嘉宾,围绕文化与游戏的双向赋能,结合自己所在的领域,展开了热烈讨论,为游戏出海助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建言献策,探讨书写岭南文化国际传播新篇章的新路径。
“游戏不仅仅是游戏,也是文化、科技,是传播的途径。”鲁晓昆指出,人才储备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对游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尤其重要。
林雨璇则认为,“游戏+文化”出海要找到更恰当、更容易被理解的表达方式,因地制宜地处理展现。
齐喆常说“用现代激活传统”。他表示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游戏产业的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希望未来能够做出既有文化性,又能雅俗共赏的产品,用简单、直白浅显的方式传递出我们深层内蕴的文化精神。”
张欢将游戏视为一种数字化的文创产品。在他看来,游戏是博物馆需要主动拥抱、融入的途径。“作为一个文博人,我们希望游戏能作为桥梁,激发人们对文物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方昕结合自己的外交工作经历,介绍了2017年“南海Ⅰ号”文物英国巡展所遇到的波折。在她看来,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方式出海在当今会面临不少挑战和风险,而数字化转型和传播可能会是关键的破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