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艺戈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业宏
秋风起,蟹儿黄,金桂飘香,秋梨满树。秋天是成熟的季节,金灿灿的麦秆象征着丰收的喜悦。麦收过后,剩下的一根根麦秸秆看似毫不起眼,但在深圳市罗湖区一位非遗传承人聂亚平的眼中,这些都是她的“宝贝”。处理过的麦秸秆经过她一双巧手作画,就变成了一幅幅灵动的画作,这便是麦秆画制作技艺。
出身麦秆画世家
从小与麦秆画结缘
1990年出生的聂亚平,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聂氏麦秆画第六代传承人。她出身于河南濮阳的麦秆画世家。“从我记事起,我的身边就充满了小麦秆,我的父亲总是板着腰杆在书桌面前作画,对我影响非常大,因此我从小就跟着我父亲学习麦秆画。在2018年,我的父亲聂远征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现在是麦秆画的第六代传人。”聂亚平告诉记者。
从小因为身体原因,聂亚平无法和伙伴们一起玩耍。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父母便开始教她做麦秆画。在聂亚平小学时,她在父母的指导下用麦秆画的基础技法——平贴技法,做一些亭台楼阁拿到学校里参加手工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聂亚平做麦秆画的技术也愈发娴熟,她开始接触难度更高的手法技艺。“上了大学后,我开始练习多层次粘贴技艺、鳞片技艺、‘毛毛刺’粘贴工艺等,那个时候刚开始会有人说做得不够好,会受到一些批评和指正,自己心里会有些抵触,但是后来发现确实存在一些差异,我会虚心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聂亚平表示。经过不断的练习,她从最初画一些星星、苹果等简单图案,到能用麦秆做出一幅活灵活现的中国龙拿去出售。
在聂亚平23岁那年,她完成大学学业后,为了寻找更广阔的发展天地,来到了深圳这一朝气蓬勃的城市,开始了她传播麦秆画的路程。
不断探索艰难磨炼
执秆为画铸匠心
麦秸秆是麦秆画最重要的原料,它的挑选十分讲究。“我们需要选出颜色比较均匀、没有斑点的优质麦秆,原料选好之后通过硫黄熏蒸消毒,使颜色更加均匀,再经过中药的浸泡,起到防虫蛀的功效。”聂亚平向记者介绍道,麦秆画作为一项纯手工工艺,挑选麦秆只是制作麦秆画的第一道工序,想要制作一幅完整的麦秸画作品,还需要经历“熏、蒸、漂、刮、推、烫、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
聂家自明朝宣德年间从事麦秆画制作,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据聂亚平介绍,古人流传下来的麦秆画大多是平面的形式,制作相对简单。后来,为了使画作更加生动,他们会使用一些立体工艺技法。聂亚平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平贴技法,发展了立体浮雕式粘贴等新技法,给麦秆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多层次粘贴技艺、鳞片技艺、‘毛毛刺’粘贴工艺都是目前我用得比较多的技法,而且处理过的麦秸秆颜色亮丽、韧性好,在贴的时候,不同的角度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十分神奇。”聂亚平说。
在麦秆画制作手法上,聂亚平与父亲聂远征不断探索,他们发现熨斗和烙铁两种制作手法可以使麦秆画的制作锦上添花。经过烙铁熨烫的麦秆画,在色泽呈现上,碳化后会呈现深浅不一的色泽。用专业术语表示就是“深糊、中糊、浅糊”,他们往往根据麦秆“糊”的程度来判断色泽深浅。
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麦秆画制作工艺
“当我从父母手中接过这个‘接力棒’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传承的意义。”2013年,初到深圳的聂亚平干过许多份工作,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但她从未放弃过麦秆画制作。为了让更多人认识这古老的民间艺术,她经常自己去寻找可以展演的活动。“我觉得深圳这座城市非常友好,每次展演大家都很尊重我,并且展现出对我们传统手工艺的欣赏。”聂亚平说。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麦秆画的制作,让这门传统艺术继续发扬光大,聂亚平成立了深圳市芳兰博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传承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她克服身体的不便,长期推广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麦秆画,学会创作麦秆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创作,学生们往往也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聂亚平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聂亚平还没有忘记她的残疾朋友们,她通过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技能提升培训服务”,长期开办麦秆画培训班,累计培养500余名残疾人系统学习麦秆画技艺,让他们能掌握一技之长。
从2013年来到深圳传承麦秆画手艺至今,聂亚平累计传习2万余人次。她的作品荣获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精品展银奖、“中国汉博杯”银奖等。聂亚平表示,希望在未来能培养出一批传承人,让麦秆画这项文化遗产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