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现场
图/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石梦卓
“历史当中的大与小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体,我们只有看到历史当中的‘小’,回过头才能感受到历史中大的时代变迁所代表的时代意义。” 8月23日上午,知名作家马伯庸做客东莞图书馆,与读者们畅聊“历史中的大与小”,并现场举行签售会。分享会现场座无虚席,笑声此起彼伏。
马伯庸是当代知名作家,也是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代表作有《长安的荔枝》《长安十二时辰》等。
怎么讲述历史?怎样才能对历史感兴趣?分享会上,马伯庸首先结合自身经历说道,生动、形象的画面感会让受众者感同身受,印象更加深刻。随后,他通过讲述敦煌壁画和《兰亭集序》草稿中的生活细节、南阳汉画像、南越王与故乡的枣树等历史小故事,娓娓道来,带领观众从细微之处看历史,感受历史人物的情绪、情感,分享会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笑。
“古人也会像普通人一样,向家里寄信索要‘生活费’买衣服。”在分享会上,马伯庸讲述了两千余年前在秦楚大战的背景下“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家书”的故事。“关心历史中的‘小’,关心历史中普通人故事,再反过来看,历史就不再是简单的一段文字、一串数字,而是会带着多一层温度,多一些理解,读者们会联想到历史当中的普通生活是怎样的,与历史人物形成共鸣。”马伯庸表示,从历史中挖掘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细节,将读者们带入一帧帧历史长河画面,建立起与历史的连接,了解到更“大”的历史。
展现历史中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马伯庸的许多作品都从细微的视角入手,如古装版职场小说《长安的荔枝》,就以一个小吏李善德的视角,讲述了跨越五千余里将鲜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的传奇转运之旅,折射出的小人物的奋斗史能让许多职场人产生共鸣。
“历史的动力并不来自帝王将相、英雄人物,而是来自底层。”聊到创作理念,马伯庸表示,他始终以人民历史观的视角写故事,“当普通老百姓产生同一个愿望、同一种诉求,它就会成为历史潮流,这才是历史动力所在。”
谈及对东莞这座城市的印象,马伯庸分享道,对东莞最早最直观的印象来自明代名人袁崇焕,他性格憨直,一心报国,做事非常执着,后来认识的东莞朋友都似乎有着这种执着的性格。
“东莞在岭南文化中有着特定的、特有的地位,有许多值得发掘的故事。”马伯庸表示,未来的小说创作也会在东莞找寻灵感,东莞的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对历史的很多真知灼见对他有过很大的帮助。
马伯庸向记者透露,现在正在创作的作品题材与南越王相关,与广东的关系非常密切。
“地方叙事最关键的一点,是能不能和当地真实存在的环境做一个结合,希望读者合上书之后,出去能够找到书中提到的场景,真实地出现在自己身边。”马伯庸认为,对于历史虚构类题材的创作,要符合人物本身的情况、地位、当时的科技水平、生活细节和社会规则等逻辑,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创作。
当天下午,马伯庸还带着新作《长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点烦》在东莞新华书店(市民中心店)举行了“见微”系列作品分享会及现场签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