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慧
茶點圖片由視覺中國提供
作者簡介
盛慧:1978年出生於江蘇宜興,一級作家,佛山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副院長。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人民文學》《十月》《花城》《山花》等刊,並被翻譯成英文、俄文、蒙古文。著有長篇小說《風叩門環》《白茫》《闖廣東》、中短篇小說集《水缸里的月亮》、散文集《外婆家》《嶺南的鄉愁》等十九部。曾獲《人民文學》新世紀散文獎,入選2017廣東特支計劃青年文化英才。
「穀食之有糕餅,猶肉食之有脯膾」,糕餅,是每個孩子最甜美的童年味道。記得小時候去外婆家,外婆都會變戲法似地拿出幾塊餅來給我吃,那是她一直藏着捨不得吃的。餅的外面總是包着薄薄的桃紅色油紙,時間久了,油沁入紙,吃完餅,我意猶未盡,還會將上面的油舔得乾乾淨淨。
四大名餅
嶺南地區,是美食的天堂,除了各式的美味佳肴,還出產許多誘人的餅食,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杏仁餅、盲公餅、雞仔餅和西樵大餅,被稱為廣東「四大名餅」。
中山是杏仁餅的誕生地,因其有淡淡的杏仁味而得名。它是由興寧里蕭友柏的妾侍林大姑指導女傭潘雁湘創製。潘雁湘是一位來自順德的自梳女,她曾跟糕點師傅做幫工,後到蕭家幫傭。後來,中山石岐易味廬餅家、咀香園開始大規模生產此餅,1931年,易味廬杏仁餅創始人去世,餅家因後繼無人而結業,咀香園杏仁餅一家獨大,發展至今。
杏仁餅經烘烤後,金黃帶綠,餅味甘香、松化可口、冰肉爽而不膩。據說,壓餅的時候不能壓得太實,如果太實,香味和口感都會略遜一籌。杏仁餅中原本是沒有杏仁肉的,後來逐漸流傳到澳門等地區,得到改良,加入了大顆的杏仁肉,稱為「杏仁肉心杏仁餅」。每次吃到杏仁肉的時候,我就像得到了一份神秘的禮物,欣喜不已。最值得一說的是香港名店陳意齋的原粒杏仁餅,每件都有四顆完整的杏仁,那種滿足的感覺,無與倫比,簡直像漂浮在杏仁的海洋之上。
佛山的盲公餅,始創於清嘉慶年間,甘香酥脆,齒頰留香,咬上一口,花生和芝麻的濃香,便如秋雲一樣在舌尖自由舒展。第一次品嘗,我就甚為喜歡,一連吃了三塊以後,我開始好奇起來,為什麼要取這樣一個怪異的名字呢?難道真是盲人所創嗎?後來才漸漸知道了它的來歷,相傳當時佛山的鶴園街教善坊有一個人叫何聲朝,他是個可憐人,八歲時由於家貧患病,無錢醫理,以至於雙目失明。後來,他開設一間「乾乾堂」卜易館,占卦算命,遠近前來問卜的婦人常有攜帶孩童,喧鬧不止。何聲朝的長子腦子活絡,他以飯焦干研磨成粉,拌以油、糖、花生、芝麻等材料,炭火烘烤成餅,賣給問卜者以餌孩童。這個餅原本沒有名字,買餅的人順口稱其為「盲公餅」,叫得久了,主人也就順水推舟,正式打出了「盲公餅」的招牌。
很多酒樓在上菜之前,怕客人等得心焦,總會先上一碟餐前小食,讓客人墊一墊肚子,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雞仔餅。
「老鄉老鄉,幾時出省城?省城最有名,成珠雞仔餅,你去省城最緊要買雞仔餅。」這是許多老廣兒時經常在電台聽到的一段廣告。雞仔餅,原名「小鳳餅」,因形似雛雞而得名。據說,是由順德女工小鳳所創。
小鳳的主人叫伍紫垣,是成珠茶樓的老闆,有一天伍紫垣接待外地來的客人,剛巧主廚不在,便讓小鳳去做一道廣東的特色點心給客人食用。小鳳是個古靈精怪的姑娘,她突發奇想,將梅菜乾和五仁餡料一起搓碎,加上用糖腌過的肥肉,配以上精鹽和各種香料,做成餅,放進爐內烤烘。餅被烤製得金黃油亮,甚為誘人,客人取而食之,伴隨着一聲脆響,香味立刻在口中四濺,其味道曲折深幽,彷彿走進一座樹木掩映、移步換景的園林。客人們從未吃過此物,大為讚歎,讚歎之餘,又問這個餅叫什麼名,伍紫垣隨口說這是「小鳳餅」。
小鳳餅成為一代名餅是在此後半個世紀的事了。當時,成珠茶樓因中秋月餅滯銷,制餅師傅突然想到把制月餅的原料按小鳳餅的方法製作,竟然大受歡迎。雞仔餅用料不下十種,糖的重量佔了三成,加上少量精鹽、胡椒粉和五香粉,又摻和冰肉和欖仁,使餅身脆化,咸中帶甜,松、香、酥、肥,著名書畫家麥華三曾專門賦詩稱:「酥脆甘香何所從,品茶細嚼似珍饈。」
我的大女兒甚愛此餅,她說:「雞仔餅的味道,是變化無窮的,剛入口時,隱約有烤雞皮的味道,每吃一口,都有濃郁的南乳味,吃完之後,還會有朱古力的焦香。」
和其他三大名餅相比,西樵大餅體型最大,造型樸素,古意盎然,據說,該餅相傳為明朝吏部尚書方獻夫所創,以佛山西樵官山圩的天園餅家出品最為正宗,該店所用的發酵種頭,代代相傳,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了。
西樵大餅的餅身白中微黃,光滑細膩,摸上去富有彈性,像一個小女孩胖乎乎的臉蛋,入口鬆軟,清香甜滑,上面有一層薄薄的白粉,很像柿餅表面的糖霜,誘人無比。西樵大餅形如滿月,有花好月圓的意頭,本地人嫁娶喜慶、省親和逢年過節,都以此作禮品贈人。香港人愛吃的光酥餅,體型比西樵大餅要小得多,但工藝、口感均頗為相似,都能品嘗到麵粉自然本真的香味,這種久違的樸素味道,讓人留戀,令人回味。
除了四大名餅,我偏愛的還有喜餅,我總覺得,它像一個古典素雅、不事張揚的女子,一顰一笑皆有萬種風情。凡身邊有親朋好友嫁女,總會送來請帖和喜餅,而我像貪嘴的孩子一樣迫不及待取而食之,一來是沾點喜氣,二來這喜餅油酥鬆軟,委實好吃,尤其是裏面的原只橘色鴨蛋黃,誘人至極,吃上一口,香味便環唇繞齒,經久不散。
喜餅,又叫嫁女餅、綾酥喜餅,結婚派送嫁女餅,是廣府地區的傳統。為什麼叫綾酥呢?因為,綾羅綢緞是古代貴族的四款華貴衣料,其中又以「綾」最為名貴,以此為名,寓意榮華富貴。
綾酥又分為黃、白、紅、橙四種,各有意頭。黃綾以豆蓉做餡,寓意貴族和皇氣;白綾以爽糖或五仁做餡,代表了女方的貞潔,也有百年好合、白頭偕老的意思;紅綾最講究也最貴,以蓮蓉做餡,也有用冬蓉的,寓意喜慶的氣氛;橙綾則有豆沙或椰絲做餡,寓意小兩口今後生活金燦燦。以廣州的陶陶居、蓮香樓和贊記最為出名。據老人家講,喜餅是送給親友的,新娘自己不能吃,否則會吃掉自己的福氣。
鄉愁似餅
鄉愁是中國人的一種「遺傳病」。詩人余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倒覺得,它更像是一塊糕餅。對於在外漂泊多年的遊子來說,吃一塊兒時的糕餅,是特別美好的事情,那種久別重逢的喜悅,甚至會讓人幸福得熱淚盈眶。
和阿公阿嫲一起喝早茶,是許多嶺南人童年的美好記憶,廣式早茶的茶點品類繁多,幾乎像一場美食博覽會,其中,有不少風味獨特的糕餅。
倫教糕,也叫白糖糕,採用隔年秈米和白砂糖製作,因首創於順德倫教而得名,一般切成三角形,充滿細密的氣孔,厚如柚皮,柔軟如舌,咬下去,彈性十足,口感甜中帶酸,白糖經過蛋清的過濾,甜度剛剛好,酸則是米漿自然發酵,隱隱約約,絲絲縷縷,甜酸結合,給舌頭尖帶來一種特別愉快的清香,就像一個穿白裙子、扎馬尾辮的鄰家姑娘,清純甜美,人見人愛。
冰清玉潔的泮塘馬蹄糕,是廣州人最喜愛的茶點之一,做法並不複雜,將糖炒至稍黃後溶成糖水,再調入半分熟的馬蹄粉漿,用猛火蒸熟。蒸熟的馬蹄糕呈琥珀色,嬌羞可人,夾起一塊,微微顫抖,如同在撒嬌一般,輕輕一咬,彈性十足,中間夾雜着馬蹄肉,彷彿帶着清晨的露水味道,讓人神清氣爽。
在馬蹄粉中加入紅棗汁,就變成了另一道美味的茶點——紅棗糕,其色澤金紅,棗香濃郁,口感絲滑,有一種吃果凍的感覺。一位點心師傅告訴我,紅棗汁蒸制的時間是十分關鍵的,如果時間太久,口感會發酸,顏色也會變得暗沉,沒有了讓人一見傾心的晶瑩剔透。
咸煎餅,據說是從南乳炒花生中得到的靈感,在原料加入南乳,增加香味,在低油溫慢慢炸開,顏色金黃,邊脆而餅心酥軟微向內凹陷,外形像一頂氈帽,皮脆心軟,松香怡人,甜中帶咸,第一口是鹹的,回味時是甜的,是我百吃不膩的一道點心。
牛脷酥,乍眼一看,像是矮矮胖胖的油條,其實並不是一回事,它因形似牛舌而得名,在粵語中,牛舌被稱為「牛脷」,它是用麵粉、豬油和牛油做成,由於面種內包了酥心,口感與油條截然不同,外層鬆軟,內層鬆脆,散發著油酥的濃郁香味。
薄撐也是我十分喜愛的一道美味點心,它由糯米粉製成,類似於北方的烙餅,分甜咸兩種,把糯米粉和成麵糊,攤薄,煎熟包上餡之後切塊,外脆內軟,清香爽口。咸薄撐里有韭菜和蝦米,甜薄撐裏面是花生碎,芝麻和椰絲,微焦甜軟,十分爽口。
薄撐的樣子很像摺疊的棉被,順德人形象地稱其為「睡鋪」。每逢清明,順德人都煎「睡鋪」祭祖,說是給回家受祭先人提供睡覺用的鋪蓋。此外,從前順德等地兒童入學禮,要在書桌上安排薄撐一碟,意取用糯米粉粘住學童屁股,使之專心坐穩讀書修業。
雲片糕是深圳地區傳統小食,因其色白、片薄、呈長條形,又被稱為「紙牌糕」,相較而言,我更喜歡雲片糕這個名字,有片片祥雲之意。這道小食,歷史久遠,據《寶安縣誌》稱,清光緒二十七年,福田人黃果等製成中外聞名的深圳雲片糕正式投產。坊間曾有詩讚曰:「此糕送與蟠桃會,神仙取糕不取桃」。
最傳統的雲片糕是用鹹淡水交界的糯米製作而成,工藝繁複,其外觀雪白,薄如書頁,拿在手裡感覺柔軟但有黏性,可以一片片撕開,吃到嘴裏細膩、甜、糯、香、酥,又因糖油充足,可以用火點燃。此外,還有玫瑰雲片糕,帶着淡淡的玫瑰香味。想當年,許多華僑同胞一下火車就會買深圳雲片糕,在小小的雲片糕里尋找久違的鄉愁。
風吹餅香
順德的大良蟲崩蟲少,形態甚美,形似金黃色蝴蝶,因順德俗稱蝴蝶為蟲崩蟲少,故名。蟲崩蟲少甘香酥化,咸甜適度,餅中加入了南乳,醇厚的香味,能在口中持久回蕩。
中山小欖出產荼薇蛋卷。荼薇又稱荼蘼,宋人任拙齋詩云:「一年春事到荼蘼,香雪紛紛又撲衣。」意指,荼薇花凋謝之後,春天也就過去了。此花在廣東多有種植,屈大均《廣東新語》云:「廣人多種荼蘼,動以畝計,其花喜烈日,當午澆灌則大茂,……以甑蒸之取露,或取其瓣拌糖霜,暴之兼旬,以為粉果心餡,名荼蘼角,甚甘馨可嗜,然猶以大西洋所出者為美。」
荼薇蛋卷是以雞蛋漿烘乾為皮,荼薇花瓣配以椰蓉、白砂糖為餡,經特定工藝精製而成,既有濃郁的椰子和鮮蛋的香味,又有濃郁的荼薇花香,入口時無比酥脆,牙齒輕輕一碰,它就乖乖繳械投降了。
香港人也愛吃蛋卷,這裡出產的蜂巢蛋卷,加入了法國天然牛油,香味比其他地方的更加濃郁。除了嫩黃色的原味蛋卷,還有朱古力、椰汁、咖啡、榴槤等口味,甚至還有加入黑松露的,一口酥心,愉悅無比。
澳門的鉅記餅家也久負盛名。店裡的出品種類繁多,我最喜歡的是紫菜肉鬆蛋卷。在蛋卷上包上紫菜,薄薄的一片紫菜堪稱神來之筆,不僅為蛋卷增添了一絲輕盈的脆感,還與肉鬆里外呼應,融合得恰到好處。
潮汕地區的風吹餅,也是很多人兒時的香脆記憶,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它又輕又薄,風一吹就能跑掉。它是用糯米磨成粉漿蒸熟後,撒上芝麻晒乾而成的,餅身淺黃,表面散發著雲母般的柔光,吃的時候點麥芽糖,口感香脆,每一口都有令人愉悅的咔嚓脆響,吃完後滿嘴都是清甜的米香,是很多潮汕孩子童年的記憶。我的兩個女兒都很喜歡,不過,這兩個古靈精怪的傢伙不喜歡點麥芽糖,而喜歡點酸奶。
惠州地區有一種糕,叫斂糕,是我特別喜歡的,一來是它古樸本真的樣子,二來是它比其他的糕點蘊含著更深沉的情感,可以說,惠州人的一生都離不開它,從出生、婚儀、壽誕乃至喪事,都有它的身影。喜事要蒸紅斂糕,喪事蒸白斂糕,如果作為做滿月送禮用的,則要在每隻斂糕表面的中間處,用紅花粉蓋上一朵可愛的小紅花。一個小小的斂糕,見證着歡笑,也見證着悲傷。剛出爐的斂糕鬆軟甜韌,放涼後則比較清甜,有糯米的柔韌和粘米的爽口。夏天時節,用斂糕乾煲糖水,清涼又解渴,也是一種不錯的小吃。
惠州還有一道「阿嬤叫」,也讓我念念不忘。這是一道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街頭小吃,是惠州人代代相傳的記憶。用料很簡單,白蘿蔔絲、蝦米、肉粒和調好味料的麵粉漿,用小網簍舀放進沸油鍋中慢火煎炸,成小碗狀,外酥內軟,蘿蔔絲。油鍋一開,濃郁的香味便會瀰漫大半條街。關於它的起源,有好幾種說法,其中有一個版本,我是最喜歡的,說是每當小販開油鍋時,總有一個小孩聞香而來,在旁邊圍觀,久久不願離去,小販擔心滾油濺傷小孩,便急中生智說:「阿嫲叫你回去了!」孩子一聽,信以為真,趕緊跑回家去。長此以往,這個名字就傳開了。炸好的「阿嫲叫」,金黃酥脆,咬開時,咯吱一聲,芳香撲鼻,尤其是蘿蔔,清香甘甜,最堪回味。唉,人到中年,許多親人都消失於時光深處,如果有阿嫲叫你回家,那是何等幸福的事情啊!
東莞的麻橛是一道裹着濃濃祖孫情的小食。舊時,過春節前,阿嫲總會製作炒米餅,小孩子嘴饞,鼻子尖,哪裡有食物的香味,就會像穿山甲一樣往哪裡鑽,他們圍着阿嫲的膝蓋轉個不停,眼神楚楚可憐,阿嫲看了心疼,總會隨手先做一些,給他們解饞。
湛江人過節常吃的是木葉塔。有一次,我和一位湛江的朋友聊天,她告訴我,最念念不忘的家鄉小吃就是木葉塔。木葉塔分為甜咸兩種,甜的最受歡迎,主要用料有糯米粉、粘米粉、花生仁、蝦米、椰絲、芝麻、白糖、紅糖等,均要旺火炒香,最特別的是在糯米團中加入了「田艾絨」,用煮好的田艾絨和米粉搓成皮,捏成一個個扁圓體——俗稱「餅婆」,包入餡料,然後用大樹菠蘿的葉子夾住蒸制一個多小時,口感軟糯,甜蜜中夾雜着清香,以遂溪楊柑豆坡墟出產最為有名。
餅知時節
和其他地方一樣,嶺南人過春節,也是特別隆重的。
廿九「開油鍋」,為迎接春節的到來,每家每戶都要開油鍋,製作煎堆、蛋散、油角和開口棗,街頭巷尾到處瀰漫著食物美好的香味兒。油鍋里不絕如縷的笑聲,如同一支《歡樂頌》,呼應着他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煎堆的樣子和我老家的麻團有幾分相似,它最初起源於順德龍江,用糯米粉做皮,炸至金黃,表皮勻布芝麻,餡料甘蜜味濃。「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在煎制的過程中,它會越變越大,顏色由淺黃,變成深黃,最後變得金光燦燦,意頭很好。我在順德一家農家菜館吃過最大的煎堆,籃球一般大小,一上桌,大家興奮不已,像孩子一樣歡呼起來。
蛋散酥脆,因為配料有雞蛋加上入口即化的特點,咬下去,立刻像散了架似的,故得其名,也正因為如此,廣東人把膽小怕事的人稱為「蛋散」。製作時在麵粉中加入豬油、雞蛋、南乳、鹽,做成小蝴蝶結的形狀,落油鑊炸,油溫是至關重要的,油溫低,則油膩,油溫高,則易焦,在油鍋里,面像是伸懶腰一樣慢慢膨脹,一直炸到淺黃,如同菠蘿蜜的果肉便可撈起,蘸麥芽糖食用,一口下去,咔嚓作響,香氣四濺,那一份美妙和滿足,只有你親自品嘗過才能體會。香港有些酒樓的廚師,將雪碧和檸檬汁調入糖漿,為鬆脆甜美的蛋散增添了一絲妙不可言的酸,讓甜味變得更加清新。
油角又叫角仔,金燦燦的,胖乎乎的,如小孩子的腳丫一般可愛,油角裏面包著芝麻砂糖或豆沙、薯蓉,酥脆甘甜,寓意新的一年油潤富足。
開口棗,歷史久遠,早在明朝之前就在民間出現了,有的地方叫「細煎堆」,也有的地方叫「開口笑」。開口棗酥脆蓬鬆,無比可口,吃完一個,滿口余香,經久不散。製作時,在麵粉中加入雞蛋和糖,反覆搓揉,外面裹上白芝麻,用油炸成,在油鍋中翻滾,上端慢慢裂開,好像在開懷大笑。和蛋散一樣,煎制時,油溫不能太高,如果太高,麵糰是開不了口的。
很多地方的人過年要蒸年糕,客家人過年,則會蒸甜粄,民間有「不蒸甜粄不過年」「一塊甜粄補天穿」的說法,甜粄味甜柔韌,清香撲鼻,寄託着他們對幸福生活的期待,過年走親戚的時候,還要作為美好的禮物帶上。
開平人過年,喜歡吃咸雞籠,因形狀像小半圓的雞籠而得名,餡料有蝦米、花椒、蔥粒、馬蹄粒、叉燒粒、雞蛋絲、蘿蔔粒、香芹粒、花生粒等十多種,需慢火油炸,成品為米白色,口感鮮美,酥而不硬,脆而不軟。
中山人過年,喜歡做金錢圈,外圓內方,形似一枚銅錢,油炸過後,色澤金黃,因此得名金錢圈,吃起來香脆可口,輕輕一咬,就「咔嚓」一下在嘴裏碎裂開來,留下滿嘴的香甜。每年春節,定居香港、澳門的中山人都會爭相購買,無論他們離開多少年,心裏總惦記着老家的這道食物。
清明前後,天朗氣清,我們老家的人要吃青團,客家人則要吃艾粄,艾粄有甜咸之分,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吃甜的,艾葉原本是苦澀的,在甜味溫柔的進攻之下,澀味招架不住,節節敗退,最終留下令人愉悅的清香,這是春天最迷人的體香。艾粄中的餡料有炒香的花生米,芝麻和糖粉,蒸好後呈墨綠色,刷上一層花生油,口感如年糕一般香韌,芬人齒頰,沁人肺腑,如滿嘴春光。
客家人有句民間諺語叫:「清明前後吃艾糍,一年四季不生病。」這是有依據的,《本草綱目》中就有專門的記載,「艾葉味苦,性微溫,灸百病。春季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做如彈丸大小,每次吞服三五枚,再吃飯,治一切惡氣。」
餅聲遠揚
清明吃艾粄有各種傳說,比如:惠州的客家人認為,「冇食清明粄,唔好攬禾稈」,意思是清明如果沒有吃艾粄,到了秋天,收稻穀就沒力氣了。更好玩的是,東莞鳳崗的客家人則傳說吃艾粄可以防雷劈。除了艾粄,客家人還喜歡製作蘿蔔粄、刀切粄、仙人粄等。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同樣過清明節,恩平人會用燒餅拜山祭祖。
恩平燒餅又叫「恩平燒」,源自明朝,已經有了六百多年的歷史,主材料為糯米,經過烘烤的恩平燒餅散發著糯米的清香,加入黃糖或白糖,配以冰肉及芝麻;還有一種以豆沙或蓮蓉為餡料,入口軟滑的特點,夾着燒豬肉吃,更加甘香滋潤。
恩平燒餅是許多人童年的美好記憶,因為從清代開始,當地清明節就有一個習俗叫「望山派餅」,所謂「望山」就是看別人家拜山祭祖,當地人認為,望山的人越多,主人家就越興旺。一輪儀式過後最後就是放鞭炮,鞭炮一響,小朋友們就像野豬一樣往前沖,因為,拜山的主人家就會拿燒餅來派了,基本上是一人一個,有時一人會有兩個,一下午下來,能收穫十幾個。
如今,恩平燒餅已從祭祀用品向特色小吃轉變,口味有叉燒燒餅、芝麻燒餅、冰肉燒餅、肉鬆燒餅、陳皮燒餅、豆沙燒餅等。
與恩平相鄰的開平清明祭祖用的不是燒餅,而是軟餅,當地人把清明祭祖的拜山活動稱為「行山」,故又稱行山餅。開平軟餅,表面白白的軟餅,有韌韌的口感,外香脆內軟。當地人認為,吃了行山餅,就會得到祖先的庇佑。
夏去秋來,暑氣漸消,早晚已經有了幾分涼意,孩子們開始企盼中秋節的到來。中秋那一天,他們總盼望着天早點變黑。不是為了賞月,而是為了吃月餅,那可是他們足足等待了一年的美食啊。
廣式月餅,天下聞名。記得有一個日本壽司店的老闆曾說過:「日本人與中國人都會做的東西,日本人總能做得更好,唯獨只有傳統廣式月餅,日本人無法超越廣東人。」
蓮蓉月餅是最為經典的,是用蓮子熬成蓮蓉作酥餅的餡料,造型古樸,口感軟滑,尤其是蛋黃蓮蓉月餅,切開之後,有「長河落日圓」的美妙意境。
廣州的陶陶居,不但專門設置了觀月台,還僱人走街串巷高價回收陶陶居月餅盒,營造出月餅緊俏的感覺。
中秋節那天,順德人除了吃月餅,還會給孩子們準備魚仔餅,魚仔餅小巧可愛,讓人捨不得下口,是許多順德人童年的美好記憶。
吳川的大金九月餅聲名遠揚,它創立於清光緒年間。最經典的款式是用五仁和金絲火腿肉做餡,這五仁分別是瓜仁、欖仁、麻仁、桃仁和杏仁,餅身很大,一個有一二斤重,最大的有八斤重,可供一家人同時享用。
潮汕地區的月餅,與他地大為不同,當地人稱之為朥餅,酥脆金黃的餅皮上蓋有大紅印,古意盎然,以意溪大朥餅、蘇南朥餅和貴嶼朥餅最為有名。
最上乘的朥餅必須用潮州本地豬的豬朥來炸油,餡料以糖、冬瓜、白膘丁、香蔥、熟豬油、芝麻,所用的糖料,要用陶缸漚制一至三年,以去除火氣,吃起來清爽涼喉,這與古人將舊年的雪水封存,等到第二年取出來泡茶有異曲同工之妙。朥餅的種類很多,有綠豆沙朥餅、烏豆沙朥餅和水晶朥餅,還有老香黃月餅等品種,均採用「水油立酥皮」的「起酥」工藝,餅皮金黃,一層層的酥皮,酥脆嬌嫩,一碰就掉,吃起來,滿嘴甜香,讓人無比滿足。
在惠州,中秋拜神要用月光餅,以公庄最為出名,醇厚甜香。公庄月光餅並沒有傳統月餅中常用的蓮蓉、蛋黃,它最重要的兩種材料是糯米粉和果仁。
這些與節日結伴而行的食物,美好、樸素,被我們賦予了許多特殊的情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依存關係,有着豐富的情感內涵,或對先人的緬懷,或對自己辛苦勞作的犒勞,或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食物就這樣深情地呼應着節日,在四季輪迴中周而復始,成為記憶中揮之不去的溫暖,演變成文化的基因,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創作手記:呈現粵菜之美
倫敦大學學院歷史和科學哲學博士蕾切爾·勞丹在《美食與文明》中曾指出,人類就是會煮飯的動物,這是區別低等級動物與高等動物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漫長歷史的長河中,飲食已經從果腹的原始需要,變成了一種生活美學,它不僅是技法,更是一種文化。
粵菜位居中國八大菜系前列,在國際上,更是享有極高的地位,可與法國大餐相提並論。米其林粵菜指南中,曾這樣高度評價:「中華各菜系百花齊放,其中粵菜堪稱中國菜系的代表,粵菜餐館蹤跡遍及全球,為老饕趨之若鶩,是感受中華飲食魅力不可不嘗的菜系。」
有一年,與一位國外友人交流,他告訴我,對廣東,最感興趣的是粵菜,這讓我產生一個衝動,為粵菜寫一本書,書名就叫《粵菜記》。我希望以文學的方式呈現粵菜之美,挖掘美食背後的情感和故事。
為了寫好這本書,我總是反覆地吃,反覆地比較,仔細品味每一種美妙絕倫的口感,捕捉每一縷轉瞬即逝的味道。在這本書中,我希望自己做到三點——言之有物,言之有我,言之有味。「物」就是材料,這是文章的物質基礎,「我」就是個人的體驗,這是風格形成的關鍵,也是文章引力的關鍵,「味」則是不絕的餘韻,空靈的迴響。其中,「言之有我」尤其重要,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遠離陳詞濫調。人類學家項飆有個觀點叫「把自己作為方法」,我是很認同的,一個作家不把自己作為方法,他的作品就不可能真誠,他的言說就不可能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