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新味·林卫辉】广州终于有了真正的顶级餐厅
  • 来源:辉尝好吃
  • 作者:林卫辉
  • 发表时间:2022-09-22 21:52

做为如假包换的老广,对粤菜的喜爱自不待言,对广州精致餐饮的相对落后,我一样口无遮拦,千呼万唤,终于迎来了一个顶级餐厅:全新的好酒好蔡。

厨神蔡昊一向以走在前面示人,在广州取得巨大成功后,相当多的精力放在了香港和北京的市场,疫情初期更是一心一意呆在香港,一年多过去,当他重回广州,发现曾经领先于行业的好酒好蔡,无论是就餐环境还是服务,甚至是一向不缺创新的菜品都已经显得落后了,他决定来一次彻底改变,放弃仍是生意兴隆的老店,在广州的CBD珠江新城另起炉灶,一个投资超过二千五百万的顶级餐厅诞生了。

一流的就餐环境,是顶级餐厅的标配。新的好酒好蔡,座落于珠江公园边的柏悦府二楼,闹市里的安静,大有“大隐隐于朝”的气息,方便又不失私密,不论是商务应酬还是朋友聚会,都极为合适;阔落的空间,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明亮温馨的风格,给人舒适和亲切;没有一处显示出奢华,这很符合老广的审美标准:炫富和自称贵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一切看起来很舒服和不张扬,正是老广喜欢的低调的奢华。

时代再怎么变化,美食的主角永远是美味,这一点好酒好蔡向来不缺,而且一直引领潮流。他们原创的餐前暖胃汤、牛油果官燕,引来无数效仿,而脆皮猪手和酸辣面,至今无人能够复制抄袭。新店开张,蔡昊兄自然少不了推出几个新菜,昨晚试了几个,确实非常出彩:

头盘的三椒豆腐,是蔡昊兄对粤菜不善于表达辣的不服气。尽管蔡昊兄一向反对用菜系束缚手脚,但底子里根深蒂固的潮州菜基因却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与我私底下的交流,他认为不擅于表达酸和辣是粤菜的缺陷,于是他研发出酸辣面。去年他参加了张勇兄带队的寻访湘菜之旅,回来后就研发了这道三椒豆腐:来自于普宁的布仔豆腐油炸,蛋白质经历了高温,瞬间分解出氨基酸,这是鲜味的来源,而加了番薯粉的普宁布仔豆腐,淀粉糊化带来的细腻,轻抚着舌尖。由鲜辣椒、干辣椒和泡椒组成的三椒军团,在带来了香和辣的同时,泡椒也贡献了鲜。吃这道菜,要先咬一口豆腐,感受油炸豆腐的鲜,再勇敢地把辣椒填进又嫩又白的豆腐里,感受辣椒军团带来的香、辣、鲜,辣不掩鲜,是这道菜的高明之处。

第二道头盘菜一口虾饼,是对传统潮州菜虾饼的改造。传统的虾饼,采用壳比较软的小虾,硬了和大了都不行,那会扎嘴。番薯粉和面粉调成糊,虾放在上面油炸,斩件上碟,蘸橘油吃,酥脆中带着香、鲜和甜。现代人的口味已经有了变化,减油减甜减淀粉,表现虾的鲜味是这道菜的亮点:将虾肉压成泥,配上肉末和马蹄粒,虾肉的核苷酸、琥珀酸与肉末的谷氨酸相遇,鲜味提高了二十多倍,马蹄粒的加入,贡献了甜和脆,裹上薄薄的一层天妇罗粉油炸,这样油也少了,淀粉也少了,而酥脆依旧,鲜味更加突出。传统的橘油,其实是柑橘的浓缩液,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种极甜的酱汁给人带来极大的愉悦感,而现在大家普遍接受不了太甜,蔡昊兄自已调了甜辣酱,有点甜又有点咸,还带着一点点辣,仿如偷情般的试探,当然了,这段偷情的对象是大家又爱又怕的甜。吃这道菜,要分两口吃,蘸两次甜辣酱,第二次应该蘸多一点,这相当于偷了两次情,过瘾!

四道承担配角任务的菜,道道精彩。“北鸭南吃”,这是烤鸭的岭南版。带有微波功能的先进烤箱,把鸭皮烤出威化饼般的松脆的同时,鸭肉也鲜嫩多汁,去掉骨头,连皮带肉如烧鸭般砍将出来,蘸上甜酸辣酱,满口的脂香,那是北京烤鸭的风腴,如烧鸭般的鲜香,那是广州烧鹅的风韵,没有京葱,没有黄瓜条,也没有薄饼,老广实在的“啖啖肉”之所以不显得油腻,全靠一碟酸甜辣酱,那是典型的潮汕味道,这样的“北鸭南吃”,简直是“北鸭南痴”,“如痴如醉”的“痴”。

“老菜脯蒸巴浪鱼”,这是巴浪鱼的进阶版。我写过一篇《被严重低估的巴浪鱼》,对巴浪鱼,蔡昊兄与我看法完全一致:丰富的油脂,鱼味十足,价格不高,这是巴浪鱼的优点;由于需要长途跋涉,追波逐浪,长着一身粗糙的肌肉,这是巴浪鱼的缺点。养殖巴浪鱼不需要长途跋涉,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这就十分完美。当然了,养殖巴浪鱼也不能说没有缺点,那就是油脂多这个优点太过了,于是显得肥腻。蔡昊兄找来潮汕三宝之一的萝卜干,十年以上的老萝卜干,已经带来少许药香,一番炒制后铺在巴浪鱼上蒸,既去腻又增香。吃这个菜,要匙子筷子一起上,鱼肉和老菜脯一起来,以塞满嘴巴为限,那一口鱼香和老菜脯香,会让你差一点窒息。

炒茄糕,这是对季节的回应。广州的夏天,正是茄子上市的时候,这时的茄子,细皮嫩肉。茄子内部细胞之间有众多的细小气穴,构造松软,这对厨师来讲有两大挑战:一是一煮就缩小,难以搭构造型,二是遇油吸油,相当油腻。在提倡少油少盐的今天,各种红烧茄子的做法,就有些不受待见。但茄子又极喜欢油腻,茄子有一名曰“落苏”,这是吴语方言,吸油的茄子,味道与牛羊奶做成的“酪酥”很像,所以从“酪酥”变成“落苏”。蔡昊兄用“茄糕”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将茄子蒸熟后捣成泥,这种形状潮汕话称之为“糕”,什么造型不造型的,弄成泥也是形!加肉碎和蒜泥炒,不用太多油,也鲜得很香得很。吃这道菜,要用匙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尝,感受茄子的细腻。

咸菜炒韭黄,这是对季节的反叛。什么季节吃什么菜,这是基本规则,但是,虽然季节未至,我就好那一口,怎么办?蔡昊兄用这个菜给出了答案:韭菜、韭黄,冬春两季最佳,秋天尚算勉强,夏天则有一股臭味,而且又粗又老,那是韭菜的硫化物过于旺盛所致。蔡昊兄来了一个不信邪大挑战,用韭黄,够嫩,绿豆芽菜掐头去尾,加点芹菜,再用咸菜汁同炒,奇迹发生了:咸菜汁里的乳酸、苹果酸、柠檬酸释放出的氢离子抓住硫化物,这些硫化物大部分挥发不出来,我们闻不到,所以不觉得“臭”,而绿豆芽的甜,芹菜对-聚伞花素散发的特殊香味也掩盖了夏日韭黄的部分不舒服气味,吃这个菜,我不得不心中佩服得大呼:挑战成功!

当然了,主角富贵鱼翅球和松茸乌鸡汤,主食酸辣面,甜品开心果官燕也很出色,但我以前都吃过,也就没有了太大的惊喜。厨神蔡昊的创新一向源源不绝,他善于从研究食材出发,用科学烹饪琢磨新菜,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与他长得帅没有半毛钱关系。

二千平方米的空间,除了包房和不缺私密的散台,还有一个威士忌吧和一个可以容纳二十人就餐的板前吧台,这可能是时尚达人和威士忌爱好者的最爱,据说很快就会开放,而4个专业的侍酒师,让餐酒搭配不再成为烦恼,服务上的周到和细心,即便在口罩的包裹下也可以感受得到。

刚开业的第一天,我做为第一批客人受邀体验,门口的钢琴,让餐厅一下子有了艺术感,女儿花生弹了一首《孤勇者》,是的,蔡昊就是广州餐饮业的孤勇者,为广州带来了这个顶级餐厅,让“食在广州”实至名归。

林卫辉,广东潮州人,美食作家,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老广的味道》顾问,凤凰网2020、2021年度美食作家,著有《吃的江湖》《粤食方知味》。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