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UANGDONG 广东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挖墙脚”取出180岁石匾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时间:2025-04-01 09:29

记者从骆秉章研究会获悉,近日,花都先贤、晚清名臣骆秉章亲笔题写的“云霖骆公祠”石匾惊艳面世。该匾之前内嵌于村内一老屋墙脚,原为“云霖骆公祠”门额横匾,距今已180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取出这件珍贵文物的同时不影响其原本所在的老屋的安全,工作人员们采取了“挖墙脚”的方法将之小心取出,随即加固所涉位置的墙体,保证了文物与建筑的安全。

石匾之前内嵌于一老屋墙脚。

石匾重见天日。

记者了解到,去年3月以来,花都区华岭村委会决定设立一个村史馆。今年初,几位老人提供了一条重要文物线索——村中光䘵大夫家庙的西边,原是华岭村三世祖“云霖骆公祠”遗址。遗址内嵌于一民房墙脚的石匾,是原宗祠大门横匾,阳刻“云霖骆公祠”,要求将其挖掘出来,作为村史馆文物妥善安放。

工作小组随即赶到现场查看,发现确有一块石匾嵌于墙体下方,但如何将之取出,令大家犯了愁。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在征得房屋主人的同意下,一群年轻人想出了既能挖出石匾,又能完好保护房屋的办法。3月27日,他们自筹资金,先用钢构承载石匾以上墙体,再慢慢将石匾剥离,完整取出后马上加固墙脚,令房屋和石匾都安然无恙。

经村民合力挖出的石匾原已断开为两块。工作人员将其用吊机吊至原宗祠遗址前,拼接好妥善安放,再对被石灰覆盖的字迹进行清理,苍劲有力的“云霖骆公祠”门额文字全部呈现出来。当仔细清理石匾两侧的小字时,大家发现右侧抬头“道光乙巳仲秋”,左侧落款“秉章敬书”清晰可见。当现场村民发现该匾居然是骆秉章所题时,不由得惊喜万分。

据介绍,“云霖骆公祠”是华岭村三世祖骆云霖公的祠堂,始建于道光乙巳年(1845年),距今已180年。据《骆秉章年谱》等史料记载,常年在外为官的骆秉章曾两次回家乡丁忧,第一次是道光五年(1825年),时年33岁的骆秉章丁父忧回华岭村;第二次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时年53岁的骆秉章因母亲去世,回乡丁母忧。据推测,应当是他第二次回乡时正逢“云霖骆公祠”开建,便题写了该匾。

骆秉章研究会相关专家表示,该宗祠石匾重见天日,既为村史馆提供了珍贵史料,也为今后重建“云霖骆公祠”增添了信心,更为研究骆秉章在广州的生活轨迹提供了有力物证。

粤ICP备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