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UANGDONG 广东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挖掘醉龙文化内涵,创新传承方式 青春力量助力醉龙“舞”出中山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张德钢;王丹青;郑思敏 发表时间:2025-03-27 09:26

醉龙舞表演时的场景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德钢 通讯员 王丹青 郑思敏

起源于中山市西区街道长洲社区的醉龙舞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中山民俗文化宝库中一张闪亮的名片。

在醉龙舞表演中,舞者们手持木雕龙成群结队,伴随锣鼓声迈出看似醉态的舞步,动作融武术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于一体,所到之处酒香弥漫,场面甚是热闹。

古老非遗能够跨越时空,离不开传承人的代代接力。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从上一代传承人手上接过木雕龙,并通过守正创新的表达方式,赋予传统非遗新的生命力。在西区街道长洲社区,“90后”舞者们正努力让更多人认识中山醉龙。

“醉龙世家”的三代传承

3月25日,中山市西区非遗文化展示馆内,西区长洲醉龙队的黄杜全正和何伟棋筹备三天后在广州的醉龙舞展演。他们都是“90后”,在长洲醉龙队已搭档表演近20年,是各大场合中的熟面孔。

黄杜全从记事起就和醉龙舞结缘。爷爷黄焯根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醉龙)代表性传承人,还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洪家拳师傅,在世时常有人上门拜师。从6岁起,黄杜全便跟随爷爷习武,后接触舞龙舞狮,逐渐走上“专业化”道路。

“醉龙舞讲究‘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很考验表演者的武术功底。”黄杜全告诉记者,小时候练基本功的场景至今犹然在目,“扎马步基本15分钟起步,游龙醉步、麒麟步、起步蹬跃、腾云跃海、左右旋跳、高擎低穿、前后绞蹲等动作由简入繁,逐一掌握,在爷爷的监督下从不偷懒。”

黄杜全的父亲黄金渐也是西区醉龙舞的传承人,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成为中山仅入选的两个传承人之一。黄杜全时常和父亲同场表演,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精进动作要领。

既有基本功又从小接受“系统性培训”——“醉龙世家”的三代传承,让黄杜全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新生代醉龙舞者中的佼佼者。从10岁开始,黄杜全每年都参与中山慈善万人行的醉龙表演,从未间断。

几年前,黄杜全选择在西区经营奶茶店,日常主要交给同事打理,这样让他有更多时间参与醉龙舞演出。眼下,长洲醉龙队平均每个月有十场受邀演出,黄杜全和队员们倾斜其中的精力也越来越多。

“祖辈和父辈在这项技艺上毕生投入,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作为新生一代应该好好接过这根接力棒。”黄杜全表示,他将尽己所能为醉龙舞的后续传承尽一份力量。

让更多年轻人接过木雕龙

为了让醉龙舞走出中山,西区街道近年来深入挖掘醉龙文化内涵,创新传承方式,推动醉龙文化与更多现代元素融合,让醉龙文化在大湾区乃至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这些年来,黄杜全所在的长洲醉龙队不仅参与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内大型活动,还远赴澳大利亚悉尼华埠、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交流演出,还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在交流和推广过程中,黄杜全对传统醉龙舞的传承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醉龙舞起源是为祈福,当下我认为更要让它成为中山的文化使者。”黄杜全认为,目前长洲醉龙队的规模已扩大到100多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被吸引进来,“这支年龄覆盖20岁到70多岁的队伍就是最好的文化传承载体。”

在黄杜全看来,他这一代的传承责任就是要带动更多年轻人认识和参与醉龙舞。经过与父辈的探讨,黄杜全和伙伴们尝试融入流行的街舞元素,改良部分较为陈旧的套路,希望通过创新表达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此外,黄杜全还利用闲暇时间运营起社交媒体,目前已有数千粉丝。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黄杜全认为醉龙舞的兴趣和基本功应该从小培养,他也热衷于将自己掌握的技艺传授给下一代。他和队员们不仅依托西区非遗文化展示馆和黄氏大宗祠等阵地开设“非遗小课堂”,接待各地慕名而来的研学团队,还积极参与“非遗进校园”项目,带着木雕龙走进当地中小学校授课。

“近年来,中山市和西区街道在醉龙文化传承方面有很多创新的举措,醉龙文化节活动已经形成品牌,醉龙酒、醉龙宴、醉龙咖啡、醉龙文创产品以及醉龙表情包IP等主题周边产品日渐火爆,醉龙舞传承的氛围空前浓厚。”黄杜全告诉记者,期待未来携手更多年轻一代的传承者,让中山醉龙的名气越来越响亮。

粤ICP备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