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即冲刺,迎接全运会。新春伊始,十五运会广州赛区的场馆升级工程进入冲刺阶段。备受关注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下简称奥体中心)改造项目计划于3月30日整体完工,将完全开放中心体育场二层,增加3.9万平方米室外绿化面积,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奥体公园。地处老城区的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以下简称省体育场)改造项目预计4月30日前完成竣工验收移交,将新建体育博物馆,打造“千年文脉,百年场馆”的体育发展阵地。
即将第三次迎来全运会的广州,将书写“老城市”的“新故事”,与市民共享办赛成果,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的奋斗目标。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0余次室外实验将“珠水”引入奥体广场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奥体中心升级改造项目迅速启动全面复工复产。节后首个工作日,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团队归位上岗,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质量完成,各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复工复产计划和施工安排。目前,项目已完成年后复工复产审批手续,655名工人已返岗。
“面对这座‘24岁’的特级体育建筑,项目团队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团队协作精神,精益求精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标杆工程。”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设计团队根据实际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施工团队科学部署、挂图作战,确保了施工质量和效率;监理团队全程参与,严格监督和检查每一个环节,确保项目按照计划和标准顺利推进。
施工单位介绍,针对72米超长金属屋面整板更新,技术团队创新采用双机抬吊技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同时,综合运用无人机与BIM技术,精准采集数据,提升模型精度。在室外区域,为了将“珠水”引入奥体广场,项目围绕地面铺装进行了20余次的室外露骨料实验,每一分努力都旨在呈现最佳的建设效果。
作为全国首个8万座体育场、九运会主场馆和开幕式举办地,奥体中心首次打破国内体育场传统圆形的设计观念,采用了飘带造型的独特设计,新颖而浪漫。很多市民好奇,改造后的奥体中心将变成什么样?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的设计团队介绍,改造工程以“珠水奔流、湾区浪涌、一脉相承、激流勇进”为设计理念。改造对飘带型屋盖进行了整体保留,并在设计理念传承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形象优化提升,改造后整个屋盖更加轻盈飘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罗建河介绍,改造坚持“兼顾赛时赛后利用”的理念,把中心体育场的二层完全开放,赛时为大型观众疏散平台,赛后为适应岭南气候的开放式全民健身活动空间,在方便避雨的同时给市民预留了跑道。室外景观设计大幅提升林下活动空间,增加3.9万平方米绿化面积,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并使其成为广州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截至目前,奥体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施工总进度的90%。其中主体育场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游泳跳水馆原承担水球赛事部分改造内容已基本完成,承担跳水赛事部分改造内容拆除工作已完成,跳台和陆地训练室土建钢构施工完成50%;赛事运行指挥中心已于2024年12月31日移交;室外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项目计划于2025年3月30日整体完工,6月完成验收移交工作。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
建体育博物馆展示岭南千年体育史
今年春节,省体育场改造项目关键工序假期不停工,工人坚守岗位抢抓工期。2月5日管理人员全部到岗,工人到场130人,截至目前一共500人返工。
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场地狭小,属于典型的城市更新改造单元项目。项目团队年后复工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召开专题协调会,快速解决技术难题,保障施工“零堵点”。工程运用BIM技术、智慧工地平台实时监控施工进度,预警滞后风险。省体育场地处市中心,周边就是居民区,项目严控扬尘、噪声污染,打造“绿色工地”标杆。
施工单位介绍,鉴于现场空间有限,施工方利用BIM技术对场馆结构进行建模,与设计团队沟通机电管线如何布置,提高空间使用率。项目采用灌浆料进行梁底加大截面加固,有效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周转架料拆除。场馆局部采用花篮螺杆悬挑外架,在保证10kV电缆正常迁移的同时,为外立面施工提供操作架,且有效避免对门窗安装的影响。
坐落于较场东路和较场西路之间的省体育场,被老广们习惯称为“东较场”。自唐朝武德元年起,这块不足百亩之地就作为“阅武堂”肩负体育使用功能,享有“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摇篮”“岭南体育文化活化石”等美誉。
省体育场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雄主持设计,改造延续省体育场的传统外观,打造“千年文脉,百年场馆”的体育发展阵地。既让老广州市民回忆场馆过去的辉煌历史,也让新广州市民体验到老场馆焕发的新活力。改造后的省体育场,将拥有更先进的体育功能,对比赛区域、观众区域、赛事用房以及赛事设施设备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对赛事运行流线重新设计组织,建设国际标准比赛场馆。
改造将新建体育博物馆,展示场馆历史、体育文化及革命文化,体育馆北侧通过景墙展现岭南千年体育历史,增强与城市互动。项目在体育场外围结合英雄广场以及南侧地块升级,构建轴线上的运动公园,与烈士陵园、英雄广场共同打造广州城红色文化轴线。
截至目前,省体育场改造工程总体形象进度完成约75%。其中,博物馆主体结构及二次结构已基本完成;装修工程总体完成45%;机电工程总体完成60%;防水工程总体完成70%,体育工艺总体完成30%。项目计划于4月30日前完成竣工验收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