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HK&MO&TW 港澳台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台青深体验潮州非遗技艺,两岸青年元宵共话中华文化传承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古司祺、戚美青 发表时间:2025-02-13 09:30

被非遗技艺圈粉,求剪纸大师“赐”作——2月12日下午,“筑梦湾区 粤向山海”两岸新媒体交流行活动在潮州百师园举行两岸青年交流座谈会,近30位台湾青年与当地一众非遗传承人和潮州青年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

“两岸可以一起传承非遗”

喝的是工夫茶,穿的是潮绣,用的是潮瓷,听的是潮乐……正如广东省青联委员、省青联文化艺术界别秘书长洪小帅在现场所言,潮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是一座活着的古城。“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年轻人怎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变现、传承下去。我们年轻一辈有这么好的氛围,还有学习能力,我觉得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借助网络平台继续发扬、输出好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机源于创新,更基于传承。“首来族”陈智超来自台湾潮州镇(笔者注:屏东县下辖),他表示,两地同名但内在大不同。“我们那边很多外来的文化,对本土文化保护有待增进,但这边做得很好。我想是不是要问问我们的镇长,能不能举办两岸的潮州交流,把这边的潮州文化传到我们当地。”

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剪纸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朝阳现场小露一手,便圈粉无数,盲剪双喜字、中国结,一分钟剪出台青的姓名……大家排着队请黄老师“赐字”。台湾营销人协会理事长陈建蒲表示,“学习一门技艺是需要花时间的。在这里我看到了那么多老师,假如每一位有十年功力,这里加起来已经有上百年功力,如果是在武侠小说里,每一位都是大侠!”

“希望未来我们有机会更多地交流,可以带更多的青年学生或者手艺人来潮州学习。也希望有朝一日邀请各位来台湾教学,不要让台湾的文化渐渐沦陷。我希望两岸可以一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陈建蒲补充道。

“两岸青年都在用小红书”

与往常相比,本次两岸交流行活动更突出新媒体元素,这一点在座谈会上亦有体现。潮州市青少年宫主任黄少鑫提问:台湾青年日常喜欢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大陆?得到的回答是异口同声的“小红书”。

“首来族”曾柏霖来自与潮州纬度相近的台湾高雄:“我们之前只是听朋友说、看平台上说,但是今天来这里重新打开了我的眼界。今天上午去潮州古城,我正在追古装剧,就像穿越到了剧中。我觉得很兴奋!”年纪最小的台青高中生杨秉程说,他很喜欢看小红书的视频和穿搭图片,作为艺术生,从中获得不少灵感。

潮州工夫茶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悠扬也是小红书的博主之一,他表示非常开心能找到两岸青年之间的共同点:“在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我们一直在努力发扬潮汕文化。我们的实体店也接待了很多游客,其中不缺台湾的朋友。工夫茶可以让大家坐下来静心聊聊天。我也希望有机会去台湾分享茶文化,展示茶艺。”

文、图丨羊城晚报记者 古司祺 戚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