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1964年,中国与法国正式建交。六十年间,两国在艺术、人文、思想等领域交流不断,两国人民以文化构筑跨越山海的桥梁,在密切的沟通中理解彼此、欣赏彼此。
2024年年终,羊城晚报特别策划推出“山海之间:中法文化60年”系列专题报道,探寻中法文化交流碰撞出的绚烂火花,展望两个文明大国友好往来的美好未来。
中法建筑界的交流自新中国成立初期萌芽,改革开放后更为密切。1997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访华时提出“50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文化交流计划,由法国政府提供奖学金,分批邀请中国青年建筑师赴法国考察交流。之后,该项目邀请的中国建筑师数量扩大至150人,持续至2005年。这批中国建筑师回国后,至今仍在促进中法建筑界的交流与合作。
当时刚毕业、正参与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的蒋滢,在受邀之列。2000年,她拿到奖学金赴法,之后获法国凡尔赛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硕士学位。2004年,她取得法国国家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2007年,蒋滢回到广州,与丈夫何健翔组建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O-office Architects),后成为知名建筑师。
近日,蒋滢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回顾赴法国访学、工作的经历,分享对中法建筑互通互鉴的感受。
定位:建筑参与城市机制运行
回顾入选赴法交流计划的经过,蒋滢至今仍不确定法方如何遴选到自己:“或许因为我尚未毕业时就已到法国参加过竞赛?”蒋滢介绍,150位中国青年建筑师来自建筑界三大领域——高校、国内设计机构、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该项目跟进工作由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和现代中国建筑观察站(OACC)负责,确保能够与在法国相关机构、事务所、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院、建筑学院进修的专业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2001年,蒋滢进入法国凡尔赛建筑学院学习。两年间,她研究建筑理论,探索实践方法。蒋滢意识到,建筑的定义是多元的:“当建筑的体量大到某一程度或包含的内容复杂到一定程度时,涉及的变量将远超建筑本身。”比如,蒋滢在巴黎上学时,教授住在相邻城市,两人经常约在巴黎北站讨论论文。她说:“我们在车站会合,交流学习、与来自不同方位的师生开会、吃饭,分开回到各自城市。火车站不仅承载交通功能,还有交往、商业需求、城市通联等价值。”
之后的实践让蒋滢更加确信——建筑不仅是建筑本身,它如同“微型都市”一般参与城市机制运行。在法期间,蒋滢加入不少大型交通建筑项目,进一步理解“建筑是多个机制的叠加”,“进站、出站设计从属于一个庞大且精密的系统。对于让系统与整体建筑设计结合、处理交通枢纽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法国人会提出各种想法”。
价值:建筑给予人类温暖和庇护
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与法国一线建筑师交流,蒋滢感受到当年在中国与法国不同的工作状态。她说:“我在国内时,大部分设计工作在办公室完成。若设计更有技术含量的建筑,仅凭建筑师在办公室画图远远不够;在法国,许多工作方式可以帮助建筑师到达更专业的领域,他们可以与产业、施工直接发生连接,对新型工业化产品的包容度更强,更鼓励创新,也有对应的风控机制。”
“建筑的价值在哪里?”刚毕业时,蒋滢曾有类似疑问。经过在不同文化间学习、成长的7年,蒋滢探索出深层答案:“建筑是我们生活或心灵的庇护所。人类虽渺小,但在物质上,建筑可以给我们温暖和庇护。”蒋滢认为,建筑师应该“多关怀个体情绪和情感”。
2005年,历时8年、经历扩容后的“150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文化交流计划结束。蒋滢说:“如果我们仅遵从现实因素考虑该项目,很难理解他们。法国人认为文化是全人类的财产,发自内心地关注、热爱文化,包括中国文化。”
方法:两国建筑师工作风格不同
2007年,蒋滢回广州与丈夫何健翔组建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即便回国多年,她仍难以区分自己对建筑的理解哪些源于法国,哪些源于中国,“技术一直在发展,可能在法国的经历更多影响了我的方法论”。
法国人爱讨论,是生活方式,也是工作方法。蒋滢说:“一开始,这种讨论会让人觉得浪费时间——中国建筑师习惯直接动手做,发现问题再调整。法国建筑师则会先讨论问题的缘起、定义、可能性等。这种来回交锋,容易让大家更清晰地认识问题,即便一时没共识,也能让不同观点获得更有力的思考、更站得住的逻辑。”这种方法也被蒋滢带回国,“在做项目前,我们会先提问,互相质疑、讨论”。
回国后,蒋滢去高校授课,逐渐发现建筑专业的中法学生差异:“中国学生会提出许多实际问题,例如,如何拿到项目、如何说服甲方等,压力明显;法国学生们会为如何打造特质而苦恼,对于个人价值、精神文化的诉求会更加明显,压力也不小。”
于是,蒋滢时常告诉学生,做很小的项目也可以生存,只要有想法,就会有发展空间:“可以从经历中寻找力量、与同伴相互滋养,并且对感兴趣的事足够了解。”
交流:对建筑师个人成长很重要
时值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建筑界在2024年的交流更加密切。当年3月,“城市互联”中法当代建筑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这是首个对中法建筑师的实践进行梳理和集中展示的大型建筑群展,分别邀请了两国各16家建筑事务所。每家建筑事务所选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以图文、影像和实物模型等方式编排展示。
一些重要人物也推动了交流,例如,现代中国建筑观察站负责人弗朗索瓦兹·兰德。蒋滢说:“兰德女士是中法建筑界的桥梁,近些年一直关注中国的建筑师、建筑界,会请我们到法国讲述中国建筑发展,也会让法国建筑师来中国交流。我们也有具体项目合作,还会一起参加竞赛。”蒋滢最近一次到法国交流是以建筑师身份参加法国建筑与遗产城市博物馆在夏乐宫的月度公开演讲,“当时来了很多人,并非全是建筑师。法国人对文化的热爱发自内心,对珠三角文化及其建筑有很多疑问,短短两个小时进行了很多探讨”。
当年9月27日,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呈现之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动之一,知名艺术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特展“1的纪念性:贾科梅蒂在塱头”在建筑师张永和设计的广州春阳台艺文中心开幕,展出了79件贾科梅蒂不同类型的原作,包括其代表作品《高女人I》《迭戈的半身像》等。现场,蒋滢与丈夫何健翔带着自己的户外装置艺术作品参与其中。蒋滢感慨:“这是一次让人难忘的中法文化交流,展出的贾科梅蒂作品比我在法国生活多年看到的都多。”
参与中法交流多年,蒋滢认为,文化很难简单借鉴:“文化是眼界、观念……包含很多元素,很难像学技术那样能对应到某个动作。所以,通常对文化感兴趣的人,不仅对一种文化感兴趣。”对于中法建筑的互通互鉴,蒋滢认为,中法建筑师对于自己领域以外知识的了解非常重要,合作会在互相了解之后自然发生,“其间会碰撞出更多火花,获得不同方案”;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建筑的交流,对于建筑师的个人成长非常重要,“养分可能来自具体项目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时值中法建交60年之际,羊城晚报“向山海走去”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于2024年12月19日至23日在法国巴黎举办山海展映季系列活动,华语青年短片展映、中法影人论坛、惊喜放映等精彩节目陆续开放预约。愿两地情谊因电影而延伸,如根深种,如浪翻涌。
出品人:任天阳
总统筹:林海利
总监制:孙璇、胡泉、林如敏
总策划:孙朝方
品牌运营:李艳文、朱帆、蒋铮、郑华如、侯恕望
执行总监:吕楠芳
活动统筹:蔡淳淳
传播统筹:李丽、詹锡伟、刘泳希
设计:数到十
文字:龚卫锋
拍摄:钟振彬
剪辑:林心怡
包装:梁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