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记者孙绮曼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不久前落幕,这场汇聚129个国家(地区)3496家展商的国际盛会,是中国扩大自主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成为感知中国消费新风向的一扇窗口。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4万亿元,同比增长3.3%,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中国消费市场的新动态、新机遇也是各界探讨交流的热门话题。就此,羊城晚报记者对话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区总经理何勇,了解他眼中的中国健康消费市场新变化。
对健康需求的多维度判断面临很大挑战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最近几年中国健康消费市场主要有哪些变化趋势?
何勇:中国的消费市场每年都在变化,有几个显著趋势。首先,人口结构的变化尤为明显。另外,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更加深入,更关注生活质量追求和自我实现。
人口结构变化给健康需求的多维度判断带来了很大挑战。不同时代对于“在健康上消费”的认知和态度有显著差异。尤其是上世纪50、60、70年代出生的人群,普遍缺乏在健康上进行长期投入的意识。这里的“长期”尤为关键,指的是在人生不同阶段持续健康投入,以保障整体生活质量的延续。当前社会逐渐形成的一大特征是,人们愈发注重在各个人生阶段提升健康水平,从而提升日常生活质量,这一根本性变化在以往并不多见。
其次是消费细分化趋势。消费者对消费的价值感更加关注,而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感认知也不尽相同。消费细分未来将在中国社会各年龄层之间形成显著的发展趋势,这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重要议题。
要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羊城晚报:七年来拜耳一直是全勤参与进博会,今年我们想通过进博会向外界传递的是什么?
何勇:七年来,我们从未缺勤进博会,我们跟随进博会共同成长,进博会在学习,我们也在学习。
第一届进博会上,大家都懵懵懂懂,有宏大的方向,但具体如何落地尚未明确。事实上,“进博会”本身就像一个创新产品,有了前瞻性的设想,但具体的实施细节不一定一开始就完全清晰,不过在大家携手努力下,过程会不断完善。
这与所有创新的底层逻辑如出一辙:只要认定方向正确,就可以先实践,在实践中逐渐丰富和深化。在七年后的今天回头看,这一过程正是如此。早期我们对进博会的理解较为狭窄,认为它只是跨境产品的展示机会,带着诸多顾虑和考虑。但随着时间推移,今天我们意识到进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潜力无限的舞台。
创新不只是推出某一款产品,而是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比如我们有一个“朋友圈”,一开始仅限于国内的伙伴,进博会把国外的伙伴也拉进来,从而打破了地域界限。
羊城晚报:未来拜耳如何在中国扩大合作和“朋友圈”?
何勇: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延续前面提到的“生态”理念。这一点非常重要,用中国一句朴素的俗语来说,就是“只有大家好,才能真的好”。这正是生态的精髓所在。难点在于,生态是一个链条、是一个圈,如何将这个圈子扩大。这涉及产学研合作,也涵盖了更前端的政策和法规创新,以及在这些方面如何与世界接轨。
其次,对于如何在产学研更前端发力,政策是创造平台很重要的抓手。政策层面不仅应该激发行业、消费和市场的活力,同时也要平衡规则的遵守、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这是比较困难、也是比较有挑战的,需要从下游的产、学、研以及市场方面得到反馈,逐步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
我们能够利用进博会的平台,促进行业之间更多的交流,进一步扩展前端的合作机会。包括我们刚刚揭幕的CCIP(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创新合作中心),其最终目标是促成一个平台,促使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碰撞与创新,从而产生一些我们目前无法预见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