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登云村(现名为登輋村),是远离城市中心的客家传统村落,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自古以来此处几乎是一个山穷水尽的地方,八山一水一分田,道路交通和生活、生产条件十分艰苦,后辈们常问不知道为何当初温氏祖先选择此地定居。而笔者认为,可能主要是因为出于安全考虑,这里基本与外界隔绝,离县城有 100 多公里,仅一条小路通往这里,抗日战争时期连日本鬼子也没打进来。几百年来,温氏得以在此地休养生 息,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原本有不少姓氏的方圆 20 里这一带,几乎只剩下温氏一族,现如今已经有十几万人,外人初到此地均不必问君贵姓。
在距离村子还有8里左右山路的山上,通过那条非常崎岖陡峭的山路,可以到达一个海拔约为500米、小地名叫做岐竹塘的地方。这里住着几户人家,三面是山,背后倚靠的是约千米海拔的登云嶂,北面为右白虎名叫 “老虎石岗”,南面为左青龙名叫“中心见”,略高于右白虎,冬天北风有老虎石岗挡住,夏天台风也被“中心见”挡住,中间是几十亩山塘和水田,水往西流,汇入山下河流,是为岐竹塘。这里,就是我祖辈几代人居住生息之地。
岐竹塘四周长有不少毛竹,长得特别高、特别壮,竹料用于纺织家用工具,特别结实;竹笋也特别鲜甜,鲜笋不用过沸水,直接用来煮咸菜,就非常好吃,如果再加一点五花肉,就更好吃。因此,岐竹塘以山岭岐、毛竹多故名。
“岐竹塘”之得名,还有一个故事。岐竹塘三面环山,山间溪水汇聚流过,中间是稻田约有30亩,水口仅20多 米宽,外面是悬崖峭壁,落差100多 米。山里人在此租地耕种,一年两造,需要向“粮户”(后来叫做“地主”)交不少租谷。每当时近稻谷收成之际,粮户常派人来看水稻种 植收成如何,以此来考虑如何收租。山里人很有智慧,每到夏收时,赶紧抢收后,他们便筑坝蓄水,水田变成山塘,然后请地主派收租人来看,说水淹了,没有收成。来人也没细看,便免租作罢。此为瞒天过海自之计,岐竹塘也因常蓄水成塘而得名。
从村里进山到岐竹塘只有一条岐岖的山路。村里进山的山脚处为“龙颈”,前面为龙首,修建有温氏16世祖粤杨公祠,岐竹塘一带地名叫“陂尾山”,应为龙尾之意,所以这条路就是整个村的神龙主脉(后来笔者牵头修建此路,铺上了水泥,并命名为“见龙路”)。快到山顶入山处有一山口为岐竹塘坳,过了那坳便是岐竹塘。不知何故,一路上山,蚊虫 颇多,但是一过这个岐竹塘坳,便蚊虫不见,柳暗花明,仿如穿越,别有天地。
如今,笔者告老还乡,便正是隐居于此。呼吸着这里的空气,喝着这里的水,传播着这里的故事……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现代文人画家温朝晖简介
温朝晖,男,硕士研究生,1968年出生,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澳门画院荣誉副院长、广东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画院特聘画家、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第二导师、私立华联大学创新创业导师,原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巡视员,长期从事文化行政管理工作。
他师从岭南画派高剑父的高足、著名山水画家孔宪明教授,数十载如一日,师法自然,博采众长,诗书画兼修,深得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和岭南画派的真髓;同时,他将扎实的文化功底、长期的文化阅历、丰富的生活体验融会于艺术创作之中,特别是在弃官从艺之后,笔墨纸砚不离身,搜尽奇峰打草稿,致力于追求艺术的自由王国,形成了与众不同、内涵丰富、气韵华贵的艺术风格和语言,成为了学院派与文人画相融合的一位不可多得的现代文人画家,多次举办个人展览和出版画册,参加过国内外不少重要展览,其作品深受业内的好评和人民群众的欢迎,被不少机构和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