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ulture Trends 南国风起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飒爽英歌扬 千年舞不休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赵映光 发表时间:2024-10-23 09:09

春节期间在潮阳区开展的英歌舞展演巡游活动,引得万人空巷 汕宣 供图

汕头潮阳成立英歌艺术研究中心并启动英歌大讲堂系列活动,持续擦亮“潮阳英歌”金字招牌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肖树鹏 李盛和

潮阳英歌,这一承载着上千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成为了汕头最耀眼的文化名片之一,不仅从乡村到城市、还走出汕头到全国多地展演,而且登上了国际舞台,用飒爽的舞姿和豪壮的气势吸引海内外游客的关注和点赞。

已然起势的潮阳英歌舞,该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守正创新中更好地传承发展呢?汇智聚力助推潮阳英歌的保护传承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道路——这便是汕头市潮阳区解答上述课题的一个有益尝试和探索,而21日当天,成立潮阳英歌艺术研究中心、举办潮阳英歌大讲堂系列活动则是实现这一愿景的两大重要抓手。

千年非遗出新出圈出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潮阳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情绪舞蹈,是傩文化的遗存,是潮阳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且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艺术。潮阳英歌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唐宋时期形成雏形,至明代大为盛行,并在流传和实践中不断演变,注入了劲拳矫腿,产生了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流派。

1996年11月,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的潮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英歌艺术)”;2006年5月,潮阳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这座“千年古县”的文化内核之一。

如今,“英歌舞”更是成为了潮阳区乃至汕头市、广东省享誉海内外的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不仅从乡村到城市、还走出汕头到全国多地展演,而且登上了国际舞台,成为无数海内外潮籍乡亲记忆中历久弥新的乡音乡愁——

今年春节期间,15支潮汕英歌队齐聚潮阳文光塔广场展演巡游,让现场十五万名游客和近四千万屏幕前的观众赞叹不已;现在每逢节假日,总有许多游客为看一场地道的英歌舞表演,不远万里来到潮汕地区;今年9月,汕头潮阳文光桃园英歌队亮相人民大会堂,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欢迎宴会上与非洲青年共同表演节目《中非鼓舞》,向各国嘉宾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级非遗的魅力;跟随广东省、汕头市经贸文化交流代表团走出国门献演,吸引世界各地海外社团到潮阳体验和学习英歌舞,并派员协助相关海外社团在当地成立英歌队,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在海外传播。

据潮阳英歌市级传承人陈坍鹏介绍,潮阳区积极开展英歌进校园活动,截至目前已走进当地逾30所学校,参与人数超3000人。潮阳区金浦青年英歌队队长郑灿彬也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他在2023-2024年间带领队伍已走过中国的20多个省市进行英歌表演,且大部分为商业性质演出,对英歌舞商演合作模式进行了相关探索。

在21日的活动现场,加拿大英歌队、马来西亚柔佛潮州八邑会馆青年团、福建英歌队等海内外社团代表还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交流分享在国内外舞台展演潮阳英歌,传授英歌技艺的经验心得。

潮阳英歌艺术研究中心展示的潮阳英歌文创周边产品

英歌舞在全区遍地开花

在潮阳英歌舞“火”遍全网、“火”到全世界的背后,是潮阳当地多举措推动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的不懈努力。

据介绍,近年来,潮阳区把潮阳英歌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列入了潮汕文化(潮阳)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内容进行重点部署落实,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出台保护政策,加强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举措,不断推动潮阳英歌出新出彩、出圈出海,并取得了良好的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潮阳区共有各级英歌传承人47人,每个镇(街道)都有英歌队,全区英歌队伍更是达到130多支,形成了浓厚的英歌文化氛围。同时,潮阳区还将开展英歌传承活动的单位作为基地进行重点培育打造,积极推选申报非遗传承基地,目前该区共建成英歌传承基地10个,其中省级传承基地1个、市级传承基地1个、区级传承基地8个。

而为进一步挖掘潮阳英歌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解决制约潮阳英歌事业发展的问题,规范英歌基地、队伍建设,推动潮阳英歌的保护传承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道路,“潮阳英歌艺术研究中心”和“潮阳英歌大讲堂系列活动”应运而生。

据潮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晓丹介绍,21日潮阳英歌艺术研究中心的揭牌成立,以及潮阳英歌大讲堂的启动实施,标志着潮阳英歌的传承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潮阳区以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的具体表现,也是潮阳区深化潮阳英歌保护传承,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坚持守正创新、改革引领、包容开放、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潮阳英歌舞国家级传承基地和艺术研究中心建设,筹划设立中国潮阳英歌博物馆,在潮阳文光塔广场等重要景点定期举行‘潮阳英歌大牌秀’英歌表演活动,常态化开展沙龙活动、主题活动,高频普及潮阳英歌知识,传承英歌精神,不断探索拓展英歌‘出圈’‘出海’路径,大力谋划推动‘英歌+文旅’‘英歌+商业’项目落地见效,持续打响潮阳英歌品牌。”谢晓丹说。

潮阳英歌艺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群贤毕至共话英歌起源

关于潮阳英歌的历史,历来有不同说法,而且每个说法也各有各的传承故事,也各有各的支持人群,网络上常会有一些争论不休的言论。

为此,在21日的潮阳英歌大讲堂启动仪式暨第一期英歌学术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学者、文艺界代表、英歌队代表及汕头市、潮阳区两级文化事业有关领导齐聚一堂,以“潮阳英歌的历史起源与传承发展”为主题,对潮阳英歌的溯源、历史演变进行梳理探讨,希望在交流分享中正本清源,进一步提升潮阳英歌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影响力。

“英歌源自潮阳,以潮阳为中心,而流行于潮汕大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科二级教授、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郭小东在研讨会上分享其研究观点时说,“我们通过人类学的方式,对英歌历史发展过程和它的萌生、所在地进行分析和考证认为,英歌源自潮阳,由巫,从雕题,而傩,成英歌,形胜而舞。出潮阳,为英歌舞。其吹雀(哨子),始于新石器时代之陶哨,其鼓乐尚秦之笛套,其事端引宋之勾阑话本《大宋宣和遗事》,英歌借国破家亡之势,趁宋元之乱,启民心民智,而在南明大盛。其声威撼世,为中国仅有之长篇男性英雄舞蹈史诗。”

“英歌是在潮阳生长出来的。潮阳这片乡土,潮阳这些壮丁,潮阳这处民风,特别适合英歌的孕育、生发、蓬勃、雄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黄国钦在交流中也表示,潮阳英歌流派众多,几百年来争奇斗艳、互相促进,“英歌已经从潮阳一县一地,蔚成潮汕大地上的大观、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