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繁花似锦。10月20日,第六届红色日记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广州图书馆负一楼会议厅隆重举行。该项活动是由广东省出版集团指导,广东省文化学会、中共广州市天河区委宣传部、羊城晚报社、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广东视窗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主办单位的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者,雅村文化空间的“雅粉”200多人出席了颁奖典礼。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0日下午3点,在广州图书馆报告厅的舞台上,伴随着一段清纯优美的童声,一场红色艺术盛宴在这里上演。著名歌唱家李素华与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三年级学生凌梓函等以一首《听妈妈讲过去的事》,将在场的观众们卷入了激情澎湃的红色记忆当中,渐渐拉开颁奖典礼的帷幕。
一、讲好红色故事,再上新高度
红色日记征文活动产生广泛和积极的社会影响,成为广东一张靓丽的文化品牌。
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创设于2019年,至今成功举办6届。历经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的“战疫”,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迎来乡村振兴建设新高潮等重大契机。
本次大赛从2024年1月9日开始征稿,征稿历时近9个月,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直辖市)来稿逾万封,来稿选题之丰富、领域之广泛,均超过前五届。上百家媒体做了报道。
为鼓励产出更多的优秀红色日记作品,本次大赛共设置特稿奖(2人)、最佳纪实奖(5 名)、最佳调研奖(6名)、最佳创新奖(5个);优秀日记作品奖设特稿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58名(分成人组、中学生组、小学生组)。优秀作品奖100名。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本次大赛最年长者为98岁的新四军老战士尹文科先生。参与大赛最小年龄的为7岁。
“日记文化文脉深厚,是口述历史,是个体记忆的凝聚。它承载了历史的认知与铭刻时代的记忆,是抒发个体与国家民族情怀的重要载体。”颁奖会现场,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周建平博士详细介绍了六届红色日记征文大赛的历程。
每个时代都有最能够代表民族精神传承的人,他们的精神和事迹被记录下来,成为民族历史文化内核的一部分,时时为同辈乃至后人所忆,他们曾经走过的道路在不断地与时代精神融合,焕发出新生的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红色精神传承者。
文史专家曾庆榴的《黄埔军校史(1924-1927)》,党史研究专家闫伟东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纪实》获得特稿奖。吴梓晴的《承载初心的时代之艇——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陈珈嘉的《赤子丹心昭日月,英雄肝胆映山河》,江俊言的《读<百年巨匠:冼星海>有感》;薛颂薇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范美仪的 《“深”红色》,岳子皓的 《粤城英烈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纪》,覃晨骁的《她在诉说着》;倪诗喆的《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长征精神》等一大批佳作,记录了作者所见所思所感,追溯共产党人的初心,找寻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
这些优秀日记主题鲜明,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朴素直白的表述,扎实的生活,能够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精神力量。
二、红色记忆,彰显精神力量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次大赛涌现一批高质量的纪实作品和诗歌作品。
文钦梅的《追逐年少的梦——新中国早期计算机科学家周波教授》;耿湘春的《一位四野老战士的红色记忆》;袁瑰秋的纪实《浪漫海岸的数字村居》;高福生的编著《国企好家风》;何 俊的《走近唐纯银》;汪志的《三代人传承的“红军400块大洋借条”始末》;林小明的《丹心慧眼立新功——小记我国军事测绘研究员陈洪》;刘芸的《跨越历史的书信》;苏家杰(广州)的《永恒的爱》;邝红运的《仁化县安岗红色村纪行》;李爱社的《父亲40年前参与“蹲点”记事本的启示》;诸纪红的《踏寻红色巴中》;蒲健的 《传承红色基因,环卫再建新功》;陈素澄的《汕头市聋哑学校非遗英歌舞教学笔记》;梁征的《三代人的“账本”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靳艳妮的《传承“红色”教育,育时代少年》等,这些作品或追忆红色历史人物、事件,或贴近现实,扎根热土,从多个角度体现中国精神和文化力量,贴近生活,反映现实,讴歌英雄,体现作者高度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感。
本次大赛,研学作品大幅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一批大、中、小学生的研学、调研笔记也投到了征稿邮箱。景天泽、钟炜焘、吴艾嘉、周子伦、袁泽琪、王帅、杜瑞苧、赵悉伶、潘紫琳、裴承子的《寻迹赓薪:退役军人引领新时代青年涵育理想信念优化路径——基于对济南市退役功勋军人口述史调研》;王 辰的《追寻红色足迹 走进圣地延安——记河南科技大学“青春献给党,薪火永相传”团队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点滴》;张琳、曾楚、郭淑蓉的《赓续红色血脉,勇当时代新人——南雄市2022年暑假“探访本土革命文化”调研报告》;李天锐的《“薪火相传永不灭,华夏学子奔向前”—北京中国共产党党史纪念馆参观有感》;林晨的《红色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利用研究——以江门市为例》;郭淑蓉、曾楚、张琳的《赓续红色血脉,勇当时代新人——南雄市2022年暑假“探访本土革命文化”调研报告》;林涵、温苑彤、杨曼琳、姚誉衡、张柯的《弘扬“沁园”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江恩曦、陈玉轩、屈芯淼、吴文慧、林俊羽、林泰言、李乐天的《湾区少年粤游红色路——广州市朝天小学四5梦想小队红色立体研学》等,这批作品,有组织有策划、调研深入、研学结合,有的经教师悉心指导,具有较高的质量与社会价值。
三、创意迭出,文化盛宴。
红色文化博大精深,红色故事常讲常新。中共江门市委党校的《一所乡镇党校的坚守》,记录一所乡镇党校60年六易校址却办学不间断,坚持做好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事迹。这所党校60年的坚守也为我们在新时代办好镇级党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这所党校的事迹感受其60年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的历程。李雷鸣的《如何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展?》,一份份泛黄的报纸,托起一部沉甸甸的党史。以“追寻红色记忆”为主线,巧妙融合了传统与创新。103份“七一”建党节当天的报纸整齐地陈列在体育馆内,以1921至1949、1949至1978、1978至2012、2012至今四个时间段为脉络,分为救国梦、兴国梦、富国梦和强国梦四个篇章,连同6个展柜中的75份珍贵党史资料,串联起一条“党史画廊”,一部立体党史书,一场红色展览,一份精神传承。走进教育展,一幅幅报纸版面、一份份重要文物、一个个报道场景,穿过岁月、直抵人心。中共韶关市武江区委宣传部的《文化文艺名家齐亮“见”,凝聚“百千万工程”奋进力量》;王凤丽的《我们的城市美容师宣讲队》;叶云峰的《国一国二,历史最佳!东莞城市学院学子,好样的!》,把视角放到新生活、新创造、新气象上,令人耳目一新。
这次颁奖典礼还请来了音悦合唱团演唱《向往》、《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团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赢得了满堂喝彩。指挥何亮熹表示,他们的愿望就是将红色艺术带给广大群众,用他们的表演唤醒潜藏在人们血脉里的红色基因。
朝天小学的学生身穿航天服,满怀激情地朗诵了作品《点墨星河》;展现出朝园学子们怀揣梦想,扬帆起航去探索未知世界的热爱和追求,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世界。
童童的街舞表演《 Absence of You》热烈奔放、著名葫芦丝演奏家彭超的九孔葫芦丝演奏《春到天山》,美妙动人,欢快舒展。
“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林素纯的女高音独唱《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旋律优美、感人肺腑,激起人们的红色电影故事的记忆;窦韦婷古典舞《云想霓裳》,胡靖婕的古典舞《掬水月在手》精彩纷呈,美轮美奂!
最后,在全场观众齐声演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第六届红色日记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
“第六届红色日记征文大赛”指导单位代表南方传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广东教育出版社社长朱文清,主办单位羊城晚报副社长、副总编孙璇、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梁少锋、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建平博士、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潘丽珍、广东省黄村体育训练中心主任赵建新、广东省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学会会长高福生、中共广州市天河区委副部长周雅文、广东视窗总编辑林琳、广东省少儿活动中心主任安玉红出席了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后,举行了“第七届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启动仪式,即日起,“第七届红色日记征文大赛”正式启动。(记者 何金德 通讯员 朱晋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