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董兴宝】胡椒传入——外国人笔下的岭南风土人情(36)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董兴宝 发表时间:2024-10-09 14:38

胡椒是世界驰名的调味品,这是一种原产于印度 及东南亚的热带 香料,自古以来,因受产地、运输距离的限制,胡椒一直价格高昂,又因其作为调味品辛辣而独特,备受大家喜爱,曾一度成为财富与地位的象征,有“黑色黄金”的美称。

胡椒是怎么传入中国的呢?应该说,早在我国汉朝时期,胡椒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直到唐宋年代,胡椒仍然是宫廷或少数达官贵人可以享受的调味品。

在明代,随着西方国家和中国贸易直接往来的增多,胡椒从广东大量进入中国内,逐步上了普通让百姓能享受到了的餐桌。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产东南亚的调味品,先后传入了欧洲和中国南方。我们来看看外国人对此的记录。

十六世纪的胡椒贸易

虽然早在汉朝时期,胡椒就已经传入中国了,但欧洲人直接将胡椒运至中国,还是在明朝。

葡萄牙巴洛斯和西班牙艾斯加兰蒂在其著作《十六世纪葡萄牙文学中的中国》中说,葡萄牙人最初和中国的接触令人鼓舞,既表现在贸易方面——据称把胡椒运往中国,和输往葡萄牙一样可获大利——也表现在外交方面,于是1517年由药剂师多默·皮列士为首的第一个葡萄牙出使北京朝廷的使团到达广东。

在16世纪,葡萄牙人到达了东南亚,发现了胡椒,他们发现,这种胡椒运往中国和欧洲同样获得巨大的利益。

《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是一本收录了3位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来中国南方的记录,该书中引用了中国广东一则文献说,在1521—1551年期间,“前来的佛朗机,带着他们本地的胡椒、苏木、象牙,麝香油、沉香、檀木和香料与我们的边民贸易。他们的价钱特别便宜。他们每天都消耗从我们百姓那里得到的吃喝供应,如大量的米、面、猪和鸡。他们为食物付出的价钱比一般的多两倍,因此我们的边民乐于从市集供应他们。”

这说明在此期间,葡萄牙人与广东人开展了商品贸易,国人从葡萄牙人手里购买了胡椒等。葡萄牙人加斯帕·达·克路士在1556年《中国志》写到,葡人在获允与其他外商进入广州之后,这个时期葡人进口的主要商品是象牙和胡椒,正如这位可敬的多明我修士所说,这些东西“人们可以不用它来生活”。但这是奢贵商品贸易,按当时标准说,量虽小价值却大。

葡萄牙第一位派往中国的使者多默·皮列士在其著作《东方志》中国说,1516年葡萄牙人率一支四艘船的舰队前往中国,这支舰队先访问苏门答腊的巴昔港时,一个为葡萄牙服务的佛罗伦萨人,有一艘船加入舰队,该船在那里装载胡椒前往中国广东。

《消失的铺路人-罗明坚》一书中也说,葡萄牙人虽住在澳门,但贸易的供求市场都在广州。葡商运往广州的商品,主要有胡椒、苏木、白银、棉花、象牙、檀香;收购的货物以丝绸、茶叶、麝香为大宗。

通过这些外国人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出,在明代时期,葡萄牙人将胡椒从东南亚运输到广东,再从广州、澳门等地,运往北京和全国各地,明朝时期,胡椒已经逐渐不那么“奢侈”了,到明朝中后期“珍品”胡椒逐渐变成“常物”,被平常百姓广泛使用——这也得益于葡萄牙用船将大量的胡椒运输到广东。

而对于胡椒的产地,西班牙人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于1585年编辑出版的《中华大帝国史》中,在写到“菲律宾岛上的见闻”时说,各岛还出产很多的红花、丁香、胡椒、肉豆蔻和其他很多药材。这也充分说明了明代的时候,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盛产胡椒等物产。

胡椒贸易之争

从国际贸易历史上看,胡椒是全球大航海时代到来后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其既不是产自东方,也不是产自欧洲,因此,欧洲人将其从东南亚运到中国和欧洲,而且不同的欧洲公司以胡椒作为贸易商品,展开了贸易竞争。

费莫·西蒙·伽士特拉在其著作《荷兰东印度公司》中,详细介绍了胡椒贸易之争:

该书中首先说,胡椒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欧洲的贸易中,是非常重要的商品,而且竞争激烈,该公司既将胡椒运往欧洲,也运往中国广东等亚洲地区。

1650年之后,当时东南亚的万丹港,就是因胡椒贸易而兴起的著名港口,当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展开了竞争,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和苏门答腊的各个胡椒产地签订垄断协议、赶走葡萄牙人并和占领万丹港等,虽然强势取得了胡椒的强势的贸易地位,但却仍未能控制市场,亦无法形成垄断。

当时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呢?该书中介绍说,1620年左右估计是700万磅(1阿姆斯特丹磅=494克),1688年稍有增加,为880万磅。1600年之后在亚洲的竞争和需求量的增加造成了价格的持久上涨。

到了1670年,胡椒的交易创下了最高的纪录,运回的胡椒多达920万磅。此后市场开始衰落,1678年的胡椒价格在整个17世纪是最低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虽然此时在欧洲市场拥有了稳固的地位,但同英国东印度公司展开一场新的“胡椒竞争”。

对于清朝初期,欧洲人大量向中国运输胡椒的之事,两位美国女学者韩书瑞(SusanNaquin)和罗友枝(Evelyn Rawski)合写的著作《十八世纪中国社会》也提到了。该书中说:清初国内经济不断卷入的对外贸易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由中国商人乘帆船去东南亚、日本和菲律宾的港口所进行的交易,和欧洲商业公司横渡印度洋和太平洋所进行的不断扩展的贸易。中国的帆船贸易主要由来自岭南和东南沿海的商人控制,他们运瓷器、棉花、丝织品去马尼拉,以交换墨西哥银元,以交换熏香、象牙、胡椒和稻米。

上述“欧洲商业公司”主要指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主要是这两个公司在抢夺欧洲和亚洲市场。

胡椒树的引种

中国古代习惯于对移植于外国的植物名称前加“胡”字。在中国典籍中,《后汉书》对胡椒进行了记载:“天竺国……有香、石蜜、胡椒、姜、黑盐”。《酉阳杂俎》中,更是将胡椒的产地具体到“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

那么,这种来自海外的胡椒树,是什么时候引种到中国的呢?《中国植物志》中介绍说,“胡椒,木质攀援藤本,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省区均有栽培。原产东南亚,现广植于热带地区。”但该史志书籍并未详细介绍胡椒何时引种到中国来。

事实上,如果我们查询“胡椒树何时进入移栽中国”资料,无法得到权威的答案。有的资料认为,到了明中期,胡椒开始引种,打破了商贾垄断,逐渐广泛种植,后成为较为常见的植物之一。

明末清初的1752年,瑞典人彼得·奥斯贝克到广州旅行后,在其著作《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中说,他在珠江上看到了生活在“船板”上,当地人在船上除了养猪以外,还养一些鸡和狗,并用花瓶种胡椒或是其他一些植物。在他的笔下,当时广州人已经开始盆栽胡椒了。

而在1696年法国耶稣会士李明在巴黎出版的《中国近事报道》一书中,也提到了胡椒,他曾经从广州出发,沿北江而上,在粤闽之间的山区,找到了一些“奇妙树木”,这些可以生产清漆、茶叶、絮状物、棉花、油脂和胡椒的树木,都是特殊的并非常有商业用途的树木。

如果上述瑞典人和法国人的记录可信的话,再结合我国史料记载,明代时期,胡椒已经由过去皇宫或达官贵人的奢侈品,进入百姓生活中,那么,很可能胡椒在明代已经传入国内的南方种植。

为什么说胡椒是古代的奢侈品呢?比如,《新唐书·元载传》记载:“籍其家,钟乳五百两,诏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称是。”权臣元载如此大量屯积胡椒,可见当时胡椒之稀贵。唐朝中期宰相元载被治罪抄家,从他家中抄出的大量的胡椒,竟达八百石,举朝震惊。在当时,胡椒既是硬通货,又是奢侈品,有着不小的升值空间,堪比黄金。

直至宋、元时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胡椒等价金银,马可·波罗通过对中国有大量胡椒的描述,充分展示中国的富足。

目前,全球胡椒的需求量巨大,而且我国广东等南方省份广泛种植,胡椒已经成为普通日用调味品。当然,也有一些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广东等地开始大量引种胡椒。但根据上述外国人的一些记载,我国在明清时期就开始引种胡椒了,只是当时的规模未必很大,而大规模的种植,则应该是上世纪的事情了。因此,对于胡椒何时传入中国种植,一直没有权威的说法。

最后,科普一下:胡椒,果实主要含胡椒硷和少量的胡椒挥发油,用于调味,亦作胃寒药,能温胃散寒、健胃止吐,服少量能增进食欲,过量则刺激胃粘膜引起充血性炎症。

【名家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