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危健峰 实习生 谢瑶 通讯员 张毅鹏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梅江水长,客韵悠悠。梅州梅县区的青山绿水间,24个中国传统村落散落在8个乡镇,像一颗颗明珠闪烁着人文历史的光芒。2022年4月,梅县区获评“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近年来,梅县区结合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充分利用深厚的历史人文、优质的生态资源等优势,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依托丰富的客家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古色、红色、绿色特色,统筹抓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工作,科学规划、整合资源、注入产业,致力于打造梅县区示范样板。
连片保护,焕发古村落生机
阴那山西麓,有一个长达400多年历史的村落——桥溪村。村内四面环山,道路曲折婉转,民居更是形制多样。其中,有13座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拥有独特资源禀赋的桥溪村,通过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已经变成一个集客家建筑研究、客家风情展示、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景点——“桥溪古韵”。
梅江水畔的水车镇茶山村,34座传统客家民居依山而建,连成一片。据介绍,当地坚持“修旧如旧,以用促保”原则,修缮绍德堂、云汉女子学校、大夫第等8座文保单位,改造10座现代民居外立面,整合山水林泉、土地荷田、民俗文化的美育价值,现在茶山村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点”。
如何修缮保护这些传统村落,让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近年来,梅县区规划构建“三区两线四连片”的空间结构(三区:通过梅县区传统村落分布及周边串联资源,构建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带、客侨文化示范带、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带。两线:美丽景观廊道线,以国省道为干线,打造山间绿道漫游线,实现乡村资源与区域交通枢纽30—60分钟覆盖,实现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美丽水系游憩线,以梅江水系为脉串接东西片区,通过建立滨江风光带、风景道,联动沿线传统村落发展。四连片:包含道路连片规划、设施连片规划、资源连片规划、产业连片规划)。
通过“三区”统筹、“二线”串联,“四连片”协同,近期将实现24个传统村落全覆盖,集中连片率达100%,远期推广覆盖到梅县区全域。目前,通过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形成侨乡文化展示片区(南口镇)、红色文化旅游示范片区(雁洋镇、松口镇、白渡镇、桃尧镇、松源镇)、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水车镇、梅南镇)3个集中连片、差异化发展片区,其中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雁洋段已经入选“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实现点上出彩、线上串联、面上精彩,推动整体保护和资源利用。
引入产业,给古村落注入动能
走进南口镇侨乡村,稻田阡陌、河水潺潺、杨柳拂风,保存完好的116座传统客家建筑散布其中,人直接感受到“客家古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的气场。每年春季,当侨乡村200多亩油菜花开放,金黄的油菜花映衬出围屋的厚重质朴,游客穿梭其中赏花观景,宛如一幅《富春山居图》。
原来,侨乡村通过成立侨义公司,集约土地720亩,开展农产品生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等项目,群众参与入股分红,提高村民收入;依托麓湖山旅游文化产业园,开发户外拓展、游学研学、露营等项目,吸纳了381名村民就地就业。
梅县区对传统村落修缮保护的过程中,注重优化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与村容村貌,结合实施“三大革命”和“六乱整治”,新建公厕、打造碧道、提升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完善了道路、照明、通信等配套设施。同时,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根据每个村落的实际情况,规划或提升当地主导产业。如大黄村积极探索“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成立大黄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36家金柚专业合作社,建立6个党员金柚示范园,示范带动200多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建成总投资1.9亿元、面积300亩的省级现代金柚产业园——梅县(大黄)金柚产业园,带动就业1500多人,村民人均收入达3.2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3万-5万元,村民回流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建立机制,探索古村落“梅县样板”
打开“梅县区传统村落数字化博物馆”微信小程序,点击桃尧镇桃源村,村容村貌一览无遗,点击每座客家古民居,图片、视频、文字介绍一应俱全,游客通过线上就可以游览和体验传统村落的美景,领略客家乡村的独特魅力。
“梅县区传统村落数字化博物馆”微信小程序,是梅县区去年聘请第三方技术团队搭建的平台,将梅县区24个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通过视频、图片、文字以及720°全景影像等方式上传至该平台,用于收藏、记录、宣传梅县区中国传统村落的各类历史遗存和文化特色,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效果和影响范围。同时,主导编制《梅县区中国传统村落画册》,广泛用于传统村落的日常保护宣传和学术沟通交流。此外,为让全国各地都能领略到梅县区中国传统村落的风采,梅县区将24个中国传统村落的数据信息(包括图片、文字、视频介绍、VR全景)上传至《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平台。
传统村落数字化博物馆,是梅县探索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长效机制的一个举措。在建立和创新机制方面,梅县区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梅县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和《梅州市梅县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制定了《梅县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机制》。在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的基础上,借助村民理事会的力量,已基本形成“政府-社会-村民”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
此外,梅县区发挥多元主体联动协作的优势,成立指导工作组,对传统村落的规划建设、传统建筑风貌提升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并及时组织复盘和专题研讨。鼓励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投入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动员客侨、乡贤带动下的基层自治。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在文物部门等有关单位的指导下,进行传统建筑的维修和管理。结合村民实际经济条件,政府酌情给予适当补助或由政府或村集体垫资修缮。
【文脉访谈】
温亮兴:深度挖掘古村落资源打造独特的文旅产业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梅州各地对传统村落加强了保护和利用,那如何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的资源禀赋,深度挖掘和激活这一丰富的资源,形成兴村富民的产业?羊城晚报采访了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客座教授、梅州市古民居研究会会长温亮兴。
羊城晚报:梅县区传统村落的资源禀赋有何独特之处?
温亮兴:梅县的传统村落相比其他县区传统村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特点,比如侨乡村聚集了大量的围龙屋,分布于开阔的田园空间一侧为主,像串珠成链的围龙屋集市一般;茶山村的客家建筑特有的杠式屋,分布于狭长的山坑田园两侧;桥溪村的客家建筑依山傍水,以大山为背景,以小溪为纽带,错落分布于溪谷边上,最具有“仙气”。梅县的传统村落每一个都独具特色,资源各异,风光各不相同,历史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
羊城晚报:近年来,梅县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对传承历史文脉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温亮兴:政府在文旅项目的打造以及乡村振兴项目的风貌提升改造中对历史文脉的传承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比如“桥溪古韵”景区的打造,依托桥溪村的古民居修复及周边景观提升点缀,提炼核心要素,梳理了桥溪的历史文脉,形成了桥溪古韵的主线;松口古镇以下南洋第一站为核心宣传点,设立“移民纪念广场”等宣传梅县的历史。
民间修复古民居更多是各姓氏宗亲的力量凝聚,重点是修复学校、宗祠及家族堂屋,在家风家训及学文重教等文脉方面起到了民间自觉的传承延续。政府主导、民间自发自觉要相结合,互相补充,加上舆论宣扬和政策宣传,更好发挥民间力量是为上策。
羊城晚报:怎样在修复过程中兼顾人居环境,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改善居住环境?
温亮兴:古民居古建筑在修复前先分析。如果是文保单位,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申报审批,按方案实施;如果只是传统建筑类型,则可以在保证结构安全和不改变风貌的前提下,提升舒适度。比如,增加现代化的厨房、卫生间等设施,也可以选择饰面风貌与原有门窗造型色彩一致的现代化门窗,甚至瓦面也可以选择风貌相似的现代小青瓦。总之风貌基本不改变,内部功能符合现代生活都可以,在使用中保护就是最好的保护,修复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羊城晚报:传统村落的修复修缮,如何与当地产业进行有机结合?
温亮兴:首先,要对古民居或传统村落的资源进行分析,即在地理位置、资源特征、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物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比如侨乡村离城区近,交通方便,以围龙屋为主,周边田园风光地势平坦。有潘毓刚祖居“南华又庐”,有《孝女彩金》拍摄地“德馨堂”等,有百年私塾“毅成公家塾”等名人故居的打卡地,物产有蔬菜、油菜、蜂蜜等。
其次,是根据古民居或传统村落周边资源进行产业融合。比如侨乡村,众多的围龙屋资源可与艺术院校合作设置写生基地,带动住宿餐饮。同时南华又庐举办展览,引入游学资源,也可参观私塾,讲好故事。周边的蔬菜基地及其近城优势,完全可能引导居民自发形成周末集市。
羊城晚报:随着梅龙高铁的开通,苏区与湾区双向奔赴,如何激活传统村落的文旅资源?
温亮兴:一是分析修缮之后的传统村落具备哪些乡村旅游资源要素、传统旅游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分别是什么。二是建立旅游人才系统。我认为,人人都是旅游人才。依托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特别是年轻党员要学习起来,认真做好宣传,利用好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宣传传统村落的建筑、山水、人文、物产、故事、美食等,走出去、引进来,培训农家厨娘、农家导游等把所有村民变成人才,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三是完善设施做好服务,政府引导做好服务标准流程,只有全民参与的乡村旅游才会持久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