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军人出身的王建峰,不仅当过红一团的团长和某军分区的参谋,而且还是一位卓有成效的书法家,工作干得好,字又写得好,在著名收藏家黎展华的笔下,把王剑锋的这种儒将的风采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并经全国著名主持人侯玉婷的深情朗诵,再度创作,娓娓道来。
军人的血性和文人的风采
作者:黎展华
朗诵:侯玉婷
王建峰一位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挥毫的军人,还是红一团第47任团长,除了上过战场,守护过大堤,还参与5·12汶川大地震现场抢险救人等传奇故事外,竟然还写出一手出人意料高水平的书法,在他身上体现出勇猛的军人血性和优雅的文人风采,双重叠加,这恐怕不仅仅是令人佩服、令人敬仰这么简单。当我被邀为人生谱写出“三部曲”这样特殊的人写篇书法评论时,着实让我油然产生出一种荣幸至极的感觉。当我查阅王团长资料,充满硝烟的军人经历,再审视王团长的书法作品,发现其谋篇布局,体现出他作为军人的坚毅和果断,犹如在军旅生涯中经历过严格的训练和考验,甚至枪林弹雨、劫后余生的体味,故其书法作品的意态呈现出简约而庄重,优雅而不刻板,没有拘泥于传统字体单纯的中规中矩和下笔的拘谨寡断,反而会放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与阐释,追求军人一往无前的精气神,追求文人的风采和气质。
在我思考中,他从士兵到团长的军旅生涯,全身积累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血染的风采,离开部队后刻苦学习传统书法,十年磨一剑,弄通弄懂并掌握“篆隶楷行草”的历史沿革,一步一个脚印,对练习书法的投入状态,如军训、如练兵、如磨练打滚、如行军野练的风霜雨雪,把军人前行的坚定和忍耐力在书法的练习中兼容并发挥到淋漓尽致。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为了佐证军人和书法家的双重身份的互补关系,我翻阅了不少书籍去查找,结果竟然发现有同而不同、不同中同的历史个案:
一、王羲之: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之一,曾在军队中任职,以其流畅的笔法和独特的风格,创作了许多著名作品,如《兰亭集序》。
二、赵孟頫:元代的军中书法家,他曾在元朝军队中任职,他的书法作品以豪放洒脱的笔法和独特的风格闻名,被誉为“赵体”。
三、郑板桥:清代军中书法家,他曾在清朝军队中任职,他的书法作品以“乱石铺街”的创新笔法而闻名,被誉为“郑体”。
四、于右任:现代书法界的重要人物,担任过民国政府的要职,他的书风与其政治家身份与文学家身份使他的书风独特而丰富。
历任红一团团长都是好样的。红一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重要部队,其团长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的优秀军事人才。王建峰作为红一团第四十七任团长,可见其身份的特殊,然而退役后继续在社会以及文化艺术书法上的发展更增添了他另一种生命的合成与分解,让生命发出更大的光彩。我结合王团长的革命史料,一次次审视王团长的书法,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他的书法中蕴含着坚韧和勇敢的品质,这种军人血性在书法中表现为:“笔势有力、气势磅礴,字体饱满,给人以震撼和激励”。立体地感受到他在书法中的军人和文人双重的才华,书画的唯美体现出他爱读书、爱研究碑帖所焕发出来的哲理和内涵,对其书法的内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与高度,作为鉴定家和评论家的我一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思考与共鸣。其中他一张大书法作品《沁园春·长沙》与毛泽东同志诗词及毛体书法《沁园春·长沙》有一些相似的特点,体现了伟人对他的深刻影响。我认为书法作品的优秀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其个人思想和情感的体现。在王团长这幅书法中,字体流畅而有力,每个字的笔画都非常清晰,布局和结构也非常有序,跌宕起伏,军人的血性和文人的风采在这个作品中作了精彩的阐述。
“一片红叶已知秋”,王团长丰富的人生与经历,以及在书法艺术上的独具魅力的造诣,一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痕迹,历史总会悄无声息地突然给我们一个极大的惊喜,我对王团长的未来充满了期望。
【名家简介】
黎展华,1953年生于广州。幼秉家学,于文史、哲学、诗画、金石等深有造诣。专攻近现代书画研究鉴定达四十年,现为中国典当拍卖教育中心客座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文史馆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原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艺术顾问,广东省艺术品鉴定评估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艺术家协会南方艺术品鉴定委员会执行委员长,广州大学岭南文化鉴赏研究院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高研班客座教授,广东华文国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兼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广州市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收藏鉴赏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席,中华收藏家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致公书画院名誉院长,广东南国书画院名誉院长,广州侨艺书画院名誉院长。
【名家简介】
王建峰,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艺委会委员,广东楹联学会书画院副院长,湖北省咸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
【名家简介】
侯玉婷,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国家级主任播音员,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2020年荣获《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布的【百期抗疫作品展】特别奖。曾获首届金话筒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家特别贡献奖、新中国建国60年60人全国优秀主持人奖、全国法制十佳主持人大奖、亚洲地区十佳主持人奖等各类国家及省市级奖项。1990年入调中央电视台成功主持《第十一届亚运会》,获得国家体委中央电视台特别贡献奖,曾主持了《艺术长廊》《世界博览》《一曲难忘》《体育快讯》《女性新时空》《与法同行》《法案追踪》等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栏目,《共度好时光》《万紫千红》等大型文艺晚会,获得《广东广播电视台》30年贡献奖。曾连续10年荣获广东广播电视台“三八红旗手”与“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