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UANGDONG 广东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唤醒“沉睡的宝藏” 打造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李海婵 发表时间:2024-08-12 11:23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漂泊异乡的孤本古籍“终归家”;深藏宗祠的特色古籍“走出来”;残破不堪的地方古籍“活起来”……当前,惠州开展地方古籍文献抢救保护利用工程,将收录约280种古籍超3万页,逐步唤醒“沉睡的宝藏”。

2022年,惠州地方古籍文献抢救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启动,最终成果将以古籍影印的形式,编纂出版大型历史文献丛书《惠州文库》(暂名)和《惠州文库总目提要》(暂名),并进行数字化开发呈现。记者获悉,目前已完成近九成的古籍文献底本征集工作。

这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弘扬工程更是创下多项纪录:惠州有史以来最为全面系统的古籍文献整理工程;惠州首次以古籍原版影印方式推出的历史文献丛书;惠州规模最大的图书出版项目。

最早见于东晋

古籍文献遗存居全省前列

古籍纸虽轻,重千钧,承载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惠州,有着2200多年建制史、1400多年建城史,素有“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之美誉。

惠州古籍文献,最早见于东晋葛洪,其在罗浮山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影响深远,为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提供了古人智慧。

自葛洪后,苏东坡、谢灵运、杨万里等寓惠名人写下不朽篇章,叶春及、叶梦熊、杨起元等本地名家著述丰厚。特别是进入明代之后,惠州讲学之风兴盛,大儒名士辈出,本土文人学者5人共11部著作被《四库全书》收编,其中著录二部,存目九部。

清末,丰湖书院藏书最多时达10万册,冠绝广东各书院,其制定的《丰湖书藏四约》为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提供了范本,丰湖书院也成为中国最早拥有近代图书馆的书院之一。

“纵观惠州古籍文献,其地方志文献、东坡寓惠作品特色鲜明。”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所长吴定球介绍,以各类方志为例,明代是中国官修方志的高峰期,就广东地区而言,现存有55种明代方志(府志、县志)。据《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其中《惠州府部》占10种,排名第一位。

山水是历代文人墨客诗文的重要题材,西湖、罗浮山屡见于古籍文献之中。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有14种罗浮山志和2种惠州西湖志。北宋惠州郡掾郭之美撰《罗浮山记》一卷,更是被岭南文献学专家黄慈博先生考证为岭南雕版印刷之始。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谈及惠州古籍,自然绕不开东坡寓惠作品。从明代起,惠州就开始注重借助苏轼提升当地的文化品位,多次汇编东坡寓惠诗文汇集,出版《寓惠集》或《寓惠录》,且多次翻刻。据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梓行的《苏文忠公寓惠集·凡例》记载,自明正德七年(1512年)首刻至清代初年,共刊刻了11次。

历经千百年的变迁,惠州古籍文献遗存总量达370余种,居全省地级市前列,在岭南乃至中国文献版图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古籍散失各地 

文史专家数十年接力挖掘

惠州古籍文献“家底”丰厚,但由于各种原因,或蠹鱼蛀蚀,或水火侵袭,或兵燹摧残,或流失海外,古籍散佚湮灭、老化破损严重。

“搜索惠州古籍文献的难度很大!”一位长年从事惠州文史研究的专家坦言,惠州古籍文献的本土存量不多,基本都散落在全国各地,部分私人藏书更是不为外界所知。

目睹古籍现状,文史专家们极为痛心。“古籍相当于惠州文化的土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多年前,他们奔走呼吁,希望惠州相关政府部门重视古籍的保护利用,全面整理汇编地方古籍文献。

保护古籍,刻不容缓。2022年,惠州地方古籍文献抢救保护利用工程由惠州市委宣传部批准立项启动、市社科联具体实施。

据介绍,《惠州文库》将收录惠州人士(含寓贤)著述,以及有关惠州历史文化的著述,涉及古籍文献约280种、3.1万页,这些古籍文献头尾相接相当于20多圈跑道长、摞起来数米高,内容覆盖经、史、子、集、丛五部,涉及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教育、宗教、哲学,乃至礼仪典章、风土民俗、物候气象、农贸工商等各个方面,是解锁惠州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惠州地方古籍文献抢救保护利用工程的另一大特色是,配合《惠州文库》的编纂,同步编撰推出《惠州文库总目提要》,对所收录的文献作简单评介,更加方便向大众宣传普及。目前,惠州地方古籍文献抢救保护利用工程的进度条已经“拉满”,到了冲刺阶段。截至2024年上半年,完成243种(共280种)古籍文献底本征集工作,占总体数量的87%;完成提要撰写240种(共280种),占总体数量的85%。同步开展古籍文献扫描、整理、修图、设计、制作等工作。

在《惠州文库》的筹备过程中,“拟征集古籍文献目录编制”是一项前置性、基础性的工作,相当于工程的“设计图”。而目录编制的过程极其复杂、严谨,要求全面搜集海内外惠州古籍文献,并对其藏所、版本进行细致入微的追根溯源。

惠州本地文史专家学者纷纷将数十年间积累的宝贵资料与研究成果倾囊相授。吴定球、何志成专注惠州文史研究40余年,手握浩瀚史料;还有年轻一代的“接班人”在网上数据库进行“大海捞针”……这一浩大工程并非一蹴而就,“设计图”早已在文史专家的脑海中成形,他们聚沙成塔,共同拟定了古籍文献目录。

填补史料空白

现已征集240多种古籍“回家”

做好古籍文献目录“设计图”后,便到了最为耗时耗力的步骤——底本征集。负责古籍文献底本征集工作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80种古籍底本散落四处,大多来自省内外的大型公藏机构,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此外,还有小部分珍稀古籍底本远在海外,如美国哈佛燕京汉和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等。

“为此,我们发动各方力量征集相关文献,尽可能保证文献汇编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该负责人介绍,《惠州文库》目前已征集到240多种文献,来自海内外22家公藏单位和个人。其中,美国哈佛燕京汉和图书馆馆藏古籍《四书评眼》(明代杨起元撰,明万历三十九年大来山房刻本)底本电子版已经达成初步的意向,将回归中国。海外珍稀古籍以出版的形式“回归”,填补了史料空白,裨补惠州文化完整性。

流失海外的古籍“回家”,残破古籍重焕新生。惠阳区档案馆收藏着张友仁纂修的《惠阳新志》,可惜的是,古籍早已残破不堪,纸张脆弱,指尖儿一碰就可能碎成渣渣,平时都是珍藏馆库中,一般不对外开放。得知这一情况,惠州市社科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带了专门的高拍仪,由档案馆工作人员细心耐心将古籍拆线,对古籍进行全面扫描。借助数字化技术,让古籍“续命”,保存在“云端”。

征集期间,还发生了许多曲折却动人的故事,让负责征集工作的工作人员颇为感动。比如,民国刻本《博罗龙华陈孝女志》多年来都在博罗龙华陈孝女祠,当地村委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提供电子版;晚清崔炳炎的《罗浮游记》由私人藏家胡嘉鹏收藏,经过文史专家几经周转才搭上线,获得授权…… 

推进古籍文化“双创”

加强研究利用普及

事实上,让惠州古籍“活”起来的探索和尝试,还有很多。

作为广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惠州市图书馆从2010年起正式启动古籍普查工作,通过每部古籍的身份证——“古籍普查登记编号”和相关信息,建立古籍登记制度。

截至2023年,惠州市图书馆完成了4部珍藏古籍的原大影印,民国平装文献普查登记合计1635种3248册,民国线装文献目前普查登记数量合计487种1522册。此外,还积极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扫描馆藏古籍七千多页,与国家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古籍数字资源。

为了提高社会对古籍的认知度,近年来惠州不断开展古籍宣传推广活动。如,雕版印刷、线装书装订体验进社区、“遗风余采——馆藏典籍暨民国文献普查工作成果图片展”、“故纸新声——手工抄纸体验”等。

立足于本土,文史界也持续发力,积极整理出版地方古籍。2015年,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牵头的《惠州文征》(上、中、下、外四编)发布,这是惠州历史上首次编纂,时间跨度最大、涉及作者最众、收录作品最多的乡邦文献总集,上、中、下三编收录唐代至民国时期惠州作者所写的文章,外编则收录汉代至民国外地作者有关惠州的文章。全书共286万字,涉及惠州籍作者200人,收录文章1163篇,全面反映了古近代惠州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惠州地方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利用是一项长期工程。记者从惠州市社科联获悉,在编纂出版文献丛书后,将进入转化利用阶段。届时将开展专项研究,鼓励专家学者,依托惠州社科规划项目等,挖掘古籍时代价值,推进古籍文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焕发岭东名郡时尚魅力”。促进古籍有效利用,完善古籍资源便捷使用机制,有序向社会公众提供古籍资源服务,提高古籍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推进数字化,统筹古籍数字化版本资源建设与服务,推进古籍专业数据库开发与利用,加强古籍数字化资源管理和开放共享。做好普及传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做好古籍大众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