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ulture Trends 南国风起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石上行刀 篆刻艺术千载流传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贺沁怡 发表时间:2024-08-12 11:23

文/贺沁怡

图/贺沁怡 王小虎

你是否见过这样有趣的传统艺术?仅凭一几、一石、一刀,方寸之间,朱白分明。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特有的艺术形式之一:篆刻。

篆刻作为结合书法(以篆体为主的书法字体)和镌刻(包括凿、铸、刻)制作的印章艺术,其起于春秋、战国,盛于汉,衰于魏晋,复兴于明,成熟于清。2009年,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此具有艺术性的篆刻,是否曾在岭南留下过痕迹?时至今日,在惠州,篆刻的存在又是如何呢?

中国早期社会制度体系诞生秦玺汉印

现存文字资料显示,玺印出现在人类社会中的时间较早。《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有着单独的称谓:“玺”(指在玉上进行刻制)或“鉨”(指在金属上进行刻制)。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天子之印独称“玺”,其余称“印”,“印章”一词便由此而来。后秦始皇实行书同文政策,统一整理六国篆书为小篆,其中,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汉,王莽定六书将印文称为“缪篆”,印章使用也于此时兴盛,史称秦玺汉印。

春秋战国到汉期间,篆刻(玺印)以实用功能为主。其作为交流之凭证或权力表征存在于世,只有少数的私玺(印)和图画印作观赏之用。在当时,还设有专门的铸印机构,并采用国家选拔的篆印人、铸凿工匠进行工作。据《中国篆刻史》记载,古玺(印)用途多达十一种。大到作为统治权力凭证的官玺(印)及代表个人信用凭证的私玺(印)(如秦·传国玉玺);或作为团结兄弟民族的凭证(如西汉·汉率善胡长);或向邻国表示友好的凭证(如东汉·汉倭奴国王);小则用于运送物件时的木匣封泥,防止别人拆开;或专用于殉葬(如汉·长沙丞相);或用于器物、烙木标记(如战国陶器·宋得)。由此来看,当时的人们欣赏篆书,于是乐于将篆书玺(印)以多样的形式使用在生活各处,而古玺(印)质朴、雄浑的风格,亦为后世的文人篆刻艺术审美观铺垫了基础。

文人篆刻艺术引领篆刻达发展高峰

自秦汉后,篆刻受到五朝制度体系冲击,导致篆法衰微,篆刻数量锐减。在此期间,玺印使用虽受到时代影响,篆刻却在悄然间发生了质变,其功能由实用转化为欣赏,铸造亦由工人制作过渡为文人刻印。

明代中叶,时逢书画收藏、鉴赏之风蔚然兴起,从中诞生了文人篆刻艺术,至此,篆刻复步入发展高峰。

明张应文《叙书画印识》中,罗列了百枚唐、宋时用于书画上的印章,可见书画盖印已在此时形成一股社会风气,在这些印章中,私印数量占比较高,尤以米芾印章至多,如“辛卯米芾”“米芾氏印”等等。除此之外,印谱、印学文章也在此时问世,直接推动了古玺印在民间的流传。

明代篆刻作为印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离不开文人的倡导和推动。其中,以文徵明、文彭及何震为首的印人,倡导自篆自刻,并以“六书”作为篆刻艺术的准则,以汉印为宗法理论。《岭南篆刻历》记载,明代中后期,众多岭南士大夫在外地为官或讲学游历,在此期间,接触到了印学中兴的江浙文人篆刻艺术,亲身见证了当地印学的兴起,继而使他们对自用印章的材料、篆法等有了新的审美要求。在江浙一带的岭南文人张萱、黎民表、邓玄度等人或亲自篆写印稿,或自篆自刻,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与江浙篆刻印风接步呼应。晚明活跃于广州的陈子升、朱光夜等印人也在此影响下,继承了秦汉印章的美学思想。平日里他们互相切磋篆刻技艺,逐步形成了典雅淳朴的岭南印风,为明末清初的岭南篆刻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岭南篆刻艺术兴盛离不开人为推动

岭南作为中国的最南部,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古时却因地理位置等原因远离政治中心,历史发展进程较缓慢。在早期古玺(印)已作为凭信工具在中原地区流通时,岭南尚未有国家形成,春秋活跃的越族亦并无属于自己的文字,相较于其他地区,岭南已落后些许。

那么,篆刻是何时传入岭南地区的?从文献记载可了解到,岭南印章的起源应是在秦统一岭南后。《魏石经室古玺(印)影》记载,最早有记录的岭南印章是秦官印“南海司空”。该印为铜印,有田字界格,篆法亦是秦标准官印印式的“摹印篆”,线条方中有圆,苍劲有力。到了汉代,地方政权由西汉南越国建立掌控。在日后西汉南越国宫署、南越文王墓的考古发掘中,共先后出土了玺印、封泥、陶器戳印近百枚,这些出土文物高度体现了南越国的工匠水平及社会制度,也证实篆刻已在岭南地区盛行,工艺亦日渐精细。

秦汉后,岭南篆刻发展紧跟政治中心政策跌宕起伏。明代,岭南文化艺术风气受江、浙一带名家呼应、影响后,岭南文人开始了自篆自刻,他们在切磋技艺、交流学习的同时,带动着岭南篆刻艺术也繁荣了起来。

在传播范围有限、车马不便的时代,岭南印学(专门研究篆刻印章的技法、发展)能大势兴起,离不开岭南地区自篆自刻第一印人的普及推广,此人便是张萱。

作为岭南地区篆刻文化有力的传播者,张萱生于1557年,别号西园、清真居士,广东惠州人。其于万历十年(1582)中举,官至平越知府、户部郎中,后归隐故乡修筑西园,潜心读书著述。他在南京任官时,结识了“南北两司马”王世贞与汪道昆,二人均是当时深嗜印学的名士,经常举办雅集,后张萱通过参加雅集与当地文人学士交游,对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遂加入其中。

张萱认为,通“六书”(汉字形体结构理论)才能在刻印中体现出严谨的篆法、稳妥的布局。张萱篆刻虽今不复存,但他所编撰的印学文章、古韵书籍,使后学印者能更好了解印章历史、形制,更快掌握篆刻技法。明代后期,除张萱外,还有夏宏、马元震、黎崇宣等岭南印人不遗余力地推广篆刻,从广州到南海,篆刻之风传遍岭南各地。

惠州篆刻爱好者带动篆刻艺术生生不息

据东江怪杰陈安邦介绍,20世纪初,他的二伯父陈仕熙是惠州当地的一名中学老师,同时也是一位篆刻名家;四伯父陈仕昉,是1949年前的书画名家。二人篆刻均是从印谱、印学文章中汲取知识,以自学为主。此外,生于1900年惠州市惠城区的秦咢生,一生从事书法艺术活动七十余年,其书法与印学成就在南粤书坛上影响深远,被称为“诗、书、印”秦氏三绝。秦老印风沿袭古玺汉印,加之其书法功底深厚,所作篆刻雄浑朴茂、气格高古,偶尔他还以甲骨文字入印,意趣盎然。广州文史馆馆长胡根天先生评秦老印风:“周印秦镌玉作堆,势兼铸凿挟奔雷。若非边刻分明在,会误秦钤汉拓来。”同时,秦老还精于印学,著有论印诗二十首,如《古玺》:从来古玺重周秦,印小栏粗孕古春。质感原关熔铸力,萧疏隽爽最怡人。

光阴荏苒,如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书写方式日渐式微,书法、篆刻仿佛已离时人十分遥远。殊不知,惠州篆刻印人盘龙卧虎,在岁月更迭下仍旧始终如一热爱着篆刻。近年来,惠州篆刻家正在以他们的方式为这门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也为下一代的文化传承播种下希望的种子。

据了解,惠州人秦国伟曾在2013至2017年间,与惠州当地一帮篆刻爱好者创办合江印社。期间,开展了多项篆刻相关的活动,如篆刻进校园、参与惠州市文化馆篆刻教学公益课、开展篆刻讲座等等。他表示,目前还有很多惠州民间篆刻爱好者之间仍保持着交流研讨的习惯,部分人还通过开课教学,进行着篆刻的传承。

“这是我哥哥和我一起刻印的内容,是不是很好看?”在惠州城区某教学课堂中,五位小朋友正在学习书法、篆刻。他们年纪普遍不大,但是专注力强,上课期间,默默坐在自己座位上做着自己的事情,有些小朋友聚精会神提笔写印稿,有些小朋友则全神贯注,一手固定印床,一手握着刻刀在石头上镌刻。其中一位小女孩向记者展示了她过往的篆刻印章合集,里面有单字姓氏印、双字名字印、吉祥语等等,甚至还有她喜欢的动画片人物印章。她甩甩手,俏皮地说道:“刻印很有趣!就是有时候印刻到一半,手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再继续。”

篆刻与书法、绘画相比,难点相对较多。如何在方寸之地做到既能表达感受又能表达作者思想;如何身心一致,刻出理想的效果……可见,篆刻传承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耐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热爱。但记者认为,给予惠州篆刻年轻一代充裕的时间,他们能将篆刻继续传承下去,迎接时代赋予的新融合和新挑战。

文脉链接

篆刻一枚单字姓氏印

文/贺沁怡

一枚印石,一把刻刀,一个印床,一盒印泥,一柄刷子,几张砂纸、宣纸,这便是进行篆刻不可或缺的用具。

篆刻以“磨石”开始。将选好的印石以印面放置在粗面的砂纸上,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圈打磨,每过数圈不停转换手捏印石的位置,致力于将印面磨平、磨细。第一遍打磨后,再将印面放置在较细面砂纸上进行二次打磨,步骤与第一次相同,不停转圈磨石,使得印面平滑,方便下笔书写印稿。

要想体会篆刻的“原汁原味”,笔者建议选择篆体作为临摹印稿的字体。过往,专业篆刻印人通过《甲骨文字典》《金文字典》及各种印谱学习、了解篆刻渊源和篆体,当下初学者亦可使用手机上的相关电子软件查询想刻字体的篆体形式,后进行临摹。据篆刻老师介绍,字体临摹有两种方式:一是“反字”上石,把字体镜面反转后的反字直接临摹到印面上;二是在宣纸上先勾勒出印面大小,在大小框内临摹字体,即印稿,再通过拓印的方式拓到印面上。后者适合于新手,能够准确地把握临摹印稿的情况,印面内容亦清晰干净。

因是笔者篆刻的第一枚印章,遂选择将姓氏作为首次篆刻内容。选好篆刻内容并临摹后,便进行到篆刻的下半程。

若说前半程是提笔,后半程则是提刀。为防止印石在篆刻期间伤到手指,需将印石固定在印床,还可保证印石“稳如泰山”。手握刻刀将其以倾斜的角度立在印面上,与石头进行点的接触,后以手大臂发力,推动手方向往前,在短促的“咔咔”声中,坚硬的印面上便出现了一道刻痕。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刻刀时,发力点需一直集中在刻刀与石头的接触点上,这样才可“下笔如有神”,呈现出既平稳又有深度的刻痕。反之,如未找到发力点,篆刻者易感到手臂疲累,刻痕深浅不一,印面坑坑洼洼。

因单字在印面上占据空间较大,即便是方寸之地,字体也颇为壮硕,因此,篆刻者需反复调整印石的位置,以右面下刀刻印的方式,将印稿临摹部分进行凿刻。在刻印期间,笔者认为,平衡是初学者篆刻时最难保持的事情。上一刀和下一刀之间、力道的不同、刻印速度的快慢,都会影响到印面呈现效果。虽然笔者在看见不平的刻痕后试图进行调整,但是刻痕并不会因为反复力道不均的叠加产生理想效果。在用刷子初步扫开积粉末的印面后,能更直观看见印面的不足。最后收尾时,笔者对字体笔画转角的位置进行了调整。篆体线条修长,字形却丰盈圆润,笔画转角处若由直角改钝,能给人一种柔和的观感,同时使整个印面更为完整。之后,印面需做清理,确保没有残留的石屑、粉末,并擦拭印面,去除残余的拓印墨迹,避免污染朱红印泥。

自此,篆刻一枚带有自家姓内容的单字姓氏印便完成了。整个篆刻过程因内容简单而不足两个小时,但笔者却在其中体会到了专心致志的乐趣,想来这也是一种按下生活缓慢键的方式。或许,看到此篇文稿的你,也可以进行一试,亲身体会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