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梁善茵 周欣怡 实习生 吴梓钰
6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下简称“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在广州盛大开幕,7月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际,与共和国同行,是目前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全国美展是对五年来美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中国画展区更是其中最受关注的展区之一,也是本届全国美展首展,万众瞩目。展览共收到全国各地选送的复评参评作品1296件,共遴选出入选作品698件,其中进京作品103件。
近年来,全国美展因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全国美展作为中国主流美术最重要的赛道,毫无疑问是以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引领的。但这不妨碍全国美展对其他表达方式的关注。”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认为,如今中国画面临丰富多样的题材,必须顺应题材变化来丰富中国画的语言,同时还要体现中国画的格调和写意精神,“这场展览给了我一些正面的回答”。
展览开幕之际,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林蓝,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尚辉:在中西古今之间达到一个结合点
中国画创新表现了新时代审美变化
羊城晚报:您曾说,特别期待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能够出现十余幅体现这个时代特征的精品佳作。如今这个期待实现了吗?
尚辉:据我从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到一些省市观摩到的全国美展创作情形及中国画展的进京和获奖提名作品看,可能还要超过我的预期。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无疑是一个有立场、有态度的展览。这个立场就是国家主流艺术的立场,这个态度就是真诚描绘现实、积极讴歌人民,把“真”与“善”作为“美”的灵魂的人民的艺术的态度。
五年来,时代在巨变、国家在发展,人民生活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与此相应,艺术创作上的自主意识也不断增强,特别是在中国画领域,守正创新已成为中国画当代性探索的发展观与方法论。而这些艺术之思无疑都会高度浓缩在艺术的探索之中,使全国美展真正成为新时代艺术审美的发动机、驱动器。如何通过作品反映美术界10年来所发生的新变化,本届全国美展无疑是一次大检验。它考量了艺术家们是否能够沉下心来,潜心艺术创作,是否能够真正沉入生活、扎根人民,并通过他们的作品真实地折射时代之变。
不是说每个时代所有的画家作品都是精品佳作,而是说具有时代创造性的艺术家的作品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代言人,每个时代的优秀艺术家可能屈指可数,但就是这几个艺术家代表了这个时代的艺术创造力和水平。所以我们看全国美展,不必从基数上去衡量其是否具有时代的经典性,那肯定是不切实际的要求。我们只要从中看到出现20余件可能是经得起考验的时代经典,就可称之为一届成功的全国美展了。因为,它们至少代表了这个时代艺术探索的制高点。从这个角度来看,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优秀作品还是能够满足我之前提出的期待的,这些作品正面回答了时代之问。
羊城晚报:有什么作品令您印象比较深刻?
尚辉:本届全国美展的特点之一,就是作品反映的生活面特别的广阔,比如以“神六”为代表的航天科技、深海载人潜水器以及智能机器人赋予的日常生活,等等,数字科技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我们特别期待用中国画这么古老的绘画去表现这种传统艺术语言很难描绘的生活样态,而中国画的创新也表现了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审美变化。
让我特别感动的作品是《回声》,它描绘了在中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青年科学家的崛起。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显然并不都是我们所想象的老科学家形象,而是代表着今天中国科学发展的青年科学家中流砥柱的形象,但画作并不是概念化的,而是通过具有光影感的既写实也写意虚幻的形象塑造,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社会变化之中人的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大变迁,感受到科学技术赋予我们一代青年人的精神气质。
在山水画作品中,《天下大同万国咸宁》用青绿山水表现世界大同。青绿山水画在20世纪的中国画变革中变化较小,人们一度认为这是个缺乏新变的画学领域,其基本艺术样式以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代表,青绿山水已经在传统中形成了独特的不变的艺术语言。《天下大同万国咸宁》则运用了山水画早期的平面布局转换空间的处理方法,把全球五大洲四大洋都画了进去,进而表达天下大同的人文理念。这种表达就是新时代赋予传统青绿山水画的创新性发展的案例。
在花鸟画题材上,古人往往通过松竹梅兰表达文人心境,传递人格品行的象征寓意。在花鸟画《万物同天》中,作者将我们熟悉的动植物有序有机地融入同一个画面中,营造了生态和谐共处的画面关系,融合了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在色彩之中使用没骨写意,创作出具有东方美学意蕴的现代花鸟画。
中国画的格调是中国画写意的灵魂
羊城晚报:工笔与写意的关系,是如今备受关注的议题。
尚辉:20世纪以来中国画发生过至少三次大的论争,每一次论争涉及的都是中国画需要向前探索,向前迈进,但另外一方面这种探索和迈进一定会损耗中国画的某些内在元素和品质,比如说写意精神问题、格调问题,有关中国画不太像中国画、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衰落,或者这种笔墨已经和传统文人画差得太远,等等。每当有这样的议论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画已处在发展和创新时期,与此相应的则是出现逆袭思潮,不断回到中国画的原文化形态、原表现性的方法乃至中国画的精神和品格等,都成为与创新发展相对立的另一种学术制动力。这便形成了中国画一种独特的发展路线,是一种轮回式的发展和探索。
有很多专家、业界人士包括普通老百姓一直诟病当代中国画发展缺少大写意的绘画作品,工笔繁盛、写意衰落。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我想说,中国画的写意形态并不都是徐渭、八大那一种,还有沈周、文征明秀雅的一路,更有顾恺之、周昉、张萱、顾闳中等精工的半壁江山,因此,不能用大写意作为中国画写意特征的一种风貌。客观说,在图像时代,机器视觉已改变了裸视经验,中国画正在经历机器视觉对裸视笔墨经验的改变,本届中国画更加深刻地体现了这种几乎是不能逆转的时代之变,如何迎接这种变革,是理论家与艺术家共同面对的时代之问。
羊城晚报:对于全国美展存在的争议,您怎么看?
尚辉:今天我在现场看展,对本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的最深感受,就是作品没有之前有人所说的“工笔画抄袭照片”画得特别僵硬死板的问题。我们不能保证所有作品都没有这个问题,但我们要看到能够代表这个展览的优秀作品,较好地处理了现代性视觉之变中的写意精神表现问题,以及在汲取写实造型上对照片图像化的规避。从这个角度看,本届展览的创作题材、艺术语言是丰富的,体现了当代中国画发展的多元面貌。
今天中国绘画面对的丰富多样的题材,也必然出现如何发展和探索现代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笔墨语言问题,完全用不变的传统笔墨语言来衡量这种新变化,肯定不会得出客观公允的判断。当然,本届中国画展作品也暴露了艺术家人文素养亟待提高的问题,中国画的格调才是中国画写意的灵魂!体现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不止于笔墨,更难在这个地方。今天的展览,至少在这个问题上给了我一些正面的回答。因此,我认为这个展览特别值得去观看,去进行学术探讨。
全国美展代表着五年来中国画发展的成就。这五年里,中国画有发展成就,也有负面清单,比如缺乏写意精神乃至失去这个画种的绘画特征,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警觉,但更要告诉大家,中国画展的优秀作品在处理中与西、古与今之间的关系上,如何能够达到一个新的结合的点。
羊城晚报:本次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在广东举办有怎样的意义?
尚辉:中国画展是全国美展的重中之重。这次展览在广东举办,在某种意义上回到了现代中国画变革的起点。近代以来,康有为曾提出“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的主张,而岭南画派则提出“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变革思想,这都是广东人开风气之先而提出的,对于现代中国画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命题。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指引这百年现代中国画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基本方法论。这个方法论直到今天仍没有失去它的有效性。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的举办,以及作品所呈现的当下中国画探索的样貌,让我们再一次探讨和思考,现代中国画发展如何与传统文人艺术传统有机融合,如何处理和外来艺术因素的相互关系等问题。我们走了这么多年的探索道路,现在又回到了广东举办这个展览。我认为,这个展览有它的历史纵向感,也有现实的当代性。
林蓝:广东呈现给全国观众的中国画盛宴
这是广州时隔35年再度承办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近年来,广东美术创作一路高歌猛进。在这场全国美术界五年一度的“奥林匹克”盛事中,广东共有49件作品入选,数量全国第三,其中进京作品14件,数量全国第一。
广东美术传统深厚,近年更出台落实一系列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新举措,为承办本次展览积累了多重优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林蓝表示,本次承办大展,更对广东文艺创作起到显著推动作用。“这个过程本身的意义甚至重于结果。”
羊城晚报:广东承办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有怎样的优势和底气?
林蓝:五年一度的全国美展是中国美术的“奥林匹克”。感谢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把其中最重要的中国画展区交给广东。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展览的筹备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广东有很优厚的美术传统,百年前这里诞生了岭南画学,延续至今。今天,广东形成了老中青批次衔接合理的作者群。在历届的全国美展中,广东的入选作品数量历来都是前三,多次获得第一。
依托于广东本身的经济优势,广东的文化场馆建设,为展陈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近年来,广东几大场馆相继建立起来:广州美术馆新馆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不含公共区域),即将建成的深圳美术馆新馆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珠海古元美术馆改扩建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2万平方米。短短一年间,近30万平方米的公立美术馆群在我们湾区矗立,这是少有的美术现象。
这几个优势决定,广东有能力、有决心去承办这个最重要的展。
羊城晚报:为了筹备此次展览,广东做了哪些工作?
林蓝:一年来,广东为展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面对数量庞大的全国作者和作品,我们做了一系列的方案。前前后后、一轮一轮地细化了十几个方案,包括宣传、组织、筹备、后勤等等。要推出一次好的展览,关键在于背后是站着一群好的作者,推出一批好的作品,所以创作组织是关键。
广东是以“点—线—面”来组织参展创作的:“面”是通过广东21地市与省美协艺委会广泛发动;“线”是依托重点美术创作机构有效组织、长线跟进,譬如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画院、广州画院、广州雕塑院等;“点”则是围绕重点作者、重点作品、重点题材,给予大力的指导。
羊城晚报:这次的展览有怎样的亮点?
林蓝:这次的展览确实从内容到形式都百花齐放。
内容上囊括了大小题材。题材涉猎探海上月、高铁飞机等等,大国重器、城乡建设、绿美乡村都纳入宏阔的艺术视野。近700件作品在有限的尺幅里展现了作者们对生活、对时代火热的感受,充分展现大国气象。同时也看到很多小切口、小情调、小题材。比如一楼展厅里的《小兄弟》,描绘小朋友之间的友情,在写实人物最严谨的结构里展现了大写意的可能性,这还是一位女作者画的。由此看到,小题材也可以展现出大气魄、大笔墨、大写意。
在形式方面看到了广阔的探索可能性。一方面看到了守正,各省的作者在传承千年中国画传统上都做得非常好,尤其是浙江、江苏的作者,对江南笔墨传统的运用显现出了雄厚的功力。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创新,譬如应对新题材,面对新内容,年轻一代探索了新的方式去表现,不囿于传统,体现了近五年间这批作者对于技术、思想、艺术的探索。
我期待,这是广东、广州呈现给全国观众的一次中国画的视觉盛宴。
羊城晚报:本次承办大展,对广东的文艺创作起到怎样的作用?
林蓝:这次承办大展,对广东的艺术创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组织动员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好作品、好作者,他们也不断前进。这个过程本身的意义甚至重于结果。对于创作者来说,应对本次“奥林匹克”心态非常重要。我认为,还是要拿出自己热爱的、藏于心底的东西,拿出从心底里面想去表现的、有温度热度的东西,从而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视觉艺术必须有相当的技术高度和深度才能服众。我看到了艺术家们精良的艺术制作、自洽的艺术语言,也看到他们的思想是有时代气息的。
年纪稍长一点的作者,也在不断精进艺术,不断求新求变。比如今年刚满60岁的周正良老师,原来是以人物画见长,但这次他以重彩浓墨、近乎抽象表现的大写意花鸟画入列进京作品。可见,艺术对我们来说,是一生都在不断精进的过程。艺术是创作者外溢的思想镜像,人生跟作品是连接在一起的。老中青作者在不断探索自己的人生,完善自己的创作,我想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艺术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