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UANGDONG 广东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国家大奖中闪耀广东力量|羊晚政见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黎秋玲、李钢 发表时间:2024-06-24 22:20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会上,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并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项。党中央号召,全国科技工作者要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及全体获奖人员学习。

翻阅沉甸甸的获奖名单,我们清晰看到一位位鲜活、闪亮的榜样人物名字,有不少,来自广东。

榜样是一个时代的标杆。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是我们要追的星——

两位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殊荣,分别是85岁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院士和61岁的凝聚态物理领域科学家薛其坤院士。其中,薛其坤来自深圳,是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

会上揭晓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广东牵头的14个项目分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在这一串串奖项上,也都撰写和镌刻着一个个科创者的名字。

细数广东省的获奖项目名单,不难发现,在14个牵头项目中,来自广东高校的有8项,占据“半壁江山”。由此可见,广东的高校力量,依然是广东创新的主力军。

作为“985”高校之一的中山大学,此次有5项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的身份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

同为“985”高校的华南理工大学,则以该校杨中民教授团队完成的“高效发光玻璃复合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也是2023年度广东省唯一牵头获得国家技术奖发明奖的单位。

作为广东高校的代表,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均坚持“四个面向”,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并将科学研究方向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于近年来均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

高校,尤其是顶尖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时也是推动前沿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获奖情况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广东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高层次人才引进成绩斐然。

这得益于人才强省建设“五大工程”(战略人才锻造工程、人才培养强基工程、人才引进提质工程、人才体制改革工程以及人才生态优化工程)的扎实推进,广东打造出培养人才的土壤,积极推动引才机制,做好人才服务工作,让高端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另外,广东在研发经费、人员投入方面,也非常舍得下“重本”——

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9%,全省研发人员突破135万人,连续七年全国第一,相比2013年研发人员数量翻了一倍……这些位居全国首位的主要科技指标,有力支撑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排名全国第一(截至2023年数据)。

从获奖名单来看,我们还注意到,广东很多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于解决广东发展的实际问题。例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团队、马骏院士团队致力于鼻咽癌这一“广东癌”,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实现多项重大突破。

又如,针对芯片等“卡脖子”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中, 广东工业大学牵头的“面向高性能芯片的高密度互连封装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等成果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作为参与合作单位共取得8项奖励,可谓收获颇丰。

再如,广东省提名的《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港珠澳大桥最大的作用,就是促进硬联通,在此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布局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此过程中,“一小时工作圈”逐步形成,粤港澳三地理念对接、规则对接和标准对接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将极大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抓创新不问‘出身’,能给国家作出贡献的,就是最重要的”。

科学事业,薪火相传,才能拾级而上、登高望远。

广东历来重视人才,视人才为珍宝。今年2月18日,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人才专题分组讨论会上,特别向全球人才发出邀约,提到要紧抓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重大机遇,始终视人才为珍宝,坚持全球视野、需求导向,进一步高标准精准引进人才;坚持固本强基、提质培优,进一步高质量自主培养人才;坚持授权赋能、提升服务,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诚挚邀请海内外人才走进广东、选择广东、创业广东、扎根广东,在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热潮中,挥洒奋斗激情、迸发创新活力、书写精彩华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向各位获奖者学习,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火热实践中汇聚磅礴力量。

文|记者 黎秋玲 李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