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ndustry Trends 新理念新业态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出题方“解锁”多维赛题!第三届琶洲算法大赛华南赛区宣讲会举行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马思泳 海宣 发表时间:2024-06-03 23:03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海宣

图/通讯员提供

近日,第三届琶洲算法大赛华南赛区宣讲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今年的大赛紧抓AI大模型、AIGC行业热点,设置算法优选赛、创新应用赛、AI大模型挑战赛三大赛事组别,并联合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面向全球设立14道赛题。

宣讲会现场详细介绍了今年比赛的赛制、赛题等基本情况,多位出题方代表就智能供应链、GigaVision挑战赛、政务服务行业大模型训练赛、司法行业大模型训练赛等赛题进行解读,并依托案例解读了大模型产品赛,便于参赛者们深入了解今年推出的AI大模型大挑战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大赛面向国内外开设5个赛区,并首设赛区晋级制度,赛事规模扩大、创新不止,将于8月份开始复赛、9月20日在广州琶洲举办总决赛。


AI大模型竞技盛宴,千万奖金助力创新

据悉,本届大赛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合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海珠区人民政府、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共同承办,于4月23日正式启动。

与前两届相比,今年的琶洲算法大赛更聚焦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两化所工业大数据总监赵志海现场介绍,大赛聚焦AI大模型、AIGC行业热点,定向邀请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生态合作企业、行业协会参与出题、发动征集、评审、参与活动和寻找技术合作及商业落地机会,目标参赛企业、人才队伍超过5000支。


“我们今年在赛题设置上下了很大功夫,涉及领域与最先进的算法发展方向、产业实际发展相结合,可以‘顶天’也可以‘落地’。”赵志海说。今年大赛既注重算法技术的基础性,又强调产业应用的落地性,设置算法优选赛、创新应用赛、AI大模型挑战赛三大赛事组别,联合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面向全球5大赛区,设立14个赛题。

如此多的赛题,参赛队伍如何晋级?赵志海介绍,大赛将选出赛区冠军队伍50支(以赛区为单位,每赛题各一支),赛题冠军队伍、赛题亚军队伍、赛题季军队伍各14支及全球总冠军队伍一支。除了给予奖金以外,参赛者若选择在琶洲创业或推动项目落地,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的落地扶持资金,并提供社会投资、人才落户等配套扶持。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通表示,此次算法大赛不仅是人工智能技术比拼的舞台,更是技术应用落地的重要推手。大赛特设的创新赛题进一步促进国际合作,并给予参赛者更多的政策扶持及相关优惠措施。他提到,希望琶洲以此为契机,构建更为健全的算法产业生态系统,培养更多高素质科技人才,全方位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深度融合与进步。

赛题各有特色,出题代表逐一解答

今年算法大赛的算法优选赛得到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吉利汽车、京东零售、美的集团和亚马逊云科技的大力支持,将围绕视觉识别、智能驾驶、物流优化、供应链优化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提供专业的行业数据集和指导。

宣讲会现场,来自美的集团美云智数公司AI算法资深专家梁礼欣解读了“离散制造行业车间智能排产调度”赛题。该赛题出自美云智数的产品之一——数字供应链,旨在合理分配生产资源,达到对个性化、差异化产品的生产优化。

在创新应用赛赛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合GigaVision 挑战赛组委会,基于一系列视觉智能前沿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十亿像素级视觉智能”算法赛题。值得一提的是,GigaVision 挑战赛作为全球首个针对大场景、多对象及复杂关系问题的智能算法比赛,去年吸引了全球超1000支队伍踊跃参与,今年与第三届琶洲算法大赛强强联手,有望再创新高。


AI大模型挑战赛作为今年一大创新探索,围绕成熟落地的大模型应用开设AI大模型产品赛,与“中国法研杯”联合合作推出司法行业大模型训练赛,并特邀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设立政务服务大模型训练赛,聚焦应用层面考验大模型及其背后的算法水平。此赛题的初赛着重考察技术方案和案例的创新性与完整性;复赛则通过实际调用接口获取答案进行评分;决赛以答辩形式进行,综合复赛成绩和答辩表现,选拔出最终优胜者。

为探索大语言模型在法律行业的应用前景,智谱AI、深圳数据交易所、安硕信息在今年度大赛上推出“GLM 法律行业大模型挑战赛” (注:GLM是智谱AI推出的基座模型)。

宣讲会上,深圳数据交易所AI业务主管王吴越对“GLM 法律行业大模型挑战赛”赛题进行解读。他指出,在当今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法律领域面临着诸多实际应用问题,急需借助先进技术解决。因此,GLM法律行业大模型挑战赛是一场提高和检验参赛者工程化落地能力的竞赛,以期推动法律类人工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