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elebrity 岭南人物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凌云壮志薪火相传 五邑子弟飞天报国 82名江门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单受关注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陈卓栋 发表时间:2024-04-16 09:45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日前,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相关信息,当中有名有姓的江门籍英烈共有82名。简单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等信息背后,隐藏着一段五邑子弟投身中国航空事业的传奇故事。

在中国航空史上,江门五邑子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冯如开启现代中国航空史篇章;海内外五邑子弟浴血祖国蓝天、用自己的身躯筑就抵抗日寇的空中长城;新中国成立后,五邑籍科学家为中国航空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凌云壮志未曾消,百年前生根发芽的航空梦,在如今的江门大地依然茁壮成长。

飞天壮志“身为之倡”

在本次公布的江门籍英雄中,有4位来自江门恩平。而这里也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乡。

公开资料显示,冯如于1884出生于恩平牛江镇杏圃村。在他出生前75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真正意义的首个航空器。而在杏圃村这一偏僻村庄,当时村民们对此并不了解,只是通过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描写雷震子的情节,幻想“飞天”情景。这个故事也深深影响了童年的冯如:“人能不能造一双翅膀飞上天?”

12岁时,冯如跟随舅舅前往美国。在那里,他见识到机器工业的强大,内心受到巨大触动。通过10年半工半读,他掌握了机械和电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了很强的设计、制造能力。这为他未来的航空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自制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听闻此事的冯如心中“飞天”种子萌芽。而在随后两年,日俄两大列强在中国东北厮杀,百姓横遭浩劫,中国领土被强盗私相授受。这不仅激起了冯如的爱国心,更让冯如意识到航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日、俄战事大不利于祖国,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以其制一战舰,费数百万之金钱,何不将此款以造数百只飞机,价廉工省。倘得千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从此,他立下了航空救国理想:“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随后,在五邑华侨黄杞、张南和谭耀能的支持下,冯如在美国成立广东制造机器厂(后改名为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家航空器制造企业。几经失败与尝试,1909年9月,冯如造出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架飞机“冯如1号”并试飞成功。两年后,冯如研发制作的“冯如2号”,其最高时速及飞行高度等均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1911年2月,冯如带领公司技术骨干、机械设备和造好的飞机回国,在广州燕塘设厂制造机器和飞机。当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冯如组织北伐飞机侦察队,加紧制造飞机。他花了3个月的时间,装配成一架飞机。这是中国国内生产的第一架飞机。

可惜天妒英才。1年后在一次飞行表演中,冯如驾驶的飞机失控坠地,冯如最终伤重不治。在短短的29年人生中,他全力投身于中华民族的“飞天”事业中。此后百年,众多五邑子弟继承冯如的未竟之志,翱翔蓝天。

“邑侨”架起航空天路

记者梳理江门籍英烈的背景时发现,他们的学习经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国外接受飞行员培训、一类是在民国初年的广东航空学校接受教育。而这两种经历,都与五邑华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冯如研发飞机开始,旅外五邑华侨对祖国航空事业发展给予极大支持。根据《民国时期的华侨航空学校》一文记载,1915年,受孙中山委托,旅美江门台山华侨黄伯耀创办了美洲飞行学校。由此拉开了旅外五邑华侨办航校的序幕。同年,台山华侨伍平一在菲律宾创办航空学校;1924年,旅美台山华侨黄毓沛在芝加哥创办三民飞行学校;1931年10月,旅美台山华侨梅志新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创办了波特兰美洲航空学校……这些学校培养了大批华侨飞行员。这些飞行员随后大都回国、成为抗战期间中国空军骨干,其中就有此次公布信息的苏英祥、雷国来、林觉天、黄新瑞、黄元波、陈锡庭等江门籍英烈。

1924年,为培养中国革命空军骨干力量,孙中山在广州创办“广东军事飞机学校”(史学界称为“广东航空学校”)。《民国时期的华侨航空学校》一文记载,广东航空学校无论在初创期还是步入正轨后,都得到了包括五邑华侨在内的华侨群体支持。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8位校长中,就有黄光锐、周宝衡、胡汉贤等五邑籍归侨。此外还有众多五邑华侨在广东航空学校担任各种教务及管理职务。朱钧球、黄成章、黄瑞稳、吴伯钧等江门籍英烈就是在这家航校接受培训。

记者还发现,除了创办航校外,五邑华侨还从管理架构、工业基础等方面深度参与了初创的中国航空事业。据史料记载,1918年初,孙中山在大元帅府下设立航空处,首任处长是江门鹤山籍美国归侨李一谔。1919年6月,航空队成立,队长是台山籍华侨陈应权,队员有台山籍华侨蔡司度、李少毅。这是中国早期空军的雏形;已故五邑大学教授梅伟强曾介绍,台山华侨梅龙安和开平华侨周宝衡、林福如在韶关开办飞机制造厂。该厂成为当时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飞机制造厂,其生产的霍克三式飞机,在抗战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抗战期间,五邑华侨也慷慨解囊,为国捐款购置战机。据统计,抗战期间,美国华侨仅购买飞机的捐款就达200万美元,所购飞机在60架以上,其中半数以上为五邑籍华侨所捐献。

血肉铸就航空长城

自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轰炸日军上海军械库及黄浦江日舰开始,数十位江门五邑籍飞行员在祖国蓝天与日寇浴血奋战。据不少军史研究者考据,在对战日本木更津航空队、鹿屋航空队、加藤联队等王牌联队以及加藤建夫、三轮宽等王牌飞行员时,均闪现着五邑子弟的身影;此外五邑子弟也参加了抗战初期传奇的对日“纸片轰炸”行动。

鹰击长空、战绩彪炳。已故五邑大学教授梅伟强曾介绍,有材料说,抗战期间,中国空军飞行员34人共击落日机63架,其中仅台山籍飞行员黄新瑞、陈瑞钿、黄泮扬、马庭槐、苏英祥、朱均球、马国廉、伍国培、余平想等9人就击落日机22架,另与僚机合作击落8架,创造了辉煌战绩,涌现了陈瑞钿、黄新瑞、马俭进等“空中飞将”“虎将”。

但由于战机数量比例悬殊、加上战机性能落后,不少五邑子弟血洒长空。黄毓全成为中国空军抗御外侮捐躯第一人;黄新瑞以老旧战机迎战日军新锐“零”式战机,最终头部受创伤重不治;吴汝鎏座机被击中油箱,坠毁爆炸……

英烈牺牲,国人同悲。当时一份海外华文报纸,向海外报道张益民等五邑航空英烈事迹:“张益民君,开平人,乃自费留美航空毕业生。1934年同本校一届毕业生黄子沾、张锡庭、谭国材、林联清等,一齐归国……后奉令移防另线,途次遇我机三架被敌机数十架追击,张君遂迎头与倭机战,击伤敌机数架。敌怒,并舍追我三机,将张君之机包围,卒因众寡悬殊,当时殉国。”

正当中国空军战力衰竭之时,身处海外的一群五邑青年,承继“同乡”遗志,回国筑起空中长城。1941年,陈纳德将军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后改为第14航空队,又称飞虎队)。旅美华侨踊跃参军。根据台山市博物馆资料显示,成立于1943年的飞虎队地勤队和987通讯连,有1600余人,其中95%是华裔,大部分是江门五邑籍青年,尤其以祖籍台山的华侨居多。飞虎队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段,保住了重庆、成都、昆明等地的制空权,维持了人类战争史上条件最艰苦的空中运输生命线“驼峰航线”,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坚实基础。其中,五邑华侨厥功至伟。

航空人杰层出不穷

记者还发现,这批江门籍英烈中,不少人与其他五邑名人有着奇妙的渊源。

1938年,新会名人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与夫人林徽因在前往昆明的途中,遇到了正在往昆明撤退的杭州笕桥中央航校的八名学员,其中便有祖籍新会的黄栋权与祖籍鹤山的林耀。他们为病中的林徽因提供了不少帮助,由此与梁思成、林徽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40年在昆明,这些学员一致请求梁思成全家前来毕业礼观礼。因为学员们无法与沦陷区的父母取得联系,梁思成与林徽因便成了他们的“名誉家长”。令人悲痛的是,包括黄栋权和林耀在内,八名学员在随后4年的空战中相继殉国。作为“名誉家长”的梁思成与林徽因,一次次收到了他们的噩耗与遗物。八人中,最后一名牺牲的是林耀。林徽因接到林耀噩耗时,正是同为飞行员的三弟林恒殉国3周年,悲痛的她写下《哭三弟恒》长诗,哀悼她的“弟弟”们。

在黄栋权和林耀浴血蓝天之时,1941年,冯如的小“同乡”冯培德出生。日后,他成长为我国著名的飞行器导航控制专家。

林耀牺牲5年后,1949年10月,梁思成之弟梁思礼学成回国。日后,他成为了导弹控制专家,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

而到了1980年,祖籍新会的空气动力学专家李椿萱回国,从事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亲,正是此次公布的其中一位江门籍英烈梁慷荣。

五邑人,航空梦,洋洋洒洒百年史。时至今日,航空强国已嵌入五邑人精神世界当中。江门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为我国无人机制造产业贡献力量,也为江门“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近年来,每年都有江门学子被空军招飞录取,成为准飞行员。从百年前冯如飞天,抗战期间英烈殉国,到如今江门人“造飞机”“开飞机”“设计飞机”,航空强国征途,五邑人从不缺席。

82名江门籍英烈名单

新会18人:陈庆柏、陈置、黄栋权、黄继志、李鸿龄、梁慷荣、梁鼎茂、刘如柏、聂盛友、欧阳富、谭卓励、吴汝鎏、萧国英、余子刚、叶茵如、蒋光庭、林国强、李中全;

台山36人:岑铿、陈锡庭、黄毓全、黄扬祥、黄波、黄瑞稳、黄成章、黄新瑞、黄荣发、黄普伦、邝正始、邝荣昌、雷国来、李振奇、李炳辉、廖兆琼、林联青、林觉天、刘富庆、马国廉、麦振雄、盘贻普、容广成、苏英祥、谭寿、吴国培、余喜泮、余拔峰、余炳蔚、朱均球、甄天让、冯星航、马耀庭、陈光德、丘鹤轩、朱仕儒;

开平19人:关孟祝、关俊杰、关万崧、关炳权、黄广利、黄元波、司徒坚、谭笑俨、谭兆明、吴伯钧、张益民、张森、张泽博、张国庆、周励松、周仕镛、周景儒、周竹君、梁仁;

鹤山5人:李其嘉、梁松宁、林耀、冯永勤、吕树勋;

恩平4人:岑泽鎏、陈世雄、吴凯、冯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