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遗珠——“南越国木构水闸”作为古代智慧的结晶,见证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何赋能文化遗产,赋予遗址新的生命力与活力,近年来备受关注。近日,在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现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的师生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手法,对南越国木构水闸和水文化的主题进行了深度挖掘和表达,以水为媒,穿连古今,展现出文化传承的新意与新义。
这场“艺启千年——南越水闸立体形态创作展”在西汉南越国水闸遗址展厅(广州市越秀区光明广场B1)举行,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学生主创的18件当代作品和5件大型装置艺术,围绕着“千年水闸”,在围廊和尾厅展现青春气息。展期至4月28日,开放时间为每日10时-22时。
跨界合作让遗址焕发新活力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黄洪流表示,这次“跨界”合作,是该院(南汉二陵博物馆)与馆校共建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以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方面的又一次新路径、新模式探索。
策展人陈烨表示,南越水闸及其文化内涵为学生们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和元素成为激发创作的源泉。这是一次文化与艺术的奇妙碰撞。与广东省一流课程《设计基础(立体空间)》的深度联动,水闸遗址打开了与年轻人跨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作品创新的表现力为遗址带来新的气象,学生们的重新诠释和创作呈现出年轻一代对文化与历史的理解与认识,并在当代语境的共鸣中激发出更多人对遗址的关注。同时,遗址所在展厅较为开放的场域,也让更多市民能够有机会走进现场,与作品深度互动。
课程主要授课者,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教授欧阳莉分享了这门“广东省一流课程”与考古遗址深度联动的过程。她说:“这门《设计基础(立体空间)》课程已持续多年,但这是第一次把为期三周的课堂‘搬’到了遗址空间。学生有了更主动了解和创造的意愿,无论是对历史、对广州,还是对他们的作品。”她说,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设计和创新能力,更是将最新的智能技术融入创作中,实现了人与AI的创新对话。
多元角度挖掘南越水闸文化内涵
在展览现场,装置《木的语言》以其别致的造型吸引了不少观众合影打卡,作品虽然是坚硬的木质构成但是却透露出一种柔韧灵动,像是迸溅的水花,木条本是被砍下的树做成,在此宛如重获生命。谈及这件作品,作者周沁彤、黄碧瑶等分享了其创作灵感,“我们以南越国木构水闸为灵感,其中千年不腐的木头给我们以很大的感触,既为古人巧夺天工的技术惊叹也为木头本身的特性感动。在拼装木条本身的时候我们对最后整体的效果尚不明晰,在拼完所有木条准备组装的时候这件作品的最终样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几乎可以说是木头本身在表达。”
“缠丝结木构,吐纳倚框虚。” 在装置作品《乱•序》中,主创们用钢丝去塑造框架,钢丝的可塑性也正是水系变迁的可塑性,变化再变化,反映历史的变迁。“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感受古代水利工程的魅力。”主创陈佳仪、黄映珊等如是说道。
作品《守》采用抽象形式,将传统水闸的结构与水的运动轨迹相结合。雕塑的核心是一个红色的球体,代表着生命之源——水珠,同时也寓意着充满活力与生机。“雕塑的黑色波形结构体现了水流的动态,水闸在控制洪水时的流动,表现南越水闸对于土地和人民的守护。同时这些曲线同时呼应了水闸在文化中的曲折与流变,象征着南越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 作者刘津榕分享道,“材质上,使用了硬材料,赋予了雕塑以刚毅的品质,象征着南越人民不屈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品《水流如歌》以水为灵感之源,展现其蓬勃的生命力与不息的活力。水流的流动与涌动,是岭南水系文化中的灵魂所在。竹片的编织与旋转,巧妙模拟了流水的动态美,绘制出优美的线条。它引导观众感受水流的节奏与变化,揭示了岭南水系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庄韵怡表示,自己是借助了竹片的天然特性,作品通过编织与旋转,营造出流水的动态美感。空间的交错,宛如水系间的相互联系,呈现出水波荡漾的生动画面。从多个角度观赏,观众仿佛能够感受到水流的韵律与变化,看到水系的交汇与分流,或是水渠间的节奏跳动。
作品《蓝瑛纵横》则通过亚克力板的软硬碰撞和颜色呼应,地理信息被立体化和抽象化展现。六个不同朝代的广州地图模型,采用时间顺序排列,辅以蓝色马克笔暗示广州的水城特质和周边河流。不仅展现广州从古至今的地理变迁,也通过俯视方式,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广州水系和海洋的蓝色意象,引发对历史和地理变化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