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范晗越报道:3月26日至27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指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及香港工程师学会共同主办的2024内地与香港建筑论坛在广州举行。据了解,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已在内地省、市成功举办了十九届内地与香港建筑论坛,为内地与香港建筑领域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桥梁纽带和共享资源平台。
2024内地与香港建筑论坛首次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以“深化内地香港建筑领域合作,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分设一个主论坛与粤港澳大湾区建筑科技创新应用技术交流会,内地建筑市场制度与香港业界机遇研讨会,产业测量及造价咨询专业技术交流会,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及城市规划经验交流会共四个分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岳清瑞以及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地与香港有关政府部门、协(学)会、专业机构、建筑业龙头企业等的政界代表、业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工程建设标准与国际市场”等热点主题展开了高层次、跨区域、多领域的思想碰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以“理论·人才·团队-为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而设计”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将自己建筑创作构思的源点归纳为包括“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两观三性论”,并以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馆、广州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堂等建筑为例,讲解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向参与论坛的业界代表介绍了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他表示,当前我国钢结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依然存在行业集中度低,产业链协同程度不足等问题。对此他从科技赋能、智能建造的领域出发,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式展开了探讨,并展示了基于智能集成控制的一体化钢结构工作站,以及未来有望实现的基于钢结构智能建造的云端建造工厂。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潘巍教授以当前建筑行业趋势之一的“模块组合建造(MIC)”为题作主题分享,MIC在中国香港已经发展多年,从2018年9月完工的第一个混凝土结构MIC项目将军澳百胜角消防处纪律部宿舍,到近期完工的第一个MIC简约公屋,共有92个MIC项目通过IPA准入,涵盖了从公共事业建筑到私人住宅的多种建筑类型,在降低建筑成本、提升现场效率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论坛上,广东省住建厅和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签署合作意向书,一批广东省培训机构、建筑及工程相关协会分别与香港建造业议会、协会和学会签署协议或倡议。此外,论坛还为内地与香港建筑企业代表组织了“一对一”洽谈,实现面对面寻商机、凝共识、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