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江冰】幸好还有“汉正街”,让我回望与湖北菜的缘分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江冰 发表时间:2024-03-11 10:59

许久没吃湖北菜了,说来也奇怪:按移民人数看,中山大学学生被戏称“江湖派”,即江西湖南湖北人来广东者众。但广州眼下湘菜独大,甚至那些“新概念湘菜”摇身一变华丽转身,直接打进了广州“顶级消费”的珠江新城。

相比之下,鄂菜赣菜餐馆一年比-年少。是湖南人能吃苦会变招,还是湖北江西人不够进取?

1c8d40e483b5458a0b0849e6cefc0074_.jpg

幸好还有“汉正街”,一看店名就是老武汉的底气。

500年的汉正街是大武汉的骄傲,曾有“天下第一街”之美誉,明朝时就是“天下四大镇”汉口镇的码头。

我熟悉的武汉作家池莉就一写再写,使其名扬天下,《汉正街》电视剧亦曾风靡一时。

武汉人早餐称“过早”,热干面、豆皮那是大家津津乐道,连在武汉读过书的“武大郎”们也以此为傲。

去过几次武汉,洪湖莲藕排骨汤是头牌必点,莲藕的“面”与鲜,那就一绝;正所谓:

藕房素白万丝同,蕖节玲珑七窍通。

滋补佳珍传世上,甘甜清脆贡盘中。

还有藜蒿炒腊肉、炖武昌鱼、白苔菜、沔阳三蒸,等等。

c31bd2a4121ce82ca2f56c8da6925ea4_2(1.jpg

7eac175be0ed91aae1f9aa73f515f813_2(1.jpg

以武汉为首的湖北鄂菜到底咋样?

我特地询问了武汉出生、后来在京穗生活,识多见广的楚大姐,她爽快地告诉我:

——武汉没有名菜,但凡到武汉被请吃饭,必有几样武汉人傲称通晓全国的食品,那就是排骨藕汤、珍珠丸子、粉蒸肉、武昌魚、豆皮、热干面、面锅糯米巴巴等,满桌子堆得高高的,加起来不超过三百块钱。

——朋友之间相约的语言多是”有空到我屋里来喝汤呀”。

——我年青时主创一部短科技片在武汉大学写脚本,当地演员带我们去毛主席吃过的馆子:东湖武昌鱼,小陶园鸡汤,老通成豆皮,法国留学生创开的牛肉面。

b7c05c3916debb80a4b88564b6849d79_2(1.jpg

上世纪80、90年代,广州也开了几家湖北菜饭店,广州大桥南头的“手拉手”时常光顾,物美价廉。还有一家深圳“湘鄂情”,也印象颇佳。

后来,不知市场如何洗牌,广州的湘菜川菜逐步壮大,而湖北江西的鄂菜赣菜渐渐式微。

广州先烈中路有一家“楚天”饭店,不知还在否?店里可全是武汉人傲气的“名菜”。

幸好还有眼前的“汉正街”,让我回望与湖北菜的缘分。

“天下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如今我已难以判断这句话的褒贬,但我认识的许多湖北朋友却又在此刻奔赴眼前。

我唯一可以断定的是,走过汉正街大武汉人,远有楚国的浪漫与豪迈,近有武汉码天的豁达与精明。尤其是武汉女孩,别有一份爽朗能干的“飒”。

776ab1df931a7fa9f5866e7a77c1f549_.jpg

bcda7d5743cf1f25c804d1df04f7ae4a_.jpg

文化个性联想也不免穿越食物而至历史,时间空间里的奥妙,真是变幻无穷呵。

“食在广州”,不仅仅是粤菜一家,而是重在五湖四海,天下菜品云集羊城。

因此,我尤其期望广州拥有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菜系:

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有容乃大,才是真正的美食之都。

2024-3 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