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笔下的广州
作者:董兴宝
1776年,中国农历丙申年 ,清朝乾隆四十一年,在这一年里,"现代经济学之父"美誉的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首次出版了著名的《国富论》——这本专著的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被誉为西方经济界的圣经,这是一本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书籍。
事实上,亚当.斯密先生未曾来过中国,更未到过广州,但他在著作中,多次提到了中国,也提到了广州。应该说,广州作为千年商都,自古以来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频繁,亚当.斯密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商人口碑传播等,多次提到了广州,现在读来,颇有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国富论》对广州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200多年前的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印象和评价。
英国人积极与中国商贸往来的原因
时至今日,中国国内的多数商品的价格,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在200多年前的中国,也是如此,亚当.斯密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方,一切物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都成正比例。但只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方才是这样。在相隔很远的两个地方,商品的真实价格与货币价格不成正比例。
亚当.斯密在《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中写到:“在中国广州地方,半盎斯白银所可支配的劳动量或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量,比伦敦一盎斯白银所可支配的也许还要大。所以,对于各该地的某一商品的所有者来说,在广州以半盎斯白银出售,比在伦敦只一盎斯白银出售,实际上也许更有价值,更为重要。”
亚当.斯密先生强调,如果伦敦商人能在广州以半盎斯白银购买的某一商品,后来能在伦敦以一盎斯白银的价格出卖,他这趟买卖,就获得了百分之百的利益。
由此可见,即便是正常商品的贸易,英国商人也能获得巨大的利润,何况鸦片了。这也验证了当年英国人积极要求与中国通商的原因。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在鸦片战争前,英国人已经与广州有相对频繁的商贸往来了,若不,亚当.斯密先生怎么会列举伦敦与广州的例子呢?
遗憾的是,在漫长的古代中国,几乎完全是自给自足,这在唐宋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情况差距不大,商品都是小范围内流动,而到了近代,随着火车、电报等交通、通讯工具的使用,全球更多国家,通过自有贸易或地区分工,财富迅速得到增长,这就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依然是自给自足,内部循环,经济和财富的增长速度自然就慢了。
对南方疍家人的描述
自古以来,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有长期生活在水上的居民,称之为“疍家人”,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专门提到此类居民:“据说,在广州附近,有数千百户人家,陆上没有居处,栖息于河面的小渔船中。因为食料缺乏,这些人往往争取欧来船舶投弃船外的最污秽废物。腐烂的动物尸体,例如死猫或死犬,纵使一半烂掉并发臭,他们得到它,正像别国人得到卫生食品那么高兴。”
显然,当时往来广州的欧洲人,细心地观察到了广州及珠三角疍家人在船上生活的情景。亚当.斯密是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而做出的上述论述。
实际上,疍家人是对中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等省份。疍民即水上居民,因像浮于饱和盐溶液之上的鸡蛋,长年累月浮于海上,故得名为疍民。
如今的珠江及支流上,依然能看到有少量的疍家小渔船,但更多的疍家人在政府的帮助下,已经到陆地上居住和生活了。
贫困的清代百姓
康乾盛世的中国,看上去是非常的富裕,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但当时更多普通的中国人是非常贫穷的。亚当斯密笔下描述了当时贫困的普通中国人:“中国耕作者终日劳作,所得报酬若够购买少量稻米,也就觉得满足。技工的状况就更恶劣。欧洲技工总是漫无所事地在自己工场内等候顾客,中国技工却是随身携带器具,为搜寻,或者说,为乞求工作,而不断在街市东奔西走。中国下层人民的贫困程度,远远超过欧洲最贫乏国民的贫困程度。”
他描述的中国的基层普通人的生活情景,基本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但他描述的中国当时随意谋杀婴儿的说法,应该是危言耸听:“结婚,在中国是受到了奖励的,但这并不是由于生儿育女有出息,而是由于有杀害儿童的自由。在各大都市,每夜总有若干婴孩被委弃街头巷尾,或者象小狗一样投在水里。而这种可怕的杀婴工作,据说是一部分人公然自认的谋生手段。”
实际上,当时的中国,虽然百姓贫困,但“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中,不可能存在随意杀害儿童的行为。而外国人可能的确看到了一些弃婴,这一般应该是当时受医疗条件的限制,出生后得病无法治愈而死去的婴儿。当然,绝不存在“以杀婴作为谋生手段”的人,更不可能存在这种的职业,显然是当时在广州的外国人误传。
可见,亚当.斯密先生的《国富论》虽然是经典名著,但并不是每句话都符合事实的,我们在阅读中,可以进一步的体会。
2024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