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爱“水”,这座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盛。一江两岸,更犹如历史长卷。北有沿江路,南有滨江路,漫步其中,赏美景之余,轻松深读广州。
沿着滨江路,可以从洲头咀走到广州塔,真要从头走到尾,怕是要两三个小时。你可以在广州塔下眺望琶洲和珠江新城的繁华,也能来到人民桥附近观赏“广州外滩”。一条路,融汇着现代与古朴,相比于人来人往的那些网红打卡街,它拥有更多的老广烟火气。
滨江路也是一条著名的鲜花路,这几年,洲头咀隧道的黄花风铃木,就是广州街坊钟爱的打卡点。沿线也被赋予“广州最美花路”的爱称。滨江路其实并不缺花,紫荆、三角梅、红花楹……人们能说得上的花,滨江路或者周边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得益于广州深厚的花城底蕴,人民桥、广州大桥、海珠桥、江湾桥、解放桥、琶洲大桥等南北纵贯的大桥处,往往就是鲜花璀璨盛开点,更不用说大元帅府广场和中山大学北门广场、广州塔广场这些大型开放性广场了。
只是江景太美、江风太柔、沿线风光太好,往往不知不觉就人在花中,花在景中,而来不及细品细赏。
著名学者屈大均于《广东新语》中说:“花市,在广州七门,所卖止素馨,无别花,亦犹洛阳但称牡丹曰花。”屈大均所说的“七门花市”是指五仙门、靖海门、永清门、归德门、大南门、文明门、小南门。七门之中,五仙门花市是其中最负盛名的,只因五仙门对岸的河南码头,每天东方欲晓之时,花贩的小艇满载着一篓篓还缀着露珠的素馨花,渡过珠江,然后上岸去往城里的每一个角落,河南码头因此得名为“花渡头”。 花渡头还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名字,曰“花洲古道”。这个渡头,就在滨江。斗转星移,“花洲古渡”的牌坊现已迁至了晓港公园的一角,留下了历史的一抹惊鸿。
滨江路沿岸不但留下了鲜花“芳名”,还留下了花城璀璨的历史。从西往东品读,就有一日穿越百年之感。
位于滨江路沿线南华中路的海幢寺被誉为广州市佛教“五大丛林”之一。历史上开满鲜花的海幢寺有多美?相传海幢自己就有八景,分别为花田春晓、古寺参云、珠江破月、飞泉卓锡、海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