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焓 柳卓楠 通讯员 粤妇宣
图/受访者供图
“企业要做完整的科研,让创新成果实实在在地推动中医药产业进步。”从1982年入读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以来,广药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菊妍就和中医药结下了一生的情谊。
从院校、部队、医院再到企业,40多年来,虽然工作地点和身份在变,但不变的是刘菊妍深耕中医药沃土的恒心。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2项,拥有核心发明专利授权24项,作为课题、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重点研发等省级以上项目15项……一项项创新成果的背后,是她始终不变的初心——“用科技服务更多人”。
教学、问诊、读博,求知若渴不停歇
“选择学中医就是为了去帮助更多的人。”1990年,硕士毕业的刘菊妍进入第一军医大学,参军入伍,此后的11年,她就在这里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从学生到老师、医生,刘菊妍依然在不断深入学习中医药细分领域的知识。带着学员们探索中医药的世界、开出的药方成功治好了患者,每一次进步都令她感到喜悦。
“工作几年后,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所以选择继续攻读博士。”1996年,刘菊妍带着那股“挑战自己”的拼劲,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她师从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攻读中医内科急症疑难病专业。后来,在国医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的指导下,她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课题研究。
在一次次侍诊和实践中,刘菊妍不断开阔视野,提升自我。回忆起军校时光,刘菊妍感叹“收获满满”——教学、科研和医疗水平都有了很大进步,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成为一生取之不竭的动力源。
从0开始,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2001年,36岁的刘菊妍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跳出“舒适圈”,成为广州医药集团下属企业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担任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技术委员会主任。
“当时厂房是废弃的,周围的草都有人那么高,草丛里有蛇,树上还有蜂窝。”刘菊妍回忆,那时环境艰苦,困难重重,但带着部队时期的闯劲,她带领着团队,从大处规划、小处着手,点点滴滴、一砖一瓦、从无到有构筑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心投入使用后,刘菊妍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超临界CO₂反向萃取-低温溶剂提取-吸附分离-纳滤浓缩-冷冻干燥及逆流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喷雾干燥等集成技术并在医药工业中推广应用;又以灵芝孢子油、蛋黄卵磷脂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创新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最难的其实是将其他行业的技术应用到中药行业中来。”刘菊妍步履不停,在中药科研的领域中不断“挑战自我”。
她瞄准中药行业的药用脂质原辅料“卡脖子”问题,迎难而上。面对着有效成分定向富集、有害杂质定向去除、氧化指标有效控制等困扰业界多年的脂质技术难关,刘菊妍带领团队使用多种提取分离技术,终于解决了药用脂质原辅料产业化难题,打破长期的国际垄断,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高端药用脂质体原辅料领域的空白;在国内率先开展中药提取分离关键新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研究,构建了国内最早的中药提取分离产业化平台之一,推动了我国中药产业的技术水平提升,核心技术先后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
培育人才,让创新成果在生产线落地
在刘菊妍看来,每一次科研突破都离不开人才的群策群力,而每一次科研攻关又为人才成长提供了更多机遇。
2005年,刘菊妍担任广药集团总工程师、博士后工作站负责人。在她的努力推动下,如今广药集团已形成了包括领域内院士专家团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团队、工程化转化和产业化推广队伍的结构合理的人才体系,广药集团的博士人数也从2005年的不足10人到如今的100多人。
这支队伍在一个个项目中不断成长。从药材种植、产品疗效等诸多方面,刘菊妍带领团队进行了规范管理和深度研发,使老品种焕发新活力。培育了小柴胡颗粒等近30个超亿元名优大品种,开发了18个在研1类创新药即将面世。目前,广药集团旗下拥有中华老字号企业12家,其中10家历史超百年,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件、中国驰名商标10件。
此外,刘菊妍还牵头组建了“名优中成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了国内医药产业一流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优势资源,大幅提高企业名优中成药产品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她提出的“中药大品种培育与战略路径选择”已成为中药行业培育名优中成药的模式,对中药大品种的顶层设计与聚焦发展战略的思路为大型国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企业创新提供范例。
“对制药企业来说,产品就是我们服务社会的根基,任何创新都不能脱离产品。”在刘菊妍看来,药企的科研不能停留在拿到专利、发表论文的阶段,要让科研成果实实在在地落在生产线上,做完整的科研,“如果生产线上无法生产、无法形成有用的产品,这都只是创新,和实实在在地推动行业进步还有差距。”而她相信,中医药是宝贝,其中藏着诸多创新的可能,“越盘,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