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张欣编剧、王筱頔导演、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索爱》,就像食到童年福州一枚咸得发苦的橄榄,咸咸苦苦之后,萦绕回味:
让我百感交集,陷入沉思。
《索爱》是一台小型话剧:七个演员,两个家庭,三位中年人,四位年轻人,演绎当代国人爱恨情仇的人生故事。
话剧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社会,映照人生,映照每一个家庭:
残缺的家庭、完整的家庭、原生的家庭,都在这面镜子前。
无数的影像聚集又聚焦在:爱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有无数个答案。编剧张欣想提供她的答案。
两千多年来,孔夫子提出“仁爱”观念,还有庄子、墨子、韩非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曹雪芹、鲁迅、巴金、冰心,还有国外的莎士比亚、司汤达、都德、列夫•托尔斯泰、川端康成……
每一位作家,每一位思想家,都在他们星空般广阔视野中观照着“爱的主题”。
到底什么是爱?这个问题既近又远,既浅又深。
当你在花前月下享受爱情时,那是爱;当你唱生日歌的时候,那是爱;当你拉着孩子的手在小径散步时,那是爱;当你拥抱年老的父母时,那更是血亲的爱……
但,当爱进入了家庭,进入代际差异,进入了日常生活,她似乎又变得那么繁复杂乱、纠缠不休。
不时恰如一团麻线,越理越乱,难有头绪。
爱的内容与表达过于宽泛,爱的边界似乎也不清晰。
毫无疑问,《索爱》迎难而上,挑战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严峻问题:
爱无力、爱无能。
而爱,决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和远的关系;爱的缘起缘灭,能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近年来,关于中国人家庭教育的问题——从国外的“虎妈”到国内的“鸡娃”,从取消所有校外培训,到个人喂食的家教……
所有这些现象都曲折地反映了家庭教育的传统模式。
同样,涉及到“爱”。
这里有中国人传统望子成龙的思想,“输在起跑线”的恐惧,也有现代高考制度一系列的反应。
仿佛一个巨大屏障,烟罩雾笼。当下中国人一直在探索。
百年中国经历了传统到现代的飞跃,传统家庭的教育模式亦受到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冲击,但什么在改变,什么传承不变?
还不止教育,还有不恋不婚不育。问题太多太多,并非一幕戏剧可以改变。
《索爱》可贵处就在于挑战每个人都能遇到——看是寻常却又奇崛的人生问题。
或许,《索爱》观众网上留言倍显真切:
——当爱已不复存在时,是选择怨恨、复仇,还是告别?
——所有的心理包袱、怨恨、疾病都是产生于自己的幻想而并非真的了解;一旦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比自己想象中好多时,内心重负就能得到释放,怨恨自然消退,疾病也能随之而愈。
——人生在世很不容易了,不管是父母缺失还是众多不如意,都不该成为自己前行的枷锁 。
——向前看,潇洒走,勇敢地去编织属于自己的人生。
——倘若只看到两个人之间的情情爱爱,就容易越来越狭隘,最后可能作茧自缚,爱就会逃离。
——将爱看成一种得来不易的缘,珍惜之,彼此有自由空间舒展、发展,爱停留的时间就会长。
——人生如爱,爱会消逝,人终也会消逝;智者选择爱在时,好好爱;爱走时,不要太遗憾;曾经拥有过,过程美好,就能给自己留下满满温馨回忆。
——我没有体会过父爱,从来也不知道父爱可以为自己带来什么?我猜会是一种可信任的疼爱?但最重要的应该是让年轻的我对于男性一种的了解吧?
——我对男性真的是不了解,也因为单亲母亲的特别关心方式不了解母爱;老实交代,我不懂谈恋爱;认为就是大了,要结婚要有家要有孩子,很幼稚,所以盲目。
——《索爱》带给我深思:父爱的缺失是造成子女长大后“爱无能”的源头吗?还是母爱对子女无缝隙的全部的爱,成了巨大无形的压力源头?还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造成的?
我多次惊讶——观众的真实表达以及每个人用自己的角度去看《索爱》。
扪心自问,难免会对号入座,欲罢不能地从心底幽暗处悠悠地伸出一根青藤,默默地缠绕某一句台词,悄悄地唤起某一种疼痛记忆:
又远又近,既陈年旧事又尖锐新鲜。
寒流抵达羊城,骤降15℃,却换来碧蓝天空。但我的心依旧停留在十三号剧院幽暗沉郁的空间。
致谢《索爱》所有台前幕后的编创人员,谢谢他们给我们忙碌人生推开一扇窗户,让我们在风中片刻清醒:
理一理头绪,想一想自己。
一团乱麻,暗流汹涌,慢慢理清思绪。又或许正是《索爱》的成功:
让你面对,让你思索,让你走好人生的路。
2024-1 广州十三号剧院
(部分舞台剧照由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提供)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