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薛仁政、通讯员穗环宣报道:近日,广州20个新建成的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正式投入使用。与常规的噪声监测不同,这些站点的设备首次配备了声源识别模块,能够自动识别出虫鸣鸟叫、人为活动等不同的声音“密码”。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声源识别溯源功能全覆盖的城市。
据介绍,以往在进行环境声音检测的时候不仅需要工作人员手持设备“奔赴”各个网格进行测量,获取的数据也仅有声压级的大小,声音的来源、种类统计困难。
广东广州生态环境检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李列波介绍,新建成的20个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配备了噪声监测、气象、视频、4a类站(点)的车流量监测等基础单元,同时增备了声源识别溯源系统。
“比如工地的噪声,可以通过声源识别溯源系统判断是敲击声,还是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这样对于声音的溯源能起到数据的基础支持作用。”李列波介绍,声源识别溯源系统由气象单元、噪声采集单元和声源追踪定位仪、监控摄像头等组成,能自动识别出环境中的虫鸣鸟叫等自然声及人为活动声等6大类共15小类的特征声源,识别准确率达到85%以上。
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噪声监测工作的意见》要求,广州作为全国第一批城市,率先在2023年底全面完成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并实现监测数据联网传输;率先建成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声源识别自动监测网络,实现了声功能区声源识别和溯源功能,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声源识别溯源功能全覆盖的城市。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个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均位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周边200米范围内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物密集,经济、生活活动活跃,能真实反映广州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