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首个恐龙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在2023河源恐龙学术研讨会上成立
羊城晚报讯 记者吴奕镇,通讯员蒋安春、黄志青、彭茂洋报道:12月23日,2023河源恐龙学术研讨会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古生物领域专家学者齐聚河源,共同探讨我国恐龙等古生物研究领域的新发现、新成果、新应用。
研讨会现场,“河源恐龙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河源市古生物研究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汪筱林等11名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专家被聘请为学术委员会成员。
河源恐龙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系华南地区首个恐龙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立后将承担起联系国内外恐龙研究领域的科研院所、学术团体及专家,为河源恐龙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和学术咨询,定期组织恐龙地质遗迹资源学术会议,汇编学术成果等工作任务。
据悉,为更好地开展河源恐龙地质遗迹资源的科研工作,2022年11月,河源市博物馆(河源恐龙博物馆)挂牌成立“河源恐龙研究所”,今年8月创建“河源市古生物研究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此次活动期间,主办单位还进行了《哈密翼龙动物群的研究进展与化石保护现状》《广东河源恐龙蛋化石群》等涵盖古动物、古植物、古环境的15个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分享了在古生物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并就河源恐龙蛋、骨骼、足迹和菊石等古生物的研究,以及恐龙科普、文创、产业、场馆建设等提出宝贵意见。
科普
河源恐龙化石
揭开史前生命神秘面纱
河源是享誉中外的“中华恐龙之乡”,拥有蛋、骨骼、足迹“三位一体”的恐龙化石资源。这些恐龙蛋、骨骼、足迹的化石资源,一步步揭开了史前生命神秘面纱。
197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河源某部队地质股工作人员在河源市区北郊牛牯山发现一枚恐龙蛋,经中国科学院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鉴定为“长形蛋”。
1996年,邹阳等4位小朋友在河源市南湖山庄工地发现了第一窝恐龙蛋。往后的多年里,河源当地一颗颗、一窝窝的恐龙蛋呈“井喷”式被发现。
1999年7月,在河源市郊黄沙村的荒坡上,3块完整的爪骨暴露在红砂岩层中。这是河源首次发现恐龙骨骼,打破了当时恐龙出土地“有蛋无龙”的“常规”。经专家鉴定,这些恐龙骨骼属于窃蛋龙类,被命名为“黄氏河源龙”。截至目前,河源出土的恐龙骨骼化石共13具,包含4种类型。
河源的恐龙足迹则发现于2002年12月,地点位于河源恐龙博物馆南边2公里处的“河源中华恐龙遗迹公园”。这些足迹裸露在山坡或山顶的红砂岩层上,共有8组168个。绝大多数足迹保存完整,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每组的走向,其中较大的脚印长约40厘米,较小的脚印长为6-8厘米。经专家鉴定,这些足迹的地质形成年代大约为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目前,河源发现的恐龙足迹大多是趾形,少数为圆窝形。经专家初步鉴定,有鸭嘴龙类、兽脚类和甲龙类的脚印。
2004年,河源恐龙博物馆以馆藏恐龙蛋10008枚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截至目前,河源恐龙博物馆恐龙蛋馆藏量达20000多枚,数量为世界之最,已研究鉴定出5蛋科11蛋属12蛋种,极具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