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UANGDONG 广东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筑梦20载 节展已成中国文化“纪录片”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黄宙辉、陈晓楠、梁善茵 发表时间:2023-12-09 09:05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陈晓楠 梁善茵

第二十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于12月7日闭幕。来自海内外的5000多位与会嘉宾依依惜别,相约下一届纪录片节再聚。作为近四年来首次回归线下举办的纪录片节,本届活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众多纪录片人参与。在为期4天的活动里,人们因纪录片而相遇,因纪录片而合作,更因纪录片而进步。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自身发展过程,也成了一部中国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纪录片”。

创办20载,“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在本届纪录片节开幕式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正式与地中海欧洲纪录片市场、新西兰边锋电影节、塞尔维亚纪录片影人协会等3家海外纪录片节展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朋友圈”。

自2003年创办以来,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立足本土、辐射世界,通过不断的积累获得国内外行业支持,权威性和知名度明显增强,在国际行业领域的话语权愈来愈大,在国际交流中彰显文化自信。

组委会介绍,2013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首次与国际纪录片机构开展合作;2017年,八大国际知名纪录片专业节展首次齐聚广州;2023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更是与40多个节展机构达成不同方面的内容合作,并与CAT&Docs、Split Screen、Taskvoski Films等多家国际发行公司设立方案推优。

参展嘉宾、世界科学与纪实节目制作人协会总监保罗·路易斯(加拿大籍)点赞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它是亚洲历史最悠久、规模极大的纪录片节,是一个结识新朋友的好地方。”

据介绍,接下来,广东将进一步用足用好纪录片节这一国家文化名片,不断拓展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吸引世界优秀团队共攀创作高峰,共同推进纪录片产业高质量发展。

合作图破圈,孕育高质量纪录片

20岁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为中外纪录片人打造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孕育出更多高质量的纪录片。

本届纪录片节共有1000余家境内外专业机构参展,围绕征集评优、市场交易、行业交流、专业论坛、国际培训等环节推出了80多场专业纪实活动,对纪实产业的全景洞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与深度。

逾5000人参加了本届盛会,业界权威专家及优秀制作人齐聚,共同探讨泛纪实内容创作的行业经验及市场趋势,促进了纪实娱乐、纪实综艺的精品内容创作。主办方还邀请文商旅多方代表,研究纪实内容在IP、故事和传播上的应用场景,拓展纪实内容商业变现路径。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设置的“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一直备受关注。本届纪录片节,国际播出平台、制作公司和发行商携资金、项目等资源汇聚广州,参与到展映、方案预售和成片交易等环节。哔哩哔哩、Autlook等机构提供现金奖或发行机会,亚太广播联盟首设提案展示专场,希望通过纪录片的联合制作、发行,促进多方文化交流和融合。最终,《不老爱神》等方案获得“十佳方案”。

由华裔导演张伟民执导的纪录片《万里千寻》获得本届“金红棉”的“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她告诉记者:“在2019年,我就带着《万里千寻》参加了纪录片节的提案大会。那时我已经体会到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国际化。”

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黄海波说:“我相信,这次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资讯交流,将对中外的纪录片制作机构和播放平台,在后续的产出内容产生积极的效应。”

拥抱新技术,纪录片创作路更广

AI新技术风暴席卷至纪实产业,在本届纪录片节占据着抢眼位置,成为纪录片人热烈探讨的话题。生成式AI不仅成为纪录片的创作题材,在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也占有一席之地。

纪录片选题热烈拥抱新技术,《我的AI恋人》摘得“金红棉”,获评“中国故事优秀纪录短片”;《AI时代自救指南》获得哔哩哔哩优选纪录片提案。本届纪录片节在行业交流、专业论坛环节聚焦世界纪实产业技术新趋势、虚拟制作、ChatGPT/AI技术等崭新议题。

优酷在“纪录片2024内容创享会”透露关于虚拟制作的重点布局,将通过最新的数字人技术建立人物模型,打造中国首部由超写实人物动画呈现的剧情式历史纪录片《中国史》;来自Rivalibre咨询公司的伊莎贝尔·丽娃在“ChatGPT/AI技术与纪录片工作坊”分享ChatGPT、AI技术应用于资料调查、影片生成、音乐制作等影像生产环节。

伊莎贝尔·丽娃认为,AI技术具有提升纪录片生产力、辅助创意可视化、将算力转移到云端等潜在优势,为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工具和资源。AI技术也改变了纪录片的故事叙述方式,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