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Homeland 岭南乡情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在南粤大地上处处绽放 800多岁古村焕新韵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郭思琦 发表时间:2023-11-11 09:19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潘俊华

“我特别喜欢来这里,有时带着孙子孙女来看看书,有时我自己来跳舞、体验非遗,觉得生活丰富了很多。”提及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谢秀媚喜笑颜开。

近年来,东莞市茶山镇大力推进南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打造了以忠孝特色文化为品牌的独立阅读空间、开展非遗技艺体验的国学课堂、讲述着800多年厚重历史文化的村史馆……而这只是广东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形成独具岭南特色的文明实践阵地的一个缩影。

“增进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

青砖砌筑、古韵悠悠,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社明清古村落西门外,坐落着南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文明实践站共5层,内有图书馆、南社村史馆、粤剧馆、国学课堂、茶山绸衣灯公非遗工坊、舞蹈室、健身室等功能场馆,已成为诸多市民游客喜爱的文化“加油站”。

“我经常来村史馆参观学习,感受祖辈们奋勇拼搏的精神。”每当南社村村民谢雪怡走进村史馆内,她的思绪总会被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带回过往的历史中,感受着这座古村落800多年的历史沿革与生命力。

谢雪怡告诉记者,她是土生土长的南社村人,但在村史馆建成之前,她对于村史的了解并不多。“村史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落成后,让我知道了祖辈为何会来到这里,又是如何拼搏奋斗,南社古村落是如何一点点形成的。这些让我增进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加深了对这片土地的感情。”

如今,在优秀传统文化感染熏陶下,谢雪怡也主动加入南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从一名参观者变成了讲解员,为市民游客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每逢假期,村史馆都会面向本村村民及其他市民游客组织研学活动,已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身份的转变,谢雪怡表示,觉得自己有了更多的责任,她将以南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一份贡献。

茶山绸衣灯公非遗传承有了特色阵地

调色盘内调好不同颜色、一笔一画为茶山绸衣灯公上色——这是茶山绸衣灯公非遗研学活动中的一幕。南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有国学课堂,定期开展非遗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而茶山绸衣灯公非遗体验就是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活动之一。

“茶山绸衣灯公是东莞市茶山镇独具民俗特色的传统美术工艺品,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东省非遗项目茶山绸衣灯公代表性传承人李翠薇说,南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还会招募有兴趣的市民系统学习这门非遗技艺。

除了传承茶山绸衣灯公非遗技艺外,李翠薇还从事古村落研究多年,驻扎南社村已有8年时间,尽管不是本村人,但她被南社村授予了“荣誉村民”的称号。在李翠薇看来,南社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成如同一个文化阵地,更好地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感染更多的人。同时,这里还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交流窗口,推动不同文化交融。她表示,未来,将在南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推出更多元化的体验活动,推动茶山绸衣灯公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并对古村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为“百千万工程”增添浓厚文明底色

南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满足市民游客多元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为当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推进增添了浓厚的文明底色。

南社村依托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积极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据统计,2022年,村组两级实现总资产4.6亿元、总收入5155万元、纯收入3851万元。

在推进古村活化方面,南社村依托交通区位优势与丰富的古村遗存资源,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民间资本、聘请专家智库等方式,先后活化“南社人家”乡村风情体验区,恢复百年民俗活动“南社斋醮”等,成功申报“茶山绸衣灯公”“南社九大簋”“南社斋醮”等2个省级、1个市级非遗项目,探索出一条极具茶山特色的古村落保育活化的路子。

在创新公共服务品质方面,南社村以“孝德文化”“祠堂文化”等为核心要素,打造忠孝文化节、开灯文化节等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使传统人文与古村生态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开发研学课程、非遗大讲堂等系列课程,将南社明清古村落景区内的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等作为主要内容进行传播,广泛传承和推广当地传统民俗文化。

南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副站长谢俊昌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南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省级示范站,提升南社古村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服务品质,擦亮南社古村特色文明名片,以文化赋能助力南社村培育“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村级典型,为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市建设贡献茶山力量。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镇村全覆盖

像南社村一般,整合地方特色资源而打造的文明实践阵地,在广东层出不穷。例如,江门打造了全国首个地市党委政府大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文明小屋),把碉楼、侨批、小鸟天堂等侨乡特色元素嵌入各功能布局之中;肇庆在产业园区盘活闲置公共资源,精准对接产业工人队伍需求,建设工业园区(厂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广东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截至2023年6月2日,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8018个,县镇村三级全覆盖,推动122个县(市、区)完善“点单—派单—接单—评单”闭环管理机制,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精准化制度化常态化。

今年7月,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还印发了《广东省推进文明单位结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要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作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大力支持、积极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在南粤大地上处处绽放。下一步,广东将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升级,吸引更多的市民群众积极投身文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