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卓栋 彭纪宁 江轩 谭耀广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大批游客参观了位于江门市新会区的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他们之中有不少人读过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游客们都高兴地说,巴金先生写得没错,“的确是鸟的天堂!”
地处南海之滨、西江门户,江门的青山绿水、淳朴民风、历史沉淀,为众多作家提供创作灵感,留下《鸟的天堂》等佳作。江门还是诞生作家的热土。今年,江门提出打造“10张城市名片”,其中就包括“文化创意的新高地”。前人“翰墨”尚留香,“侨味”作品新气象。一缕侨都“文墨”,正是“文化创意新高地”的最佳诠释。
佳作名篇百载不绝
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江门素有“海内外两个江门”之称,530万侨胞遍布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这里,诞生了儒学大师陈献章、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等大家,孕育了34名院士和大批名人。“走过百年看广东,广东人文看江门。”侨都“文墨”氤氲数百载而不绝。
“日漾红云岛,鱼翻黄叶川。”明代岭南大儒陈献章的《江门墟》,记述了几百年前江门的景致。襟江面海,赋予江门清丽;古兜、昆仑、天露、圭峰等名山,又让江门独享秀美。除了山清水秀的景致外,宋元崖门海战、清初时局变幻,也为江门带来了厚重的历史沉淀。江门因而成为明清文人墨客创作的“源泉”。陈献章及其门徒传世的诗歌中,有不少是以江门城市雏形“江门墟”为主题;明代黄佐、倪岳、钱子义、吴宽等文人作诗多首记述南宋忠烈殉国事迹;祖籍江门的清代诗人黄居石创作《哀江门》《牧马行》,以如椽之笔刻画出朝代更迭之际江门百姓生活的困苦。
近代以来,江门得风气之先,五邑华侨回乡办实业、建学校、修铁路,江门面貌一新。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游历江门多地,写下了《鸟的天堂》《农民的集会》《机器的诗》《朋友》《庶务室的生活》等作品,成为文坛名篇。“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火轮就在那上面,让小火轮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机器的诗》中的细腻描写,为已经消逝的新宁铁路留下了朦胧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中西文化在五邑碰撞、融合,结出“华侨文化”果实,由此孕育大量文学作品,在20世纪成为世界文学作品的一道风景。如台山乡亲雷霆超创作的《吃碗茶》就被誉为“第一部以美国华埠为背景的美国华裔小说”;伍可娉的《金山伯的女人》更被称为“书写侨乡女性命运的长卷”。进入21世纪,《乡图》《金墟》《远道苍苍》等新一代“侨味”文学作品陆续诞生,让风格独特的五邑华侨文学得以延续。
“邑”笔行文闪耀文坛
江门不仅孕育出好文章,更诞生出众多文坛巨匠。
作为岭南心学的发源地,江门以文章著作为重。岭南大儒陈献章通过诗歌描述静观万物所得,传播“鸢飞鱼跃、悠然自得”心学。
近代以来,传统与新学碰撞,闪现精彩的文学“火花”。梁启超“全仿西人传记之体”,写下《李鸿章传》,开一代传记写作之新风,成为人物传记的典范之作。
至于革命年代,风起云涌,更是以笔作“枪”的激荡岁月。“将军作家”吴有恒以自身的革命岁月为蓝本,创作《山乡风云录》,至今仍是百读不厌的红色经典。
而百载海外移民史,也让五邑籍华裔作家群体崛起于世界文坛。祖籍江门的汤婷婷、谭恩美、雷霆超、雷祖威、梁志英、伍可娉等,为华裔文学增添浓重“五邑”色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邑籍作家乘新时代之风,为国家、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祖籍江门鹤山的儿童文学泰斗任溶溶,翻译《木偶奇遇记》《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全集》《杜利特医生故事全集》等300余种童话,创作脍炙人口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土土的故事》《丁丁探案》《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等中国当代原创经典,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儿童文学。
如今,五邑籍作家群体“江山代有人才出”。祖籍江门台山的作家刘怀宇,与其父亲合著《远道苍苍》,以爱国华侨陈宜禧为主人公原型,围绕新宁铁路的历史过往,刻画了清末民初的华侨群像,被《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评为“中国人的自强之书”。
以“文”强市未来可期
当前,江门市持续深入落实“侨都赋能”工程,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江门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彰显岭南侨乡风韵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强市,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借助文字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江门故事,正是江门打造“文化创意新高地”的“着力点”之一。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江门文学界热情洋溢、笔耕不辍。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在今年举办的南国书香节江门分会场中,江门通过提升“全民阅读”氛围激发创作热情:举办任溶溶童书嘉年华,努力推动儿童文学事业繁荣;设立侨乡题材出版物展示展销区,展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门各级各单位、本土专家学者及文化人士陆续出版的“侨乡”味道作品;邀请本地作家分享阅读和写作的心得,在小读者心中种下文学的“种子”。
文学创作热情从小培育。近年来,江门市作协举办“西江空间·艺韵书香”文学进校园系列活动,组建江门市作协文学志愿服务队,邀请知名作家开展文学志愿服务活动。在今年8月,系列活动走进江门鹤山广旭学校,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获得者、广东省作协理事、江门市作协主席张启雄和江门市作协理事、五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宋雯亲自对中小学生优秀作品进行点评指导。通过分享故事创作的心得体会,讲述写作的方法与要领,参与活动的作家们鼓励同学们在写作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在写作中不断推敲,写出优秀的文章。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侨”味文学精品陆续推出。2022年12月,长篇小说《金墟》出版发行。《金墟》聚焦于江门开平赤坎华侨古镇这座“双族之城”,以新时代乡村振兴为背景,讲述了一段百年华侨史。该小说出版发行以来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巨大反响,成为讲好侨乡故事、江门故事、广东故事、中国故事的文艺精品。
江门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形容,江门不仅有小说里的“金墟”,更是一座华侨人文资源的“金墟”。不少名家建议,江门应积极链接省内外优秀资源,共同讲好江门故事、中国故事。目前,正有众多作家在江门采风,计划出版以梁启超、侨批银信等题材为主题的作品。相信不久之后,大批“侨味”文学精品将会再度轰动文坛。